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乡村振兴背景下泗洪县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實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优质稻米作为泗洪县农业主导产业之一,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本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在分析泗洪县优质稻米发展现状、主要做法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泗洪县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的对策,以期为推进泗洪县优质稻米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乡村振兴;优质稻米;发展现状;对策;江苏泗洪
  中图分类号    F32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09-0247-02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则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和首位,是新时代乡村产业更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1]。泗洪县地处苏北平原、淮河下游、洪泽湖西岸,稻米生产条件优越,历史悠久,水稻常年种植面积5.33万hm2,其中4万hm2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基地,是全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绿色食品原料基地。优质稻米是泗洪县农业主导产业,抓好优质稻米产业发展对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富民增收、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
  1    泗洪县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现状
  优质稻米产业历来是泗洪县农业的主导产业。近年来,泗洪县高度重视优质稻米产业的发展,从品种选择、技术推广、基地建设、生产加工、品牌提升、市场拓展、稻作文化挖掘等多方面出发,全产业链推进,初步形成政府起引导、市场牵企业、企业联基地、基地带农户的发展格局。优质稻米产业市场竞争力和品牌效益逐步提升,助力农民增收和产业振兴。
  1.1    优质稻米产业化格局已初步形成
  近年来,泗洪县以土地集中流转为契机,从稻米生产产业化入手,积极推进优质稻米规模化、连片基地建设,初步形成了沿洪泽湖湿地大道沿线乡镇(青阳镇、石集乡、城头乡、陈圩乡、孙园镇)1.33万hm2优质稻米产业带和成子湖片区(龙集镇、太平镇、界集镇、曹庙乡)0.67万hm2优质稻米基地。同时,全县拥有大小各类稻米加工企业60余家,优质稻米生产从种植、收购到深加工一体化的产业化体系初步形成,规模效益也日益显现,优质稻米逐渐成为乡村振兴主力产业。
  1.2    优质稻米品牌影响力逐步提升
  泗洪县高度重视优质稻米质量安全与品牌建设,积极推进无公害、绿色、有机稻米认证与生产。截至2018年底,全县稻米类“三品一标”有效认证共91个,其中,泗洪大米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有机稻米认证4个,绿色稻米认证46个,无公害稻米认证40个,占全县粮食类“三品”认证的60%以上。此外,全县共有50家以上稻米加工企业,拥有“蟹园大米”“上塘贡米”等省、市级农产品牌20余个,稻米商品外销率达65%以上。同时,泗洪大米在各类农产品展销会、博览会上广受欢迎,“家缘牌”泗洪大米更是荣获第十五届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
  2    推进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的主要做法
  2.1    深挖稻作历史文化,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产业融合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之一。泗洪县稻作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梅花镇顺山集韩井遗址发现的碳化稻距今8 000多年,在清代亦有“上塘贡米”之称。对此,泗洪县深挖稻作历史文化,积极开发稻米产业多功能,延伸稻米产业链、提升稻米价值链,从2016年开始连续三届举办“泗洪县稻米文化节”,开展诸如稻米高峰论坛、农业招商推介会、稻田马拉松、稻作文化展等多项主题活动。同时,采取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方式,融资开展泗洪柳山特色稻米小镇建设,深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2    试点稻绿轮作,促进品质提升与可持续发展
  泗洪县结合优质稻米产业发展推进实际,自2016年起,连续实施轮作休耕试点省部级项目,重点试点水稻—绿肥轮作,通过种植紫云英、苕子等具有固氮作用的绿肥替代一季小麦种植,使常年稻麦轮作的土壤得以休养生息,更是为下茬水稻提供了良好的地力基础和充足的生长发育时间,并节省了一季肥料与农药的使用。这均有利于稻米产量和品质的提升,并促进了生态环境改善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同时,根据县级配套补贴政策,实施轮作休耕的农户与苏北粮油等龙头企业签订水稻订单生产合同,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稻谷,有效保障并提高了农户收益。
  2.3    示范稻田综合种养,提高水稻生产综合效益
  针对当前种粮成本高、效益低的情况,泗洪县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积极示范稻虾共作等稻田综合种养高效生产模式,打造了龙集、城头、石集等多个稻虾共作示范乡镇、区、片,改变了多年稻麦连作种植效益低下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探索出一条优质高效、绿色生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2]。目前,泗洪县稻田综合种养面积逾0.67万hm2,效益较好的片区净效益均高于1.5万元/hm2。
  2.4    推进稻米“触电上网”,拓展网络营销渠道
  近年来,泗洪县大力推进“互联网+稻米”行动,以缤纷泗洪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江苏苏北粮油股份有限公司为牵头,积极深化与阿里巴巴、京东的合作,推进“一村一品一店”建设,并引导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在网上开设销售店铺,发展“订单农业”,实现线上和线下销售齐头并进。2016年江苏苏北粮油股份有限公司在泗洪县政府的支持下与京东合作,签订“互联网+”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战略合作协议,围绕“农民种地不花钱”“互联网+农业大数据”以及“互联网+农业信息服务”等模式,促进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   3    优质稻米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水稻品种纷杂不一
  泗洪县水稻种植品种布局纷杂不一,种植品种逾30种,这就造成加工的大米品质不统一,外观长短扁圆各异,口感软硬黏糯均有,营养成分也参差不齐。种植面积较大的淮稻5号不在品种审定区域内,且生育期长、熟期晚、有风险,影响下茬小麦播种和产量;审定区域内的华粳5号分蘖稍差,穗数波动大,不能稳产、高产,主推优质食味品种尤为缺乏。这都给泗洪大米地域性特征品牌打造带来不利影响。
  3.2    规模生产效益不显
  随着土地集中流转的推进,泗洪县域内水稻种植大都为规模种植户,而规模种植户则需承担1.200万~1.425万元/hm2的土地租金,且由于农村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农村空心化严重,农忙季节用工难、用工成本高,且农资价格日益攀升,导致水稻种植成本日益攀升,而水稻价格走低,水稻种植规模收益不明显,甚至出现亏本现象,极大影响了种植户的生产积极性。部分种植户为缩小成本,实行粗放式直播种植,很难保证水稻的品质与产量。
  3.3    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薄弱
  泗洪县优质稻米生产政府起引导、市场牵企业、企业联基地、基地带农户的“四位一体”产业化经营格局虽已初步形成,但是泗洪县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仍处于薄弱环节,企业与基地农户利益联接机制尚不健全,诚信机制尚不完善,经营行为约束、风险防范化解、合同履行、矛盾问题化解协商等机制执行难以到位[3],这逐渐成为制约泗洪县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3.4    加工企业规模总体偏小
  泗洪县域内大小稻米加工厂逾60家,但大部分企业规模小、设备落后、资金短缺,生产的大米质量和数量稳定性受其影响,竞争能力较弱,一定程度制约了我县优质稻米产业发展。众多稻谷加工企业相互抢原料,形成恶性竞争,甚至有的小加工企业为外地代收代加工稻谷,生产的大米产品挂外地品牌后再销售出去,成为了纯粹的原料供应车间。加工企业规模小,没能力培育基地,与农户仅局限于简单的收购关系,难以打造自身品牌。
  4    振兴优质稻米产业的对策
  4.1    强化优质稻米基地建设
  一是要突出品种布局,做好水稻生产规划。在种植试验与调查论证的基础上,重点做好南粳2728、南粳505等适种区域内优质品种的筛选、示范与推广工作,逐步优化品种布局。二是要积极引导农户与龙头企业等发展订单种植。通过订单生产,不断带动优质稻米基地建设,加快优质稻米市场流通,从而加快形成优质稻米产业集群,放大规模效应、提升规模种植效益。三是要强化生态农业建设。积极推进无公害、绿色、有机稻米等基地建设,大力推广水稻机插秧、精确定量栽培等技术,不断减少和限制化学农药、除草剂等化学投入品的使用;同时,积极推进轮作休耕、稻田综合种养试点,保证水稻既高产优质,又降耗和减少污染,形成良性循环的生产环境,增加生态质量效益。
  4.2     推进优质稻米全产业链提升
  一是要支持与重视种植环节,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落实稻谷生产种植补贴政策。二是要积极培育和壮大一批具有社会责任心且市场开拓、产品深加工和筹资融资能力强的稻米加工企业,从项目申报及金融扶持上给予优先与支持,鼓励企业不断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提高稻米产品附加值,扩大生产经营规模[4]。三是要鼓励企业与优质稻米生产基地、种植农户等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不断健全和完善“企业+基地+农户”等新型农业产业化运作模式。四是要延伸稻米产业链,开发稻作文化旅游产品、深加工产品,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4.3    构建产业全程服务体系
  积极助力优质稻米产业联盟建设,不断健全“农技推广机构+龙头企业+专业化服务合作社+农户”等的服务模式。发挥县、乡农技推广机构的公益性作用,解决水稻生产政策、技术问题;发挥优质稻米加工企业市场作用,实行订单生产,解决市场问题;推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试点,发挥专业化服务组织统一服务作用,解决生产中“种、管、收”的问题;示范推广“六统一”,即统一订单生产、统一品种、统一耕整地、统一育供秧、统一播(栽)、统一病虫草害防治,不断健全产前—产中—产后的全面、系統、一体化的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5]。
  4.4    实施品牌提升发展战略
  一是要打响品牌效应。充分发挥“泗洪大米”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绿色食品等品牌影响力,延续稻米文化节项目,深入推进稻米特色小镇、稻作农业示范区等建设,积极开发一些农业观光生态旅游项目,发展稻作文化旅游,促进一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做强稻米全产业,提升泗洪县稻米品牌形象。二是要深入市场开拓。一方面继续开拓传统市场,积极参加各类农展会,夯实传统销售渠道,深化连锁、配送、专卖等现代营销方式,大力拓展各种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等,扩大销售渠道;另一方面做好“互联网+稻米”文章,开设泗洪大米网上营销专区,打造网销拳头产品,进一步拓宽市场空间,提高市场占有份额。三是做好产品分级。根据市场需求,对大米进行分级筛选、分类包装和按级论价,特别要注意产品的深加工与精品包装,使优质大米能够贴标上市、优质优价[6-7]。
  5    参考文献
  [1] 黄彬红.我国台湾地区稻米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对大陆乡村振兴的启示:以池上米为例[J].四川农业科技,2018(5):51-54.
  [2] 郭艳,朱训泳.对加强六合区河王龙虾养殖合作社发展的几点思考[J].农业与技术,2017,37(13): 130-131.
  [3] 奥爱玲.农五师八十七团沙棘产业化发展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1.
  [4] 朱正斌,周建明,沈雪林,等.苏州市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稻米,2018,24(2):114-118.
  [5] 刘常珍,成春枫,龚抒.镇江市稻米优质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分析及对策建议[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43(2):23-25.
  [6] 许松涛.优化农业种植结构的路径选择[J].黑龙江金融,2016(11):37-39.
  [7] 木禾.以现代农业产业助推乡村振兴[N].梅州日报,2018-12-17(002).
  作者简介   朱永猛(1987-),男,江苏泗洪人,农业推广硕士,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作物栽培、农业经济与管理。
  收稿日期   2019-01-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8940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