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池塘鳙鱼主养放养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湖北省荊门地区选择4口池塘(总面积为7.3 hm2),进行鳙鱼主养的放养模式研究。试验分别实施了不同规格鳙鱼两次投放模式,同时搭配滤食性鱼类、草食性鱼类、杂食性鱼类和凶猛肉食性鱼类(爬行类);试验池分别投喂30%左右的鳙鱼粉状饲料与颗粒饲料,少量配施生物肥培育池塘中的天然饵料;养殖中期轮捕大规格鳙鱼。结果表明,平均产量最高12 174 kg/hm2,最低6 283.5 kg/hm2,鳙鱼产量占比均超过50%。1#池、4#池投喂的粉状配合饲料,饲料成本分别为34 999.5、33 888元/hm2;2#池、3#池投喂颗粒饲料,饲料成本分别为50 334、52 614元/hm2,饲料成本差异明显。在投入产出比方面,1#池、4#池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2.06、1∶1.85,优于2#池、3#池投入产出比1∶1.46、1∶1.63;所选择的搭配品种中,草鱼、鲫鱼、鳊鱼对投喂鳙鱼颗粒饲料的2#池、3#池有一定的饲料竞争关系。研究过程中未出现病害情况,养殖水体易控,体现出鳙鱼养殖在大宗淡水鱼类产业中的成本优势、市场优势和生态安全优势。
  关键词:池塘;鳙鱼主养;放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S9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9)04-0068-06
  Abstract: In order to study pond polyculture modes with bighead carp Aristichthys nobilis as dominant stocking species, this work was carried out in four ponds with a total area of 7.3 hm2 in Jingmen city, Hubei province. Aristichthys nobilis with different body sizes were stocked in ponds at two different time. Meanwhile, the filter-feeding fish, herbivorous fish, omnivorous fish and ferocious carnivorous fish (reptiles) as supplementary fish species were cultured in the ponds primarily cultured with bighead carp. Fishes were fed with a ration of 30% Aristichthys nobilis powder and pellet feed, and simultaneously provided a small amount of biological fertilizer to cultivate natural food resources. Large-scale bighead carp were captured in the middle of the experiment peri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ighest average yield reached to 12 174 kg/hm2, and the lowest average yield was 6 283.5 kg/hm2. The production ratio of bighead carp averagely exceeded 50%. In Pond 1# and 4#, the cost of powder compound feed was 34 999.5 yuan/hm2 and 33 888 yuan/hm2, respectively. In Pond 2# and 3#, the cost of pellet feed was 50 334 yuan/hm2 and 52 614 yuan/hm2, respectively.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feeding costs between two pond culture modes. As far as input-output ratio was concerned, the ratio of 1∶2.06 and 1∶1.85 were found in Pond 1# and 4#,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Pond 2# (1∶1.46) and 3# (1∶1.63). The feeding competition relationship among the polyculture species(grass carp, crucian carp, blunt-snout bream and bighead carp) was found in Pond 2# and 3#. No disease occurred during the culture period, and the water quality was easily controll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risththys nobilis culture mode has advantages in cost control, market competition, ecological benefits, and food safety in the bulky freshwater fish industry.
  Key words: pond; Aristichthys nobilis as dominant stocking species; culture mode   湖北省是中国淡水养殖第一大省,淡水养殖产量多年来一直居全国首位,大宗淡水鱼产量超过50%。近年来,由于大宗淡水鱼养殖投入品如饲料、渔药等价格持续上涨,加上商品鱼上市集中度高,造成市场短时间内饱和,致使销售价格下滑,以致养殖出现微利甚至亏损的情况。因此,探索大宗淡水鱼放养模式、降低养殖成本、提升养殖经济效益,已成为湖北省大宗鱼类养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大宗淡水鱼中,鳙鱼在池塘养殖所处生态位置,是通过滤食水体中的浮游动物,充分转化利用池塘水体中的富营养化物质,起到了良好的水质调节作用。鳙鱼抗病能力强。在养殖过程中,基本无病害发生,减少了药物投入的同时,也保障了产品质量安全。近年来,中国大水面全面“禁肥”后,鳙鱼商品鱼市场供应比例下降,市场价格高且稳定,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因此,开展池塘鳙鱼主养,不仅能利用并调节池塘水质,减少药品投入和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而且能形成一定的商品鳙鱼市场供给补充机制,获得良好的养殖经济效益。
  鳙鱼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且易于养殖,但进行池塘主养并达到一定的养殖产量,单纯的肥水无法实现产量要求;对放养模式技术要求较高,而且还须充分考虑池塘生态位各品种的选择与搭配。因此,2017年,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承担的项目——湖北省现代渔业创新技术特派员服务荆门工作站、国家大宗鱼类技术产业体系武汉综合试验站结合张从义等[1]2016年在洪湖大同湖进行的池塘鳙鱼主养试验,在荆门市所在辖区内的漳河新区、沙洋县和钟祥市进行了池塘鳙鱼放养模式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试验地点为荆门市辖区的漳河新区、沙洋县和钟祥市,其中,1#池塘为位于荆门市漳河新区漳河镇的荆门市辉武家庭农场;2#池塘为位于荆门市漳河新区漳河镇的荆门市漳和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3#池塘为位于荆门市沙洋县后港镇的荆乔水产养殖有限公司;4#池塘为位于荆门市钟祥市文集镇联合湖养殖场的湖北兴祥食品有限公司。
  1.2  池塘条件
  1.3  鱼种投放
  供试鳙、鲢、草鱼、青鱼、鳊、鲫鱼、黄颡鱼均在试验当地就近购买;大口黑鲈、杂交鲌鱼种购自武汉市;中华鳖购自钟祥市。鳙鱼在整个养殖周期中分两次轮放,其他配养鱼类采用一次性投放的方法。鱼种投放时采用3%~5%的食盐溶液进行鱼体消毒。
  1.4  生产管理
  1.4.1  饲料投喂  1#池塘采用搭设浮框食台的方式,粉状饲料人工投入浮框中;同时在池埂外侧种植饲草投喂;2#、3#池塘利用投饵机投喂料径3 mm的鳙鱼颗粒配合饲料;4#池塘用Ф110~Ф125的PVC直管及配套弯头,焊接成一个3 m×3 m规格的浮框,浮框完全密封无渗漏。在浮框上用铁丝或尼龙绳扎出网片受力点,再用网目为60目的网片将浮框内空封闭,形成一个中间微微下沉的内封闭式浮框饲料台,然后将鳙鱼粉状饲料投入浮框网片中。鳙鱼粉状饲料在浮框中浸湿后散入池塘水体中速度较缓慢,最大限度减少了饲料浪费;同时因浮框面积较大,鳙鱼粉状饲料在浮框中浸湿后散入池塘水体中的面积也相对较大,避免了投饲区水体混蚀,避免形成局部缺氧。
  人工配合粉状饲料配方为鱼粉、饼粕、三等粉、麸皮、米糖等;粉状饲料与颗粒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均为30%。
  1.4.2  水质调节  养殖前期保持水位1.2~1.5 m;养殖过程中逐渐加水,在6月15日后将水位加至2 m的最大水深。
  1.4.3  病害防控  养殖期间做好水质调节管理,适时加注新水和更换部分池水;部分试验池塘进行杀虫处理,同时全池泼撒生物制剂进行水质和底质调节。各试验池塘水质调节与病害防控记录见表5。
  2  结果与分析
  2.1  捕捞与销售
  鳙鱼采取轮捕的方式进行,捕大留小,降低池塘中鱼的密度。其中,1#池轮捕时间从5月20日开始,一直持续到干池起捕,每次轮捕数量较少,50~150 kg不等;在进行鳙鱼轮捕时,还将达到商品规格的鲫鱼一起上市。2#池共进行了一次轮捕,时间为7月19日,存塘鱼类在年底一次性起捕上市。3#池轮捕时间从4月26日开始,一直持续到9月23日。4#池共进行了一次轮捕,时间为7月26日,存塘鱼类在年底一次性起捕上市。各试验池塘产量与销售情况见表6至表9。
  2.2  鳙鱼产量比例
  2.3  养殖经济效益
  3  讨论
  3.1  鳙鱼放养规格
  池塘鳙鱼主养,鳙鱼的放养分两次进行[1-3,6],第一次投放0.6~1.0 kg/尾的大规格越冬鱼种,第二次投放3~8 cm/尾的夏花或小规格越冬鱼种,使池塘中鳙鱼规格形成梯級,利于养殖中期进行轮捕上市,为小规格鳙鱼的生长提供生长空间。在本研究4个试验池塘中,轮捕的平均规格在1.88~2.20 kg/尾,均达到了上市规格。1#池、2#池第二次投放的规格较小,干池起捕的平均规格在0.46~0.82 kg/尾,成本核算后转塘暂养,作为下一年度养殖的大规格鱼种;3#池、4#池1.6~2.1 kg/尾,当年达到上市规格。试验证明池塘主养鳙鱼结果和效益的好坏主要取决于鳙鱼鱼种放养的数量和规格。
  3.2  搭配鱼类的种类、规格与数量控制
  本研究所选择的搭配鱼类种类[1,2]在食性上包括滤食性鱼类、草食性鱼类、杂食性鱼类和凶猛肉食性鱼类。1#池、4#池均投喂的粉状配合饲料,饲料成本分别为34 999.5、33 888元/hm2;而投喂颗粒饲料的2#池、3#池,饲料成本分别为50 334、52 614元/hm2;饲料成本差异明显[4,5]。在投入产出比方面,1#试验池投入产出比1∶2.06,4#试验池投入产出比1∶1.85,也优于2#试验池投入产出比1∶1.46和3#试验池投入产出比1∶1.63。所选择的品种中,草鱼、鲫鱼对投喂鳙鱼颗粒饲料有明显的饲料竞争关系,应当充分注意搭配放养草鱼和鲫鱼的数量和规格[3,7]。   在搭配种类中,营底栖鱼类如黄颡鱼、鲫鱼、鳊鱼、青鱼在清除残饵的同时,也能利用池塘中的天然饵料生物,增加池塘鱼产量[6,10];在养殖过程中,利用凶猛肉食性鱼类、爬行类控制池塘中的小型野杂鱼类,避免与养殖品种争食、争氧、争空间,还可获得一定产量的高档鱼类,降低养殖成本、增加养殖效益。
  3.3  病害防控
  本研究在养殖期间未发生病害,与鳙鱼病害少有关[9]。在大宗鱼类养殖过程中,病害发生率较高的草鱼在本研究中也无病害发生,与草鱼的规格和数量有关。本研究中1#试验池草鱼投放密度最大,为1 155尾/hm2,规格最小,为150 g/尾。搭配少量草鱼,控制并利用池塘中的天然水草,充分利用试验池塘水体空间。
  3.4  模式分析
  鳙鱼是中国传统养殖品种,在池塘养殖中主要以滤食水体中的浮游动物,起着水质调节作用,一直被作为搭配品种进行投放[1,3]。在养殖大宗商品鱼的池塘中,鳙鱼产量占整个商品鱼产量的10%左右[10,11]。本研究充分利用鳙鱼病害少的优点,养殖期间减少了病害防治的药物使用量提升了商品鳙鱼的质量[9,10];试验过程中采用少量施肥培育浮游动物的同时,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并结合轮捕轮放的养殖方式,使鳙鱼的产量占比超过池塘总产量的50%以上,实现了鳙鱼主养;并利用了湖北省水产品市场6—9月[12]鳙鱼价格高企的周期性,养殖经济效益明显。
  4  结论
  适宜于主养鳙鱼的池塘面积0.6~1.3 hm2,池塘深度2.5~3.8 m,淤泥深度10~50 cm。在投放比例上,以鳙鱼作为主养品种(产量占比≥50%)进行生产设计;鳙鱼分两次投放,第一次投放时间越早越好,规格600~900 g/尾,第二次投放时间可选择在4—6月,规格可适当小一些,但不宜低于100 g/尾或5 cm/尾;搭配种类在食性上要求包括滤食性鱼类、草食性鱼类、杂食性鱼类和凶猛肉食性鱼类,充分利用池塘水体空间和水体生产力。鳙鱼饲料蛋白质含量要求达到30%,其中粉状饲料成本优于颗粒饲料。在养殖过程中,要求池塘水体有一定的肥力,可结合施用生物有机肥进行池塘肥力调节。整个养殖期间,在做好水质调节的同时,须做好病害预防工作,同时结合轮捕的方式,降低池塘存鱼量。
  本研究在池塘主养鳙鱼,养殖产量与其他大宗鱼类的养殖产量相比并不算高,这与搭配品种的比例、试验方法及试验目標有关,产量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后续仍需探索验证高产模式。
  参考文献:
  [1] 张从义,雷晓中,李金忠,等.池塘主养鳙鱼试验[J].养殖与饲料,2017(5):12-13.
  [2] 徐金根,欧阳剑峰,曹  烈,等.池塘鳙鱼健康养殖技术[J].科学养鱼,2018(1):17-19.
  [3] 黄安翔,黎显明.浅谈鳙鱼养殖技术[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22):33.
  [4] 缪凌鸿,高启平,帅  柯,等.鳙鱼人工配合饲料养殖方式探索[J].科学养鱼,2015,37(1):67-68.
  [5] 黄  勇,戴新权,翟文娟.连片池塘主养大规格鳙鱼种试验[J].河南水产,2005(2):24.
  [6] 卢桂玲,温海深.察尔森水库池塘主养鳙鱼种高产技术总结[J].内陆水产,2001(2):18-19.
  [7] 万正义,傅雪军,银旭红.池塘主养大规格鳙鱼鱼种高产技术[J],科学养鱼,2012(5):83-84.
  [8] 张耀武.池塘主养鳙鱼鱼种高产技术[J].内陆水产,2007(4):11.
  [9] 许建光,李春洲.鳙鱼养殖过程中的病害防治[J].渔业致富指南,2008(7):74-75.
  [10] 戴春明,宋长太.生态法多种水产品混养技术[J].内陆水产,2001(2):19-20.
  [11] 戈贤平.我国大宗淡水鱼产业现状与发展方向[J].渔业致富指南,2013(14):17-2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8896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