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学校老师培养机制的建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当前越来越多幼儿园和教育机构开始尝试森林学校这种模式,旨在让孩子重新回归大自然,促进孩子身心全面发展。不过老师的培养问题一直是困扰这个行业发展的关键。目前国内有一些诸如户外自然讲解员、户外自然体验师、研学导师等培训,但更多是一种临时解决方案,没有一个机制的建立,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因此本文主要以广西南宁的户森校园作为研究对象,以教师的持续专业发展为基础,通过案例分析探讨如何建立森林学校老师的培养机制,最后指出做好招聘选拔,以体验、认识、参与、反思、内化、迁移为模型进行培训,定期开展工作坊反馈,通过培养内部培训师引领老师们的学习,从而实现森林学校老师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关键词 森林学校 老师培养 持续专业发展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4.029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kindergartens and companies have adopted Forest School in order to let children grow up in the nature and achieve holistic development. Although there are some trainings in China such as outdoor nature interpreter training, nature experience instructor training, and study tour tutors training, these are only temporary solutions without a long-term system.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field will be negatively influenced. 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Hooson School in Nanning city as a case study and discuss how to establish a training system for Forest School leader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end this paper will propose that it is important to choose potential talents and train them based on the order of tasting, recognizing, participating, reflecting, absorbing and transferring. Workshop is needed periodically as internal trainers should lead the learning of all other teachers so that the healthy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Forest School leaders will be achieved.
Keywords Forest School; teachers' training; sustainabl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0 前言
目前全國各地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和教育机构开始重视孩子在大自然中的教育,通过森林学校模式促进孩子学习成长,但归根到底需要经过培训的合格老师介入引导才能实现教育价值。国内目前有不少这方面的老师培训,比如森林自然教育培训、自然讲解员培训、自然体验师培训、研学导师培训等,这些对于开阔老师们的视野、帮助老师们梳理日常的工作和教学都有积极的意义,但是笔者发现很多这样的操作方式往往是临时解决方案,治标不治本。没有一个系统长效学习机制,很多老师参加培训时候豁然开朗,回去实践的时候又陷入迷茫。森林学校老师的特殊性在于不仅仅要了解环境和大自然,有环保意识,具备户外教练的很多实操技能常识以及风险管理能力,更重要还需了解教育对象,具备教师的专业素养。因此本文主要以广西南宁的户森校园作为研究对象,讨论森林学校老师的培养机制。
1 相关文献
对于老师的持续专业发展近些年国内外有不少研究,金冶(2012)对如何提高幼儿教师专业素养进行了解读,李壮成(2013)把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了六个阶段的划分,雷茹(2014)分析了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因素,对于我们看待幼儿老师的专业发展有一定帮助。国外在教师专业发展领域有很多借鉴之处,比如可持续专业发展除了知识技能(Bolam, 1993)还有人文素养(Bubb and Earley,2007),除了日常的正式学习培训,还有很多工作场所的非正式学习,Brown(2013)还提到人们学习发展的五个层面:新手、初学者、有能力实践者、娴熟的实践者、专家。这些要素对我们建立森林学校老师的培养机制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于成人的学习,诺尔斯(仲理达,2017)划分了七个阶段:形成学习氛围、建立合作规划结构、诊断学习需要、形成学习目标、设计学习方案、开展学习活动、评价学习成果。Honey and Mumford(2006)指出了四种主要的学习方式:理论家注重抽象概念,喜欢阅读和思考;实践家注重抽象概念和活动体验,喜欢同伴反馈和技能实操;活动家注重具象概念和活动体验,喜欢小组讨论解决问题和反馈;反思家注重具体经验和观察,喜欢讲座后有充足的反思时间。虽然每个人的学习方式不同,各有侧重,但是需要把这四种方式有机结合到森林学校老师的培训实践当中会让老师们从不同角度去体验感受思考,从而进一步内化迁移到日常教学实践中。 2 培养机制的建立
森林学校老师一般也要经历几个过程:新手入门、跟班助教、主班老师、教研管理、专家培训师,时间跨度要足够长,一般在五年以内三年左右,按照老师学习能力的不同而定。根据Honey and Mumford(2006)的学习方式,培训流程需要遵循体验、认识了解、参与、反思内化、迁移应用一系列过程,而不仅仅是讲座灌输理论和技能,每个环节都有反思总结,这有利于老师每个环节都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仲理达,2017),在整个培训机制上每个阶段培训后都需要定期举行工作坊进行回顾评价才更有利于森林学校老师的良性发展。整个老师培养机制笔者总结如表1。
3 案例分享讨论
老师A,普通本科院校应届毕业生,对外汉语专业,对森林学校概念和幼儿教育有兴趣,希望加入到森林学校,面试时候比较有个人见解,有一定的发散性思维,通过面试后阅读了解森林学校相关资料和幼儿教育相关书籍,同时进入普通幼儿园跟班实习一两个月。在实习期间对于家长沟通和师幼互动有一定的了解,也知道幼儿园一日流程和保育的相关工作,一个半月在森林学校协助做带班老师,集中基础培训一天,跟主班老师配合分工,在不断带班实践中反思总结,每月定期在工作坊交流最近的教学心得和阅读收获,经过一学期锻炼能够较好的配合主班老师工作,并能在生成课程活动上给予很多好的建议。第二学期参加了进阶培训进一步掌握森林学校的教学理念和操作方法以及实操技能,能够独当一面承担主班老师角色,虽然在孩子的保育和家长沟通上经验还有所不足,但是已经逐渐成为骨干力量,得到家长的好评。由于自身专业理论不够,还需要继续强化,进一步读懂孩子的行为,暂时还无法承担教研方面的任务,需要持续在主班老师岗位进行锻炼。
从案例描述中可以发现,即使不是教育专业毕业的老师,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都可以胜任森林学校老师的岗位,前提是喜欢这个工作,只是底层能力和专业背景不同在领悟和实际操作中有差异,特别是教研和培训的职能不是每个人经过培养都能达到。总体来看森林学校老师的培养基本经历了Brown(2013)提到的新手、初学者和有能力的实践者这几个阶段,基本可以满足大多数教育机构的需求,但是还需要少部分功底扎实的人员逐步成长为教研和培训专家,成为内部培训师才能不断引领其他老师的持续学习和发展。集中培训与实践跟班工作坊相结合、室内与户外学习相结合体现了之前讨论的知识技能与素养相结合(Bubb and Earley,2007)、正式非正式学习相结合的观点,让老师收获更大,提升培训实效。
4 结束语
通过选取老师学习成长的个案进行分享可以发现拓宽招聘渠道,让更多优秀的人才加入到教师队伍中,通过老师培养机制的建立可以批量塑造森林学校的助教和主班老师,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培养成为教研管理和专家培训师,但是目前对国内该领域合格老师缺口严重的现状还是有积极的意义。从培训流程来看,遵循体验、认识了解、参与、反思內化、迁移应用的学习顺序可以极大提升教师培训的实效,但是培训之后内部培训师的角色非常关键,通过工作坊不断打造学习型组织的氛围,帮助老师们不断反思学习成长。关于内部培训师的打造以及如何引领一个学习型组织的课题,将来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 Bolam, R. ‘Recent development and emerging issues’, The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1993, London: GTC.
[2] Brown, C. Making Evidence Matter: A New Perspective for Evidence-Informed Policy Making in Education, 2013, London: IOE Press.
[3] Bubb, S. and Earley, P., Leading and Managing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2nd Edn, 2007, London: Paul Chapman Publishing.
[4] Honey,P.and Mumford,A.Learning Styles Helper’s Guide,2006,Maidenhead: Peter Honey.
[5] 金冶.提高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理论与对策研究[J].成人教育,2012(1):61-62.
[6] 雷茹.态度、信念、价值观:引领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因素[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8):66-68.
[7] 李壮成.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探析[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3(11):119-122.
[8] 仲理达.成人学习理论在民营企业员工培训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7812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