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传播中OGC、PGC、UGC的舆论引导角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网络中存在的OGC、PGC、UGC在科技传播中因专业水平参差和信息传受者视角差别而形成不同的舆论场,往往是三方角力影响公民的知识建构水平。文章通过分析“韩春雨事件”舆论引导影响,初步探析科技传播中舆论的引导方式。
关键词 科技传播;OGC;PGC;UGC;舆论引导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9)235-0052-02
“韩春雨事件”是指,2016年5月2日,42岁的河北科技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韩春雨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撰文表示发明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可匹敌已有技术(CRISPR-Cas9)。但不久韩春雨论文被质疑造假,事件引发讨论及调查,以致两年后论文被撤销。百度指数显示,以“韩春雨”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从2016年4月-2018年9月间有数个搜索高峰,这些高峰所在的时间节点,恰恰映射出公众向搜索引擎发出请求的背后,是网络OGC、PGC、UGC内容对事件阶段性的报道和评论引发了舆论关注。科技传播中,受众对信息的选择接受常常是多方角力的结果。
1 UGC原创新闻引发全网关注与热议
韩春雨的论文发表后,最早对其关注的是国内微信公号《知识分子》。2016年5月8日,《知识分子》发布署名陈晓雪等作者的原创特稿《韩春雨:“一鸣惊人”的中国科学家发明世界一流新技术》,文章认为韩春雨在名不见经传的河北科技大学“做出的研究优于世界一流的麻省理工、哈佛、斯坦福”,并将韩春雨的发明和诺贝尔奖联系在一起,文章阅读量很快达到“100000+”,文后精选留言多是“牛”“赞”“感动”“敬佩”“骄傲”等,广大网友认为“韩春雨了不起”“打破了美国人对基因编辑技术的垄断”“应该多一些像春雨一样具有职业精神的人”。同一天,微博用户通过转发评论《知识分子》的文章而开启对韩春雨的正面热议。
OGC及传统媒体的跟进约在2016年5月9日-5月12日并一直持续到2016年6月下旬,包括财新网、长城网、《中国青年报》及中青在线等,央视及河北广播电视媒体也进行了报道,他们及时促进了韩春雨发明新技术的初期传播。在众多媒介的议程设置下,2016年5月16日—22日,关于韩春雨的搜索请求在百度指数上首次出现高峰,受众搜索的时间相对滞后,源自事件传播需要过程。
2 OGC、PUGC从专业性出发转而质疑,UGC延迟接受
2016年6月7日,韩春雨受邀参加在北京召开的“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主题学术会议,这一天,其新发明因无法在其他科研团队复制而首遭同行质疑。信息传播半个月后“知乎”“百度贴吧”等网络平台上关于“韩春雨论文结果无法重复”的话题不断增加。2016年7月2日,韩春雨在百度球迷贴吧“国际米兰吧”回复可能是实验细胞污染之后便停止在网络上发声。①而此时众多网民依然对韩春雨持肯定态度,网络中出现的声音多是希望韩春雨“加油!”
2016年8月2日,《自然·生物技术》因若干研究者无法重复实验,表示将对韩春雨的研究进行调查。此时百度指数出现了有关“韩春雨”的第二次搜索高峰,同期河北省对韩春雨的研究支持行动,特别是将投资2.24亿元建河北科技大学基因编辑研究中心的消息也引发大量关注。
2016年10月10日,来自中科院等科研院所的13名科学家实名通过澎湃新闻(www.thepaper. com)、中国青年报两家媒体,声明国内9个课题组无法复制韩春雨实验而呼吁第三方介入调査。2016年10月10日-16日,百度搜索上对“韩春雨”的搜索请求达到了历史最高峰。利用情感分析软件ROST对2016年10月10日-11日的新浪微博有关“韩春雨”的内容进行分析,发现网友发出的总量最多的词是呼吁“实验”进行“调查”;形容词使用量最大的是“耐心”;提到的地名最多的是“中國”“河北”“北京”,许多网友希望等到公正的调查结果,并把此事与中国的科技诚信联系在一起,大量转发的一句话是“如果这次不严惩,中国科技界丢人就丢大了”,并认为河北科技大学处在风口浪尖,应对此事表态。
2016年12月27日,韩春雨接受央视《新闻调査》采访,认为其他实验室无法重复实验的原因可能是大规模的细胞污染。2017年5月20日,韩春雨再次接受该栏目深度采访称其实验无法复制“有的问题只有我知道。”在央视的关注下,受众对于韩春雨的搜索意愿再次升高,百度指数在2017年5月15日至5月21日显示出又一搜索高峰。
3 内容生产者等待事态发展,各种舆论渐息
百度指数显示,在等待事态调查结果期间,网友对“韩春雨”的搜索量一直不高,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间,只有两件关于韩春雨的新闻引起了公众的些许兴趣:一是2017年8月2日,韩春雨在《自然·生物技术》期刊上发布了在线撤稿声明,一是2018年8月31日,河北科技大学官网公布对韩春雨事件的调查和处理结果,称该校委托第三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重复验证实验,认为撤稿论文已不再具备重新发表的基础,未发现韩春雨团队有主观造假情况,同时有关方面按照规定已取消了韩春雨所获得的荣誉称号,终止了韩春雨团队承担的科研项目,收回了韩春雨团队所获科研经费及校科研绩效奖励②。公众对事件结果的反应平平大概可以说明已经有不少人对“韩春雨事件”的结果有所预计。
2018年9月1日《知识分子》公众号发布署名李晗冰的原创文章《“未发现韩春雨主观造假”,你信吗?》表达了对科研体系的功利化的批评,而这篇文章却引发关注公众的反感,有评论认为“请大家多发科研成果信息,科普知识,而不是这样引导舆论的渣文”。
4 OGC、PGC、UGC的生成逻辑与舆论引导改进
纵观韩春雨事件两年多的复杂舆论起伏过程,比照当时的媒体跟进报道,大致可以对科技传播中OGC、PGC、UGC的生成逻辑有初步的认识: 4.1 OGC应从专业角度快速满足公众知情权
传统的内容生产者,特别是电视依旧采取跟进的策略,只在事情酝酿发展到一定阶段才进行报道,对于有争议的报道采取谨慎的态度固然不错,但央视《新闻调查》的两次介入显示的引导舆论能力反而不如由上海报业集团组建的“澎湃”新闻客户端和《中国青年报》所有的“中青在线”这些网络OGC高。这首先归因于受众接收习惯的变化,电视报道与网络相比在抢夺舆论引领时机时显得力量不足;其次,可以认为在碎片化的时代,电视深度报道的长时间传播对普通网民的影响力较弱;再次说明媒介融合时代,想发挥对舆论的引领作用,除了深度性和权威性外,及时满足受众知情权的快速性尤其重要。职业内容生产者拥有信息传播的传统资源和社会赋权,还应借助媒介融合的方式以受众需求为导向,作为社区主持人搭建科技传播中受众和科研人员交流的自由、开放平台。
4.2 PGC仍是稀缺资源,特别是要充分取得公众信任
在韩春雨事件的发声者中,来自学术共同体内的声音微乎其微,但事件中引发最大关注的却是国内专家通过媒体联合质疑韩春雨,说明PGC的声音非常有分量。这要求科技传播平台要做好专家的储备工作,增加PGC的传播数量,同时需要科研专家发挥公共性,对科技领域的专业问题对公众及时进行公益解析。
4.3 UGC既是舆论引导者,也受舆论所影响,应该提升媒介素养,形成更理智的局面
《知识分子》等生成UGC的自媒体对科技新闻报道热情、快速、具有专业性,但其为提高点击量时常也满足受众的非理性心理,对其内容管理在法律和制度上还存在盲区。从更广大UGC来源公众看,他们常把科技信息的传播与权力、利益联系起来,对于新科技知识的认识常常被情感左右,无法对于信息完全信任,在不实信息的传播中,科技信息呈现出碎片化、娱乐化的特征,增加了传播难度。同时,公众对于科技发展有美好的愿望,更喜欢选择性地接受迎合想象的報道,这种科学精神的不足,再加上公众在事件发生后舆论反应的滞后性,导致毫无科学依据的猜测、传言,依然可以活跃于各种自媒体平台中,还是呼吁应不断提升公众媒介素养和科学素养教育,以形成更为理性的局面。
注释
①闵喆莹,《韩春雨事件梳理》[J].科学,2018(1):60-62.
②河北科技大学官网,《学校公布韩春雨团队撤稿论文的调查和处理结果》,[EB/OL].http://fzghc.web.hebust.edu. cn/xzwyk/xzwykgzdt/98604.htm,2018.8.31。
参考文献
[1]黄时进.科学传播导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2]谢清果.中国近代科技传播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3]武志勇.提升大众传媒科技传播水平[N].中国教育报,2018-4-12(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9256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