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设计主问题,提升阅读教学效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主问题指的是根据文章内容而提出的问题,利用主问题能让学生更好地搞清楚文章的脉络,提高阅读效率。我在指导高中学生展开阅读的过程中,尝试设计主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促使学生能有针对性地展开阅读,让学生弄清楚文章的主旨,更好地赏析作品的思想和风格。
  一、抓住主基调,打开突破口
  在学生展开阅读的过程中,往往不知道从什么方向入手展开阅读,找不到阅读的突破口。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让学生的阅读更有条理,我按照文章的主基调展开提问,也就是把握住文章的关键词。由于主问题能紧贴关键词展开,所以学生就能在阅读的一开始就抓住关键,在这种基础上展开阅读,学生就能提高阅读效率。
  如在教学必修四《氓》的时候,我围绕一个“情”字展开教学,让学生更好地把握這首诗的意境。我鼓励学生思考:“在这篇文章中,氓的无情和女子的痴情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大家可以尝试找出形容氓和女子的词句,说说两位主人公的形象分别是怎样的?”这个问题紧紧围绕关键词展开,能让学生从文章的词句入手,探究作品中的情感,了解人物形象。在此基础上,我还提出了一些其他的问题,这些问题也都紧紧围绕“情”展开,“在这首诗中用桑树来进行比兴,诗人为何要采用它来比兴呢?”这个问题促使学生更深入地展开思考。在鼓励学生拓展思考方向的过程中,我也鼓励学生围绕“情”这个主问题展开思考,让学生回顾一下自己还阅读过哪些表达“情”的诗歌。这些问题都围绕“情”展开,能让学生的阅读有了突破口。
  教师要鼓励学生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能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教师要指导学生抓住主基调展开阅读,让学生的阅读找到突破口,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这样学生就能直接了解文章的情感基调,对文章有更深刻的体会。
  二、围绕话题群,增加延展性
  在设计主问题的时候,如果只有一个问题,那么必然导致学生的思考变得单调,思维发散性不足。要弥补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围绕主问题发散开来,设计一个话题群。这样能让学生的阅读具有延展性,学生能有活力地展开探讨,其思维能在阅读过程中发散开来,展开有层次的阅读。
  必修二《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借助林黛玉的眼睛描写了贾府中的人际关系,展现了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由此可见,挖掘作品中的人物关系,了解人物形象就是这篇文章的主问题。由于这个问题太大,所以我设计了一个问题群,让学生首先列出文章中的各个人物,然后分小组展开讨论,一组学生可以专门探讨其中的一个人物,说说林黛玉眼中的人物具有什么特点,从该人物的哪些行为、语言中能看出这个性格特点。这些问题看似围绕不同的人物展开,比较分散,但是实际上还是紧紧围绕“林黛玉眼中的贾府人”这个主问题展开的,所以,探究这个问题能让学生不仅发散思维,而且能在最后总结的时候将问题的焦点回归到主问题上,提高赏析效果。
  设置话题群的目的不是让学生独立地完成某个话题群的讨论,而是让学生有目的地展开交流。因此,我在组织学生展开话题群探讨的时候总是组织学生围绕话题群展开互动讨论。学生可以将主问题作为话题群的主干,进而提高阅读质量。
  三、遵循句段篇,突出整体性
  为了让学生的阅读更有整体性,我在教学中让学生遵循句段篇的原则展开赏析,学生首先要理解文章中某些重点词句的意思,然后再扩展到整个段落和整个篇章。这样的阅读不仅围绕主问题展开,而且还能凸显出文章的整体性,因此能让学生的理解更深刻。
  教学《想北平》一文的关键在于让学生感受作者质朴而深情的语言,了解作者对于北平的挚爱之情,感受到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在教学中,我将探究作者对北平的挚爱作为主问题,在教学中,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以此为突破口让学生更好地阅读。我鼓励学生思考:“作者一开始说‘我真爱北平’,但是又接着说‘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说不出’在文章中反复出现多次,大家觉得作者为何要如此写呢?”这促使学生将注意力放到了文章中的关键词句上,接着我又鼓励学生将注意力从句子过渡到段落和篇章上,让学生找找作者是如何用最通俗质朴的言辞引发读者的共鸣,表达自己对于北平的热爱的呢?最后让学生在基于整体阅读的基础上思考:“作者爱北平的原因是什么?他为什么要用如此深情的笔墨描写北平呢?”以此促使学生整体地理解文章的情感。
  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学生的阅读和理解不再片面,而是能由点及面地展开思考,在整体阅读文章的基础上探究文章的主旨。这样学生的理解能力自然能得到提升。要注意的是,在选择词句做切入点的时候,教师也要围绕主问题展开,因此,我在提问的时候总是选择文章中的关键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等,这样能有助于学生挖掘文章的深意,发现文章的深刻内涵。
  四、立足全方位,把握取舍度
  在设计主问题的时候,我们还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教师可能认为两个问题都同样重要,都可以让学生深入挖掘下去。在这种情况下,设计主问题时就要懂得如何取舍。我在教学中尝试从语言、情节、情感变化等角度挖掘最主要、最能体现文章特色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上设计主问题。这样就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指导学生阅读《荷塘月色》时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入手设计主问题,其一是让学生把握住文章中的情感线索,探究作者的情感变化;其二是让学生重点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了解作者如何形象生动地展现荷塘之美。但是由于这篇文章的题眼是作者的心情,即“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所以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决定做一个取舍,将作者的情感线索作为文章的主问题,而将修辞写作手法舍弃掉。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对于修辞手法的赏析能力,所以我就将舍弃掉的问题作为课前预习的内容,让学生找找文章中写得好的句子,并思考其为何写得好。在课堂教学中,则用作者的情感线索作为主问题,让学生思考作者在欣赏荷塘美景的过程中,思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作者的心情为何会发生变化。
  除了把握取舍度以外,我在提问的过程中还注意合理分配教学环节的时间,让学生能在主问题的引领下一步步深入下去展开阅读。对于一些虽然不是核心但是和探究文章核心有关系的问题,我会组织学生在课前预习的时候进行思考,这样能节省课堂教学的时间,并提高学生的思考效果。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设计主问题的时候要站在一定的高度审视文章,找到最适合文章的主问题,并合理地展开教学预设,促使学生更投入地展开学习。我在教学中巧妙地设计主问题,激发学生阅读思维,深挖文章深处的思想和文化,让学生学会在思考中探索。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田家炳中学(2260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777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