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创新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社會经济发展迅速,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变得愈发重要,信息时代也在悄然到来。现阶段我国各大本专科院校也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新开设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随后着重对该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创新进行研究,最后提出了关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创新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信息管理 课程体系 学科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9.02.010
  Research on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the Course System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
  YANG Jia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Huainan, Anhui 232001)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and the information age is quietly coming. At the present stag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ur country are also following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times, opening a new major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 This paper first briefly introduces the major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 then focuses on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this major,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on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 specialty.
  Keyword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course system; subject integration
  在信息时代这个大背景下,国内各大高校新开设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应运而生,它是一门在大范围地收集信息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管理的综合科目,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因此,该学科的属性也决定了其专业内容必然会涉及到多个领域的知识,所以就会产生一个交叉融合的问题。从长远来看,在融合基础上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创新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未来该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简介
  我国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最早是国家教育部于1998年开设的,在开设初期就将其归属到管理学的范畴,严格说来,属于管理科学与工程下的二级学科。这一专业的教学目的及发展方向主要在于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理论知识、丰富的现代管理学理论知识以及应用能力、信息管理方法知识等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可以在政府各个部门、企业单位、科研单位等从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分析的工作。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发展历程来看,该专业具有几个显著的特性:跨学科性、强应用性与时代性。首先,跨学科性,顾名思义,指的是该专业涵盖的范围比较广,跟多个学科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诸如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计算机技术、系统学、信息论、信息管理学等,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对该专业的学习研究的不断深入,涉及的学科也会不断地发生变化;其次,强应用性,作为该专业的显著特征之一,主要表现在为众多信息部门单位提供应用型人才,培养出来的人才都具有较强的收集信息的能力,同时能够具备处理、组织信息、提供信息服务的专业素质;最后,时代性,即该专业是由于社会信息的实际需求发展结果而产生的。在信息时代背景下,该专业符合时代发展的最新潮流,无论是学习的内容、研究方法,还是教学体系,都一一体现着明显的时代性。
  2 课程体系改革创新建设
  2.1 建设主要思路
  实践离不开理论的支撑,理论离不开实践的落实,换句话说,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理论结合实践的原则,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锻炼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1]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统专业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教学的最终目的主要在于培养一批又一批的信息管理应用型人才。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依靠单一枯燥的理论教学课程,根本无法实现教学目标及人才培养计划,无法直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更别提培养具有较强应用性的高级人才。因此,各大高校必须重视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在实现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拓展实践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我素质。[2]
  其次,该专业学生还必须进行拓展学习,不能局限于本专业内容,掌握的知识要涉及多个相关领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类专业,而是跨众多学科的一门综合性专业,所以必须加强其他相关领域知识的学习,比如经济学、管理学以及信息管理学等等,用融合的思路对该专业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创新,让学生拥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另外,课程体系改革创新重要的一点是要积极优化课程结构,增加选修课程的比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可以依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自由地选择喜爱的课,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另外,还要增加课程的实用性。对一整个课程体系的改革创新建设还应该要秉承实用、接地气的理念。在内容上,必须要体现鲜明的时代性与先进性,不可以仅有理论方法,还应该要注重实践性与应用性。
  最后,要注重整个知识体系中各个模块的衔接。就目前的课程体系来看,大部分以模块形式体现,但是,各模块之间却没有一个很好的知识体系衔接,在系统性的学习上并没有下足功夫,所以这也就致使学生可能在学完一整个课程之后并不知道所学内容的重点是什么,哪些是必须掌握,哪些是了解即可,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对于该专业的学习,应该以基本需求为立足之本,以有利于专业发展为标准,适当的取舍,将形成新的知识课程体系为最终目标。[3]
  2.2 基本组成内容
  课程体系建设的内容主要以模块形式展现,主要包括以下4個模块:基础知识模块、背景知识模块、原理知识模块、技术知识模块。这四个部分并不是单独的,而是相互关联的。而在教学环节方面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基础素质阶段、其他相关学科类阶段、信息管理专业课阶段以及专业选修课阶段。在基础素质阶段中,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与素质;在其他相关学科类阶段,重点教授学生多种学科理论知识与方法;在信息管理专业课阶段,尤其注重专业素养,是核心的阶段;而在专业选修课阶段,重点在于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挥,也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创新的重要阶段。
  3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创新的建设原则
  3.1 理解好学科融合的概念
  学科融合并不是多种学科知识的简单融合,但是在现阶段,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育属于这种简单融合的情况还是普遍存在的,但从实际情况上看,各课程间的联系并不是十分紧密的,所以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导致学生无法明确自身的学习方向,缺乏清晰的学习目标,另外也不利于专业的持久发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创新建设基础即将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内容进行交叉学习,从某个方面上来说就是在融合多个学科内容的基础上,形成独具创新性的知识结构。[4]
  3.2 要体现培养目标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创新,必然要紧紧围绕该专业的实际培养目标,并从实际出发。在课程内容的编排设置上,必须要顺应时代潮流,跟紧发展的趋势,体现出综合性与整体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同时也要在学科发展建设上加大投入力度,主动吸取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方法,同时也要时刻注意保证课程内容的合理层次结构,以及学科的发展方向规律跟办学的重点,科学有效地对公共课程、选修课程以及专业课程,形成科学有效的学科体系。
  3.3 要体现科学性与系统性
  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创新建设,虽然必修课、选修课仍然是必不可少的课程,在设计课程内容时不单单要从课程本身考虑内容的安排,还应当建立各个课程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构建起系统完整的具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特点的知识结构。在这种基础上,该专业学生才能够拥有较高的信息管理专业素质,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应变能力。但是如果各个课程内容单一且独立,课程之间缺乏关联性,学生所了解掌握的知识就有可能是杂乱无章的、而不是一个系统的完整的知识体系。
  3.4 培养要实现多元化、多层次
  现阶段培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为了符合社会需求,必须要求学生在扎实掌握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自己感兴趣或者具有优势的某一领域的专业性技能,以便学生能够快速胜任企业单位相关部门的工作,这种“通”跟“专”的实际要求,体现的正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多元化、多层次的特点。就现阶段来看,该专业需要优化其课程结构,拓宽其专业口径,以此扩大学生的知识广度,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该专业拓宽的方向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个是往信息资源管理方向,一个是往信息技术方向,一个是往软科学的方向。除此之外,也可以对专业内容进行拓展以达到改革创新的目的。[5]
  3.5 教材体系构建要体现规范性与统一性
  教材体系构建是课程体系设置的延伸,构建必须体现规范性与统一性,缺乏这两种属性,都将导致该专业的培养目标难以充分实现。该专业作为新型专业之一,其规范方式只能在学术自由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学术方式进行,以此达到规范性与统一性。如果不遵循此项原则,既不利于该专业的教学建设,也不利于该专业的学科建设,与此同时,也应该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教材体系构建上,必须要呈现鲜明的科学的课程体系,以此体现各门课程在知识结构上的内在联系。
  3.6 师资队伍应体现多学科知识集成
  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其职业性质是神圣的,肩负着传递知识、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授课过程中,要求该专业教师必须要有扎实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基本知识,同时,也要注意在教师引进方面,要做到尽量吸收不同学科背景的专业人才,以实现学科的交叉,也促进教学目的的顺利实现。
  4 结语
  总而言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作为一门高校专业,其改革创新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根据时代的变化需求不断地去进行调整,不断地优化创新该专业结构,并从最大程度上发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创新的优势,从而能够不断为社会输送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高素质人才。
  项目:2017年度安徽省省级质量工程教学研究一般项目、2017年度安徽理工大学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多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课题号:2017jyxm0179)
  参考文献
  [1] 刘磊,张真真.信息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规范化和特色化问题[J].图书情报工作,2011(8):14-17.
  [2] 罗辉,陈雅.面向21世纪信息管理专业教育改革的认识与实践[J].图书情报工作,2010(9):26-28.
  [3] 毛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1-4.
  [4] 顾小华,金胜勇.关于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1):48-50.
  [5] 乔好勤.信息管理学:理论、实践与学科建设[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94-9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7225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