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议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本文从阅读前要巧妙设置问题;阅读中要求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阅读后要组织好学生间的互问互答;引导学生的思想的在阅读中升华;指导学生阅读方法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阅读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怎样才能把阅读课讲“活”、讲“动”、讲成功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给了我们明确的答复,那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师生互动,共同发展。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小学高年级阅读课教学谈几点意见,和大家商量。
  一、阅读前要巧妙设置问题
  学生们在初读一篇课文的时候,往往具有很大的盲目性。这样,如果一节新的阅读课,老师一上来就领着学生读课文,就像教幼儿背唐诗一样,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大大降低语文教学的功效。反之,如果能够在阅读前围绕课文的题目,巧妙设问,启发学生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去构思这篇文章,来设想这篇课文的内容,尽管同学们设想的内容可能距离课文内容相差很远,但只要是有益的,就应当把它作为课文内容的拓展和补充予以充分肯定。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的热情,而且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深入阅读课文的兴趣。例如,在讲《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我就采用了这种方法。我首先要求学生不要看课文,而是在把课文题目写在黑板上后,一连串写下了这样五个设问:①课文写的是谁?②课文写的是什么事儿?③小女孩几次擦亮火柴?④小女孩每次擦亮火柴都看到了什么?⑤小女孩每次看到的为什么不一样,说明了什么?同学们纷纷举手,踊跃发言。这样,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在充分肯定大家的想法后,我因势利导,让学生们带着兴奋和各种设想打开课本,进行阅读,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阅读中要求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
  在我们纠正“灌输式教学”方法的同时,我们的一些老师,把语文课堂变成了老师满堂提问、学生竞相抢答的智力竞赛,这是对教学互动的曲解。真正的互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之上。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能否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是否深刻,是考察一个学生用心程度和深入程度的关键所在,也是阅读课能否讲“活”的关健所在。因此,我们不要小看学生,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从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于学生们没有发现的问题,老师应充分发挥“导”的作用,及时启发和诱导学生去认识和发现。只要师生互动的氛围已经形成,学生发现和提出的问题会令你满意的,有时甚至会使你意想不到。在讲《烂漫的点地梅》一文时,同学们读完课文后,有的问“点地梅为什么生长在那么天寒地冻的地方?”有的问“高原筑路兵是干啥的?”还有的问“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有什么联系?”这些问题反映出,生长在当今时代的孩子,由于对边疆革命战士的艰苦奋斗的创业史知之不多,使得他们对高原筑路兵的行为很难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正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重点。因此,针对上述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对高原筑路兵的坚守边疆建设和无私奉献精神有一个全面和正确的理解,也就自然地回答了课文最后作者为什么说“我喜欢唐古拉山顽强而美丽的点地梅,我更喜欢像点地梅一样可亲可敬的高原筑路兵。”的问题,从而帮助同学们真正弄懂“烂漫的点地梅”的含义。
  三、阅读后要组织好学生间的互问互答
  提出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组织好学生之间的问题解答,既是师生互动的重点,又是讲“活”阅读课的难点。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课,老师“千呼万唤”,学生就是不“动”;老师又哄又奖,只有几个学生“动”;要不就是说“动”一起“动”,满堂闹哄哄,都在说,没人听。因此,课堂上要避免“动”不起来,使“动”而不僵;又避免“动”极失控,使课堂“动”中有节,对老师的课堂调控能力都是一种考验。因此,作为老师,要善“导”,必须首先对全班学生的性格特点和认知水平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样,对同学间提出的问题,相对简单的尽量让性格内向或反应较慢的同学回答,增强他们参与互动的勇气和自信心;对一些较难理解的问题,要让那些性格外向反应敏捷的同学来回答,即使他们答不出来,大多不会放在心上,反而能激发他们深入探索的热情。
  总之,必须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在互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而不能仅仅局限于几名“活跃分子”之间,如果那样,阅读课即使讲“活”了,也是失败的。
  四、引导学生思想在阅读中升华
  评读作为一节课的归纳和小结,在阅读课教学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真实感情的流露和内在思想的表达。只有把这种思想感情传达给了学生,使学生把文章巧妙的表达方式与健康的思想内涵结合起来去进行阅读,这样的阅读课才是成功的。因此,老师在评读中必须体现学生这一主体,善于从学生们的问答中去发现和归纳正确的观点和健康向上的思想内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的思想向更高的层次升华,最终把学生的认识统一到课文的主题思想上来,实现了课堂上“活”的气氛与学生们“动”的思想的有机结合,从而达到培养兴趣、提高能力之目的。
  五、阅读方法的指导
  小学生的阅读,并不仅仅是为了理解读物的思想内容,吸取知识体味情感、欣赏语言等等。更重要的是学会阅读,掌握阅读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检验成功与否的秘诀就是看教师是否教会了学生“点石成金”的方法。
  (一)阅读要明确目的
  在阅读中学习什么,即达到什么样的结果,也就是阅读目的。引导学生确定每一次阅读目的,有利于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方法去理解课文。阅读目的确定不同的层次水平。一般说来,有以记诵问题解决的结果为主的记忆水平;有希望能够理解并在相似中运用所学知识的模仿水平;还有使所学知识达到举一反三的灵活运用水平。阅读能力低弱的学生,一般都处在前两种水平上。不同层次水平的阅读,其效果当然是迥然不同的,教师必须注意指导学生确立较高层次水平的阅读目的。在这里教师要意识到,对于“学习困难”的孩子,他读的书越多,他的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跃,更有利于学生学习进步。
  (二)阅读要勤于思考
  阅读的核心是理解,而理解要依靠思考。有许多知识需要记忆储存内容,但既不能代替思考。目前,有的学生错误地认为语文就是背记,有的教师的阅读指导也有过渡偏重记忆的现象;也有的老师精心设计了阅读训练,但由于混淆了理解和记忆,使那些本应成为思考训练的设计仍然变成了知识记忆,这是不行的。教师的阅读指导,一定要想方设法促使学生“跳起来摘到桃子吃”而不是“烙一个饼挂脖子上”,这样才能培养他们独立自主思考的能力。
  (三)閱读要培养兴趣和习惯
  学习兴趣是引起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重要因素,如何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习惯呢?那就是扎扎实实地搞好每一堂课的教学,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在知识教学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激发兴趣,形成习惯。当学生对语文课感到兴趣盎然时,就会激发他们继续求知的欲望。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习变成自觉的行动,这种自觉的行动就是初步形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知识来源于实践,学习方法也是在实践中形成的。阅读方法的掌握与否,是检验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成功与否的试金石。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决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还应“授人以渔”,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董菊初. 语文教育研究方法学[M]. 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
  [2] 邹明. 信息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的应用[J]. 湖南教育,2001(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016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