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老年高血压患者负性情绪非药物干预研究进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高血压已成为我国老年群体中最为常见的病症,是一种典型的身心疾病,其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势。负性情绪是高血压发生与发展过程中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该文基于相关负性情绪非药物干预方式的研究进展,对多种干预方式进行总结,旨在缓解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其血压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  高血压  负性情绪  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6(a)-0214-04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高血压的患病率不断升高。大量研究证实,高血压是一种身心疾病,心理—社会因素不但是诱发高血压的关键因素,同时也对高血压预防、转归及预后造成重要影响[1]。在高血压病程中易产生紧张、抑郁、压抑、敌对、焦虑、恐惧、孤独等负性情绪,影响血压水平的控制,降低患者服药依从性,对高血压疾病的治疗和预后产生不良影响。王立新等[2]研究认为,情绪异常和高血压是共病关系,单纯药物降压治疗对负性情绪无明显效果,因此负性情绪的非药物干预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已知的非药物干预方式有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音乐疗法、理疗干预等,且研究表明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负性情绪有一定的干预效果[3-6]。故该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负性情绪非药物干预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干预方法
  1.1 心理护理
  1.1.1 一般心理支持
  心理学与病理学研究证实[8,9],通过专业的心理干预能对病理生理产生正性影响,其积极心理学作为益向心理理念,可激发患者自身心灵力量及潜在的积极情绪,使患者重塑“逆境重生”的信念,提升自我行为管理能力及正确面对疾病的信心。
  一般心理支持包括护理人员与患者多交流,及时洞察其心理情绪转变并进行心理疏导,对患者的疑问进行耐心解答;针对情绪过度紧张、压抑的患者,指导其采用深呼吸、转移注意力等方式控制情绪,以免过激情绪对患者血压造成不利影响;护理人员进行操作时以亲切的态度解释操作方法与目的,建立良好护患关系;邀请病情改善良好的病患开展经验交流会;鼓励患者多参加社交活动,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从微小、平凡事物中感受快乐,每天保持乐观的态度;动员患者家属、亲戚朋友多关心、多陪伴,并给予患者一定的精神和经济支持。
  1.1.2 聚焦解决模式
  聚焦解决模式相较于传统护理模式更注重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是一种充分激发个人潜能,用乐观、积极的思维方式解决现有问题的新型心理护理方式,其关键已从协助患者找寻疾病根源转变为充分引导其自行寻找解决方案,使患者心理负担减轻,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0]。
  该模式在高血压患者中的运用包括5个步骤。(1)描述问题: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目前现存的问题以及为控制血压做过的努力;(2)建构具体可行的目标:医护人员与患者、家属共同进行奇迹探讨,按患者的思维方式确立可前进的目标,并将其量化成具体可行的步骤;(3)探查例外:确立目标后,医护人员继续与患者探讨曾用过并使病情改善的方法及经验以激发患者改善病情的行动力与激情;(4)给予反馈:医护人员与患者、家属一起对实现目标的过程进行反馈,发现患者资源、优势和努力;(5)评价阶段:从患者的血压、情绪、睡眠、饮食、活动等方面进行评价,充分肯定患者所作的努力[4]。
  有研究显示,在降压治疗的基础上再进行心理护理,有利于患者血压控制及情绪管理[3-4,11]。因此,对患者实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增加患者的配合度。
  1.2 健康教育
  1.2.1 认知行为干预
  认知行为干预可通过认知教育,使患者了解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药物治疗及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通过个体行为改变,降低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通过专业人员指导,定期随访,增强患者治疗信心。
  具体方式有:(1)医护人员以谦和的态度与患者面对面沟通,纠正患者不合理的疾病认知与应对方式,并阐述焦虑、压抑等负性情绪对疾病治疗效果与预后的不良影响,提高疾病治疗积极性。(2)引导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慢跑、散步、太极拳、气功等,以增强其免疫力。(3)根据患者兴趣爱好指导患者选择不同的方式缓解压力,如听舒缓音乐、练书法、看报、放松训练等。(4)医护人员定期随访,了解患者血压水平、负性情绪、用药、活动以及饮食状况,纠正患者不健康行为,肯定并鼓励正确行为。(5)指导患者自制服药日程安排表以协助患者做到按时服药。(6)鼓励患者有困难及时向医护人员、家人、朋友等寻求帮助。
  吴际军等[12]用单纯随机抽样法将老年高血压患者84例随机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经过3个月的研究证明,认知行为干预有利于患者发现并纠正错误认知,做出行为改变,降低负性情绪,提高服药依从性。
  1.2.2 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
  按照知信行核心教育理念确定健康教育的内容、实施细则、教育标准及评价方法,将集体教育与个体化教育融为一体,组织健康知识讲座、播放影像资料、发放宣传画册、书籍、微博、微信等多种方式均可尝试[6]。知,重点宣传高血压基本概念及疾病病因、病理、诱发因素、诊断标准、临床表现、并发症、预防、预后及高血压危象急救常识,降低因认知片面而造成的盲目悲观,消极恐惧情绪[13]。信,在教育交流过程中评估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知识的态度、需求意向。对于态度不积极、需求意向较低的患者重点讲述高血压疾病的危害,从而提升患者对于知识教育的需求;对疾病知识有较高需求者则重点加强健康行为,即对疾病管控的好处进行宣传,从而了解患者的教育需求并进行解答。行,评估患者依从性,根据其特点制定意向准备阶段、行动阶段及维持阶段,针对意向准备阶段患者从监督、指导方面进行干预,对行动阶段患者给予肯定、赞扬、认可、鼓励,使其继续保持。   有研究显示,采取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联合积极心理干预模式护理老年高血压患者,负性情绪得到明显改善[6]。
  1.3 音乐疗法
  音乐疗法具有安全、便利、经济等特点,听音乐可放松躯体、舒缓情绪,其目前在国内外得到广泛运用,大量研究证实音乐疗法可减轻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
  Moon Fai Chan等[14]针对社区中有抑郁、焦虑情绪的老年患者采用个体化音乐疗法施行干预,47位老年患者被随机分组,结果显示音乐治疗组抑郁评分、心率、血压相较于对照组呈显著下降。另有国内研究者刘彩玲等[15]对15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类实验,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操作基础上用音乐疗法进行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1.4 理疗干预
  根据患者病情,在基本的降压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体疗、磁疗、水疗、气功、生物反馈、按摩、针灸等物理疗法,既可有针对性地治疗高血压,又能缓解其负性情绪[16]。
  1.4.1 按摩疗法
  张静等[17]将4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配到认知疗法加按摩治疗组、按摩治疗组、西药组,按摩组在给予常规药物降压的基础上给予按摩,按摩疗法具体操作如下:(1)推前额→分抹前额→分抹眼眶上下缘→运太阳→扫散法→鱼际轮推法→深点肩井。各穴操作30s,耗时约3min。(2)压头三经→五指按头→合推后枕→揉风池→推挤项隆起三式→指抹侧颈法。各穴操作30s,耗时约3min。(3)拿肩井→点揉血压点,肩中俞、肩外俞→点揉肩胛背侧缘→击大推→搓腋下→揉腋下。各个部位操作30s至1min,耗时约6min。总按摩时长约12min/次。3次/周,8周为1个疗程。结果显示按摩治疗组可以明显改善焦虑、抑郁评分,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负性情绪。
  1.4.2 生物反馈疗法
  生物反馈疗法是利用生物反馈治疗仪将生理活动变成视觉或听觉信号,患者通过训练可控制这种信号,逐渐达到自行控制和调节心理、生理反应能力的目的,从而抑制交感神经兴奋,减少肾上腺素分泌,降低血管紧张性,缓解病情[18]。
  周海鹏等[19]将498例患者随机分为为观察组250例和对照组248例。观察组进行生物反馈治疗,将生物反馈治疗仪电极放于患者皮肤表面,将肌肉收缩和放松产生的皮温、肌电、血压等变化转变为听觉和视觉信号,指导患者进行松弛训练,有意识地控制心理活动。40min/次,2次/d,共8周。结果显示,生物反馈治疗可减轻老年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从而发挥降压作用。
  2  讨论
  有数据显示,全世界高血压患者约10亿人,我国占2亿,且每年以1千万的速度增长,而老年患者可占1/2[20]。高血压病程长、并发症多,一经确诊需长期服药,给患者带来巨大经济与心理压力,导致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产生。负性情绪与高血压水平呈正相关,与生活质量评分呈负相关[6]。现代护理理念认为,人的护理干预不仅在于生理机体方面的干预,同时心理情绪、社会支持也需重视[21-24]。
  心理护理能消除患者不良行为与情绪,提高疾病治疗的积极性与信心。聚焦解决模式能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健康教育可消除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知,稳定控制血压,提高疾病自我管理能力。在降压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理疗可舒缓患者负性情绪、调节血压。但各种方式全面落实于实际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困难,干预的对象人数众多、护理人员工作量大、患者及其家属的消极配合导致一些干预方式流于形式,效果并不理想。目前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大多只做到疾病知识的普及,由于没有大量人力的支持、监督导致患者的行动力有所欠缺,效果也不如预期。理疗干预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此外,理疗需定期定点治疗,为出行困难的老年患者带来新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患者焦慮。
  3  结语
  上述非药物干预方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负性情绪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是在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给予以心理干预为主的综合干预措施。在日后的临床工作中需动态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探索负性情绪非药物干预的可行措施,尤其是综合干预措施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Julius S,eldsen S E,Weber M,et al.Outcomes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at hish cardiovascular risk treated with regimens based on valsartan or amlodipine:the VALUE randomised trial[J].Lanc-et,2014,363(9426):2022-2031.
  [2] 王立新,王剑,刘春秀,等.综合心理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临床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2):193-194.
  [3] 王文静.老年高血压患者辅以综合心理干预对其血压及负性情绪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27):123-124.
  [4] 何皖,席峰,罗春燕,等.聚焦解决模式在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负性情绪与生活质量中的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21):6238-6240.
  [5] 杨青青.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负性情绪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19):3423-3424.
  [6] 黄静.健康教育联合心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负性情绪及血压水平、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13):3099-3102.
  [7] 杨欢.心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负性情绪以及生命质量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8,31(5):175-176.   [8] Sekhon JK,Douglas J,Rose M.Current Australian speech-Language pathology practice in addressing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people with aphasia after stroke[J].Int J Speech-language Pathol,2015,17(3):252.
  [9] Bell C,Waller G,Shafran R,et al.Is there an optimal length of psychological treatment for eating disorder pathology[J].Int J Eating Disord, 2017,50(6):687-692.
  [10]Margaret,McAllister.Doing practice differently: solution-focused nursing[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2003,41(6):528-535.
  [11]侯英华.心理护理干预对门诊老年慢性高血压患者负性情绪及血压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7):16-18.
  [12]吴际军,张先庚,王红艳,等.认知行为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负性情绪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19):3264-3267.
  [13]王响,张祎然,赵卫国,等.高血压的社区管理模式概况 [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24):6317-6318.
  [14]Chan,M.F.Effects of music on depression in older peopl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D].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2012.
  [15]王跃萍,刘彩玲.个性化音乐疗法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康复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28(7):884-886.
  [16]郭杰,崔月丽,孙少萍.老年高血压病并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评估及其综合干预[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7(3):215-217.
  [17]张静,刘爱红.认知疗法结合按摩疗法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负性情绪的影响[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08,2(11):65-67.
  [18]符春晖,严华,陆永光,等.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与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关系[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5):948-950.
  [19]周海鹏,王蕾,王小飞.个体化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6,56(2):35-36.
  [20]任海靜,刘同分.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及护理干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2):3476-3478.
  [21] Soboka M,Gudina EK,Tesfaye M. Psychological morbidity and substance use among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 hospital-based cross-sectional survey from South West Ethiopia[J].Int J Mental Health Syst, 2017,11(1): 5.
  [22]Ojike N,Sowers JR,Seixas A,et al.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d hypertension: results from the National Health Interview Survey for 2004-2013[J].Cardiorenal Med,2016,6(3):198.
  [23]段书,肖晶,赵水平,等.心理社会因素在高血压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8,16(12):1065-1067.
  [24]李爱国,赵连友.心理社会因素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互关系[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4,8(18):3624-362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9553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