从植物到动物,企业进化走向最终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未来,人类的平均身高可能会超过一米八!也可能人人都会变成光头!
由于可以得到丰富的营养,在过去的两个世纪里,人类平均身高增加了10厘米。而随着供暖系统的发展,依靠身体毛发取暖早已过时,也许未来有一天人类将会变得没有头发!
自然选择导致了进化,人类进化是为了获得更大的生存优势,而随着商业环境的日益复杂,企业如今也面临着进化的选择。
有一种企业模式能够让企业进化出类似人类大脑和感官的功能,自动在外部收集、了解客户需求,再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优势,利用内部的平台、架构、数据、流程等作出反应和决策,帮助企业应对复杂的客户需求和多变的竞争环境。这种新一代的商业模式被称之为认知型企业。
企业迈向认知型企业类似于从植物向动物的进化,并具备了持续进化的能力。植物扎根于土壤后不再移动,而动物会根据环境进行迁徙或作出行为和形态上的改变。
这一切,都是为了打造更大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認知型企业可以消除供求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将企业之间的竞争上升到产业链、生态圈的竞争,还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将企业的数据价值发挥到极致,并帮助员工补足短板重塑技能,其终极目标是利用差异化竞争优势打造商业霸主。
那么,面对认知型企业这个目标,企业又应该如何做呢?
不久前,IBM在大中华区发布了《认知型企业:发挥人工智能优势,全面重塑企业——七大成功要素》之中国洞察,帮助企业明确了迈向认知型企业的多种路径和手段。
商场就是江湖,企业在江湖上升级打怪,如何成为武林排名第一的门派,IBM帮你总结出了一份攻略。
武林至尊,平台生态
首先是兵器,五岳派用剑,丐帮弟子人人都有一根打狗棍。认知型企业的神兵利器又是什么?那就是——业务平台。
区别于ERP、云平台等技术平台和淘宝等大众消费平台,业务平台是企业巩固竞争优势,建立差异化特色的基础。
提及平台,IBM大中华区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全球整合企业战略总经理李胜峰表示,平台分为三种:比如企业为了盘活存量、降本增效,整合自身资源和能力,建立为企业自身服务的企业级小平台,如IBM自身的共享服务中心,利用云化资源将开设区域办公室的时间由数月缩短为两周。
第二种是企业为了发展增量,赋能创收,整合自身资源和能力,建立为天下服务的产业级中平台,比如共享服务中心对外承接业务,从成本中心变成利润中心。
第三种是认知型企业的未来形态,孵化变量、共创共赢,整合天下的资源和能力,为天下服务的生态级大平台。
“目前中国的企业多处于企业级小平台阶段,如果大家在企业报道中看到某个企业宣布自己要成为数据驱动的某领域全产业链的协作平台,那说明这个企业已经开始在打造认知型企业了。” 李胜峰说。
由第三方合作伙伴和生态系统参与的业务平台,通过对传统产业链的解构和重构,消除了供求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从而挤压出响应时间加快与运营利润提升等新效率,同时通过不断的竞合与扩张,将企业之间的竞争上升到产业链、生态圈之间的竞争。
可以说,业务平台是企业由植物进化为动物,迈向武林至尊的最关键一步。
技能重塑才能笑傲天下
其次是人才。
独孤求败武功再强也只有一个人,即使王重阳华山论剑夺得第一,全真教后继无人也只得没落。企业要想笑傲天下必须要有人才培养的利器,对于认知型企业来说,那就是敏捷的文化和员工技能的重塑。
有趣的灵魂月薪3万,美丽的皮囊不愿意加班。招聘新员工的成本不仅高,还不一定能够找到合适的人才。所以,员工技能重塑才是未来企业关注的重点。
IBM认为AI时代,企业要发展,必须居于战略高度,建立起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在IBM内部有一套系统可以为员工进行一个全面的测评,不仅可以为员工的各方面技能打分,还可以让员工看到自己在全公司员工技能榜上的排名,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同时为员工规划出成长的路线图,比如升职需要补足哪些方面的技能,以及未来需要掌握哪些知识等。
IBM 大中华区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认知人力资源转型解决方案负责人侯杰表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IBM愿意将自身的经验拿出来分享,为此IBM大中华区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在今年成立了人才管理与转型的业务线,并迅速成为大中华区人数最多的业务线之一。
除了员工技能重塑,敏捷的文化对企业转型也是重要助力之一。对认知型企业而言,文化是土壤,能力是栋梁。企业需要建立以敏捷工作流为驱动的新的工作方式,从而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与客户。在这种敏捷文化的土壤之上,应充分考虑以人才为核心,以AI增能为推手的新型组织。
发挥数据价值,多款武功秘籍任你挑选
有了兵器和人才,按照套路,大门派一般还要拥有武功秘籍。
对于企业来讲,那就是数据和工作流。
谁能把数据价值发挥到极致,谁就能赢得市场与机遇。未来企业不仅不会再拍脑袋解决问题,还可以让客户感到更加人性化的体验,并通过业务流程和人工智能实现企业自我意识型运营,最终达到数据推动的工作流程重构。
IBM 大中华区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认知决策服务总经理朱翊表示,大数据驱动的企业转型分为三个阶段,简单数据分析阶段、科学数据驱动阶段和认知型企业阶段。不同阶段企业内部可以配备不同的数据套件,最终实现不同的业务成果。
数据价值驱动又可以进一步促进人工智能在企业中的深度应用。认知型企业对于人工智能的应用不仅限于点状技术的引进,而是在端到端业务流程各环节利用AI技术赋能,达到流程和业务重塑的效果。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和其他呈指数型发展的科技不再 迫工作人员按指令执行流程,而是让企业解放思想,重新思考完成工作的方式,通过整合企业内智慧设备甚至智慧人员之间的互动,重新构建工作流程,实现自动化、个性化、人性化。 要想内力深厚,打造多云架构
最后,一个门派要想成为天下第一,还需要有独门的内功心法。
江南七怪教郭靖教了十几年,他还是资质平平,要不是郭靖偶遇全真教的马钰传授了两年的内功心法,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他根本打不过杨康,可见内功基础的重要性。
对于企业来说,内功心法就是企业级的IT架构。当企业拥有一个开放的多云混合架构,不仅可以保证其稳态业务的稳定运行,还可以快速上线调整各种新业务模式。也就是说未來的企业需要更开放、更灵活,能够带来更极致用户体验的企业架构。
IBM 大中华区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云应用服务总经理马勇表示,现在大多数企业只是将简单的应用迁移到云端,除简单的客户交互应用System of Engagement负载之外,企业的核心业务系统System of Record与数据洞察系统System of Insight还没有迁移到云端。
IBM认为认知型企业需要的企业架构具有两个特点。
第一,全面引入AI,在包括产品构建、风险管控、后台运营等方方面面应用人工智能技术。
第二,将企业的核心业务系统System of Record与数据洞察系统System of Insight迁移到多云的混合架构中,同时注意尽量避免既有IT资产的损失。
只有将企业IT架构调整成为灵活、开放的多云架构,才能够让企业稳态业务平稳运行的同时利用车库文化等方法让企业在新业务模式上不断创新、迭代,从容应对以个性化需求为主的外部商业环境,跨入“智能+”时代。
在这份迈向认知型企业的攻略秘籍里一共有七大成功要素,除了上面提到的确立平台战略;挖掘数据价值;再造工作流程,积极利用AI;重塑员工技能,激发组织潜力;打造敏捷文化,快速推动创新;打造多云混合企业架构,助力业务转型之外,还有一点特别需要注意,那就是加强企业安全战略,才能获得认知的美好未来。
IBM大中华区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总经理麦俊彦表示,这七个关键要素是成为认知型企业的关键,但并不意味着成为认知型企业一定要完全具备这七个关键要素,对于企业来说,认知型企业是终点和目标,达成终点的过程是数字化重塑。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切入点切入到认知型企业,企业首先要定义好自己的平台战略,之后在这个平台上整合流程和数据,充分应用到科技的推动力,由内而外促进认知型企业的转型。” IBM全球商业价值研究院合伙人,人工智能/认知计算&分析领域全球负责人Brian Goehring补充说。
对于企业来说,进化既是不可避免的,也同样是其前进的动力。技术已经具备,路径也可以明确,企业只要调整心态,明确业务核心,改变传统的组织架构和运营模式,就能够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值得注意的是,完美是不存在的,它是一个目标,激发永不停息的进化过程。同样,“认知”也不一定就是终点,它代表了企业对成功的渴望。面对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不断调整自己,做好万全准备,以不变应万变,才是“认知”二字的真正涵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6992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