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稻中浙优1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从产量表现、抗性、生育期、农艺性状、稻米品质等方面介绍杂交稻中浙优1号的特征特性,并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种子处理、播种育秧、种植、肥水管理、病虫综合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杂交稻;中浙优1号;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0-0030-01
中浙优1号是浙江省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用不育系中浙A与恢复系航恢570配组育成的杂交稻新品种[1-2]。該组合于2004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4009),201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闽种引稻2012第001号)。闽侯县青口镇于2014年引进试种示范,连续2年均表现高产、稳产、优质,深受广大农户欢迎,现周边辐射推广面积逾233.33 hm2。
青口镇推广一年三熟模式(春种马铃薯—水稻—秋种马铃薯或莴苣),水稻种1季、马铃薯种2季,该水旱轮作模式是夺取高产、高效的重要措施。同时,对品种进行不断更换也是保证水稻优质高产的重要措施,当前中浙优1号可替换已种植多年的当家品种丰两优1号。
1 特征特性
1.1 产量表现
中浙优1号于2010年参加福建省中稻引进试验,平均产量9 110.4 kg/hm2,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9.27%。闽侯县青口镇于2014年引进试种,平均产量9 157.5 kg/hm2,比对照丰两优1号增产6.36%。2015年在闽侯县青口镇的前洋、团结、青秀3个村6个示范点示范推广0.77 hm2,平均产量9 062.55 kg/hm2,比对照丰两优1号增产6.75%(表1)。
1.2 抗性
由福建引种,稻瘟病抗性鉴定综合评价为感稻瘟病品种[3]。因此,在稻瘟病老病区不宜推广。青口镇是轻感稻瘟病地区,而且经过4年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未发现稻瘟病。
1.3 生育期
中浙优1号属于中籼三系杂交稻品种,在青口镇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45 d,比对照丰两优1号迟熟7 d(表2)。
1.4 农艺性状
中浙优1号株高125 cm,群体整齐,株型适中,根系发达,茎秆粗壮,长势旺,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后期转色好。穗长26.6 cm,穗大粒多,每穗总粒数180粒左右,结实率85%左右。千粒重28 g左右,有效穗数达225万穗/hm2左右(表3)。
1.5 稻米品质
经农业部检测,糙米率81%,精米率72%,整精米率59.3%,粒长6.9 mm,长宽比2.9,垩白粒率8%,垩白度1.3%,透明度1级,碱消值4.7级,胶稠度86 mm,直链淀粉含量13%,蛋白质含量9.1%,达到优质米2级标准[4]。加工品质好,食味佳,米饭柔软,软而不黏,煮饭时清香四溢,适口性好,饭冷不回生,市场价7元/kg,比丰两优1号售价高2元/kg。
2 高产栽培技术
2.1 种子处理
浸种前将种子晒1~2 d,可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注意11:00—15:00温度太高,不宜晒种,以免影响种子发芽。晒种后应进行药剂浸种,可使用强氯精500倍液浸种5~6 h,然后用清水洗净种子,再用清水浸5~6 h,这样可杀死附着在种子表面的稻瘟病、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等病菌。浸种后种子应再用清水洗2~3次,然后进行催芽。催芽温度应控制在27~30 ℃,若温度高于35 ℃,应将种子摊开降温,待种子全部破胸露白后即可播种。
2.2 播种育秧
中浙优1号作为中稻栽培,应根据前作收获期决定播种期,青口镇前作马铃薯一般于5月上旬收获,播种期定为4月上、中旬,秧龄掌握在25 d左右。只种一季,没有前、后作物单晚的播种期不要超过6月5日。
掌握好播种量是旱育秧培育壮秧的关键,一般秧田用种量112.5~150.0 kg/hm2,培育大苗带2~3蘖壮秧。秧田施入熟腐有机肥15 t/hm2、过磷酸钙750 kg/hm2、氯化钾450 kg/hm2。畦面整细、整平,播种后用土杂肥盖种,以不见种子为准,不能盖太厚,影响出苗,然后浇足水。秧苗前期保持土壤湿润,秧苗1叶1心后,不要浇水,土壤保持干旱状态,当土面发白,个别秧苗叶片出现初卷时浇水1次,以后干旱适度浇水。秧苗一叶一心期用15%多效唑100 g兑水150 kg均匀喷雾,但要一次喷过、不能重复喷,以免发生药害。同时,要施好断奶肥、送嫁肥,并做好秧田病虫害防治工作。
3 合理密植
一般掌握在5月上、中旬插秧,插秧规格20 cm×20 cm,丛插2粒谷,插25.05万丛/hm2,基本苗要达120万株/hm2以上。也可采用宽行窄株,以利于群体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减少病虫害发生。插秧规格28 cm×15 cm,丛插2粒谷,插23.85万丛/hm2,基本苗达120万株/hm2以上。
4 肥水管理
4.1 优化施肥
施足基肥、早施分蘖肥,酌施穗肥。注意增施磷、钾肥,不偏施氮肥,施纯N 195~225 kg/hm2,氮、磷、钾比例以1∶0.6∶0.8为宜。基肥占总施肥量的60%,分蘖肥占30%,穗粒肥占10%,基肥在翻耕时施入,分蘖肥在插秧后7 d施入。中浙优1号穗大粒多,应重视穗粒肥的施用,在抽穗扬花前7 d左右施穗肥,粒肥应在抽穗扬花期施入,穗粒肥应视苗情长势酌施,长势旺的可不施,以免后期贪青影响产量。
青口镇水稻大部分前作为马铃薯,种植时已施入大量有机肥,且马铃薯收获后有大量的根、茎、叶返田,使土壤肥力提高,能满足水稻生长需要,因而不施肥也能获得高产,但要施碳铵300~450 kg/hm2作基肥。
4.2 科学管水
掌握寸水返青,浅水促蘖,够苗及时烤田,寸水孕穗、抽穗,浅水养花,后期间歇灌溉,收获前7 d排干水,以利于收获和后作耕作。
5 病虫害综合防治
病虫害防治应遵循栽培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原则。通过培育壮秧、合理密植、优化施肥、增施磷钾肥、科学管水等农业防治措施,提高植株抗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尽量做到大田不用或少用药。可参考当地农业部门对病虫害的预测预报,结合田间检查,当病虫害发生达到防治指标时,及时喷药防治。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禁止使用高毒、有机磷、有机氮和含有砷、汞、锡等重金属、高残留及共混配剂的农药。
6 参考文献
[1] 程尚明,罗敏,候再芬,等.杂交水稻中浙优1号高产栽培技术[J].种子,2017,36(9):116-117.
[2] 刘森荣,叶少青,朱德峰,等.杂交稻中浙优1号在不同海拔山区的栽培技术[J].浙江农业科学,2005(3):211-212.
[3] 童海军,章善庆,卢王印,等.杂交稻中浙优1号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J].浙江农业科学,2004(6):29-30.
[4] 郑建摧.中浙优1号在尤溪县作中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2016,34(2):46-48.
收稿日期 2019-02-1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8940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