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34例疑似药品不良反应死亡病例报告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大连市疑似药品不良反应导致的死亡的风险因素,为临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的研究方法,收集2007~2018年经大连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现场调查,并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导致患者死亡的34例疑似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死亡病例多发生于>60岁的老年人,抗感染药物中头孢菌素类药物比例高,给药途径中静脉滴注发生率高,23例存在联合用药,3种以上药物联合应用的占50%,且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结论:临床加强静脉给药监护,加强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死亡;报告分析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9)10-0171-03
  0 引言
  药物在治疗疾病、解除痛苦的同时,又有可能带来药品不良反应,严重的可危及生命甚至导致死亡。本文收集2007年~2018年经大连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现场调查,并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导致患者死亡的34例疑似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每个患者的死因虽不同,且不完全是药品不良反应所致,但患者在用药期间发生死亡,这些导致患者死亡的药物作为不良反应监测部门重点监测的品种,对该34例疑似药品不良反应报告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我市药品不良反应致死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提供安全、合理的用药信息。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2007年~2018年经大连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现场调查,并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疑似药品不良反应死亡报告,共计34份。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方法,对34例ADR的类型及程度,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病史,药物剂型与给药途径、联合用药情况,以及所涉及的药品类别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并参照《新编药物学》(2011年第17版)的分类法。
  2 结果
  2.1 患者性别、年龄及既往病史
  34例死亡病例中,男性21例,占61.76%;女性13例,占38.24%。年龄最小的为21岁,最大的79岁,>60岁共14例,占41.18%,具体详见表1。既往药品不良反应不详15例,占44.12%;无药品不良反应史17例,占50.00%;既往有药品不良反应史2例,占5.88%。
  2.2 报告单位分类统计
  34例病例中32例由医疗机构上报,占94.12%;2例由个人上报,占5.88%。医疗机构上报32例中,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报所占比例较多,为31.25%,其次为省级医院和个体诊所,同为21.88%。具体详见表2。
  2.3 涉及的药物种类
  因存在联合用药,34例病例中共涉及怀疑药品64种。按照第17版《新编药物学》的药物分类方法进行分类统计,具体药物种类及分布详见表3。抗感染药物引起死亡比例最高,居前两位分别是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有6例病例存在2种抗感染类药联合使用。
  2.4 联合用药情况
  34例病例中,单用一种药物11例,联合用药23例,联合用药数量是2~8种,联合用药中联合使用3种药物的为7例,占比20.59%。具体详见表4。
  2.5 药物剂型及给药途径
  34例死亡病例中,共涉及64个怀疑药品,其中注射剂34例,粉针剂23例,片剂4例,胶囊1例,颗粒2例。给药途径中静脉滴注54例,发生率最高,占总数的84.38%;静脉注射2例,占3.13%;口服给药7例,占10.94%;肌肉注射1例,占1.56%。
  2.6 死亡原因
  34例死亡病例中,不良反应名称以过敏性休克和过敏样反应为主,12例,占35.29%;其次分别是猝死6例,循环系统损伤4例,呼吸系统损伤5例,血液循环系统损伤2例,肝功能衰竭2例,消化系统损伤1例,严重药疹1例,抑郁性自杀1例。
  3 讨论
  3.1 患者性别、年龄及既往病史分析
  统计显示34例死亡病例中,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62:1。老年患者(>60岁)所占比例最高为41.18%,中老年患者ADR发生率明显高于中青年人。这是因为老年患者各脏器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逐渐衰退,正常药物剂量在体内的代谢、排泄速率减慢,半衰期延长,药物在体内蓄积,血药浓度增高,药物的消除延迟,从而增加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于老年患者,在临床药物治疗中,老年人用药应特别注意,控制联合用药数量,加强临床用药监护,根据情况选用合理的用药方法及合适的剂型。
  经统计患者既往有药品不良反应2例,占5.88%;既往药品不良反应“不详”15例,占44.12%。可见医生在问诊时对患者既往药品不良反应史不够的重视,给安全用药带来潜在的危险。提醒医生对有既往药品不良反应史的患者,应特别注意药物的选择。
  3.2 報告单位分析
  34例病例报告中报告,2例来自于个人上报,32例来自源于医疗机构上报,其中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报10例,ADR死亡比例最高,占31.25%,可见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生的ADR死亡比例要高于省市级医疗机构。另外个体诊所上报7例,所占比例为21.88%,占比位居第二。究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个体诊所,这些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生医疗水平有限,在药物适应证上把握不准确,药不对症及不合理用药情况较为多见;(2)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生对ADR认识不足,对急救知识欠缺,当患者出现严重ADR症状,不能准确判断,延误了最佳的抢救时机;(3)有的基层医疗机构,尤其是一些个体诊所抢救设施简陋不完备,患者一旦出现紧急严重的不良反应,只能呼叫120或紧急将患者送往医院,贻误了抢救时机。因此提高个体诊所、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抢救设施及医疗水平尤为重要。   3.3 藥物种类分析
  (1)抗感染药物。经统计,64种怀疑药品中涉及抗感染药物22种,且抗感染药物中,以头孢菌素类致死人数最为多见。头孢菌素又是临床最常用,使用次数最多的抗菌药物。过敏性休克是头孢菌素类抗感染类药物致药源性死亡的最主要原因[1]。这与临床普遍高频率、大剂量、超疗程、联合使用抗感染药有密切的关系[2]。因此,基层医疗机构医生应加强合理用药学习,在临床治疗中,应把明确的感染指征作为用药前提,以降低细菌耐药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避免因不合理的用药带来的严重后果。
  (2)解热镇痛抗炎药物。使用解热镇痛抗炎药物后死亡的病例数为其次,占20.31%,涉及解热镇痛抗炎药物13种,其中注射用赖氨匹林为9例,这是因为赖氨匹林在体内可代谢为水杨酸,其浓度迅速上升,可致水杨酸反应,严重者可引起过敏性休克,导致死亡。因此,临床用药一定要合理、谨慎使用赖氨匹林[3]。
  (3)中药注射剂。涉及中药注射剂引起的死亡7种,占10.94%。随着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ADR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临床。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辨证施治,规范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从而降低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应以单独用药为主,尽量减少配伍用药[4]。
  3.4 联合用药分析
  联合用药也是导致ADR发生的主要原因,34例死亡病例中,联合用药23例,占67.65%。其中17例是3种及以上药物联合使用,占50.00%。可见联合用药在临床很普遍,联合用药品种越多不良反应发生率越高,也增加了ADR发生率。因此临床应合理使用药物,注意用药指征,避免联合用药不当。特别提示中药注射剂不宜与西药同时使用,应掌握单一静脉通路的原则,滴速不宜过快,滴注过程中加强监护[5]。
  3.5 给药途径分析
  64个怀疑药品中,静脉滴注54例,所占比例最高84.38%;其次为口服给药7例,占10.94%。可见,临床上静脉给药是重要的给药途径,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具有起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等优点。静脉给药中静脉滴注在临床已成为常规的给药途径,但静脉滴注是临床上较危险的一种给药途径。与静脉滴注相比较,口服给药导致严重ADR相对较少,但口服给药出现的ADR早期常常会被忽视和误诊,患者未能及时停药接受治疗,患者长期用药后,机体功能受损,肝肾功能损害,甚至死亡。故临床用药应选择合适的给药方式,根据病情严格按照用药原则和适应证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对于需长期口服用药患者,医生应提醒患者一旦出现ADR症状或可疑症状要及时就诊。
  3.6 死亡原因分析
  34例死亡病例中,因过敏性休克和过敏样反应致死的12例,占34.29%,可见过敏性休克和过敏样反应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大多数的患者原患疾病较轻,用药后突然死亡,这也提示临床医生在患者诊断未明或诊断较轻时,应少采取静脉给药的方式,尽量采用其他途径给药,如必须采用时,尤其要注意特殊人群的给药剂量、联合用药、配伍禁忌、输液滴速及输液室内配备必要的抢救设备设施等,减少和避免用药的严重后果[6]。
  参考文献
  [1] 杨明.头孢菌素类抗菌素药物致药源性死亡的文献分析[J].北方药学,2018,15(8):174-176.
  [2] 吴海霞.我市26例疑似药品不良反应死亡病例报告分析[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9,15(4):245-248.
  [3] 崔向丽,王颖,刘丽宏,邱爽.114例注射用赖氨匹林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新药杂志,2014,23(14):1717-1720.
  [4] 静芸芸,孟庆义,赵云.105例静脉滴注致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杂志,2010,7(4):240-242.
  [5] 吕小琴,陈志根.94例疑似药品不良反应死亡病例报告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11,8(1):52-56.
  [6] 陈立勋,吕小琴,陈志根.2012年浙江省疑似药品不良反应死亡病例报告分析[J].中国新药杂志,2013,22(19):2336-234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8848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