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对负面情绪的影响。 方法 抽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入脑卒中后遗症患者80例,按照护理模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并对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绪、依从性、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 结果 两组护理前SAS、SDS评分差异无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服药依从性、康复锻炼依从性、定期复诊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97.5%,高于对照组8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予以心理护理措施干预,能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及其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心理护理;脑卒中;后遗症;负面情绪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9)09-0146-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negative emotions in patients with stroke sequelae. Methods Eighty patients with stroke sequela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December 2017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nursing modes. 40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care, and 40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additionally given psychological care. The anxiety, depression, complianc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AS and SDS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intervention(P>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SAS and SDS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AS and SDS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P<0.05). The medication compliance,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compliance, and regular follow-up compliance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total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5%,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85.0%).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stroke sequelae can relieve patients' negative emotions and improve treatment complianc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Psychological care; Stroke; Sequelae; Negative emotions
  腦卒中作为现阶段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该病具有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高等特点,为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严重经济、精神负担。相关研究报道显示[1-2],对临床初次发病70%~80%急性期脑卒中患者治疗后,仍会存在不同程度偏瘫、失语、吞咽困难等后遗症,因此,需要患者长期坚持康复治疗及其训练。相关研究表明[3-4],脑卒中后4~6个月作为患者功能康复锻炼最佳时期,同样为患者负面情绪易爆发阶段。相关报道显示[5],国外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发生率为20%~79%。国内相关研究表明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均在40%以上,若患者长期处于负面情绪状态,会影响到肢体、神经、语言等多种功能恢复,甚至会加重患者病死率[6]。因此,对上述患者予以有效心理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予以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入脑卒中后遗症患者80例,按照护理模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纳入标准[7]:①患者经过临床诊断确诊为脑卒中后遗症;②脑卒中首次发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偏瘫、失语、吞咽困难等症状;③年龄≥18岁且知情同意;④能自主配合完成本次研究;⑤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障碍、抑郁症患者;②存在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合并症;③一般资料不全者;④不愿参与本次试验研究者。对照组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54~80岁,平均(64.5±3.1)岁,观察组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53~82岁,平均(67.6±3.2)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详细介绍周边病室环境,遵医嘱予以药物措施干预、康复训练,详细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具体如下:(1)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多数患者入院后,因疾病会存在不良情绪,对应护理过程中,加强与患者之间沟通交流,构建良好护患关系。因此,护理人员可从细节小事上体现出来,如关心、体贴患者,迎合心理,维持病室床铺整洁,做到感情真实、诚恳。早期与患者建立亲情般护患关系,使得患者后期配合临床治疗,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达到治愈目的。(2)加强心理护理:早期患者情绪多以焦虑、抑郁为主偶尔并发烦躁、紧张,对其特点,会为后期治疗、家庭带来负担。因此,护理人员可告知后期相关治疗,列举治疗成功案例,耐心解答患者疑问,消除心理负担,促进后期机体康复。(3)提供社会支持:护理人员可引导家属、亲友予以患者相应情感支持,家庭、社会关爱能促使患者树立求生健康欲望,帮助患者做好对抗疾病信心,为患者树立正面效应。(4)延续性护理:当患者出院时,及时评估患者病情、心理状况,依据患者受教育程度、性格特征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并选择适当方式进行出院指导。结合患者、家属实际需求,有效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告知患者、家属心理状态良好对疾病后期预后影响较大。当患者出院后1个月内,护理人员应当定期每周电话随访2次,上门随访1次,内容以锻炼康复情况、用药情况为主,若出现心理问题时,及时予以相应措施干预,并鼓励患者,重新树立康复治疗信心,耐心解答出院后患者所面临问题。
  1.3 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7]、抑郁自评量表(SDS)[8]对两组护理前后心理情绪进行评价,总分80分,分值越高,患者不良情绪越严重。采用我院自制依从性评定量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进行比较,包括服药依从性、康复锻炼依从性、定期复诊依从性,分值为100分,分数越高,患者依从性越高。采用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总分分值为100分,可分为以下三个标准:满意(≥80分)、一般(60~80分之间)、不满意(≤60分),(满意+一般)/总例数×100%=总满意度。问卷各条目评定者信度值为0.82~0.94,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能较敏感地反映患者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SAS、SDS评分差异无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后两组SAS、SD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后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服药依从性、康复锻炼依从性、定期复诊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97.5%,高于对照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随着现阶段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不断加快,脑卒中等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危重病。医学事业不断发展,脑卒中等疾病病死率随之下降,但多数患者后期存在不同程度后遗症,如偏瘫、失语等,导致后期生存质量严重下降[9-10]。现阶段对该类患者多采取功能康复锻炼,临床配合治疗能积极改善症状,有效促进患者预后。但随着病程时间不断延长,脑卒中患者及其家属会存在不同程度焦虑、抑郁情绪,导致后期康复锻炼质量明显下降,影响到后期肢体恢复。郭爱霞[11]研究中表明,临床通过合理有效护理措施干预,能进一步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和神经功能,对促进患者病情恢复起着重要临床意义。
  心理护理开展是基于心理学原理和相关理论指导下有计划、按步骤并对患者心理活动、个性特征及其行为施加影响,使其发生变化过程。王雪等[12]研究表明,有效心理护理开展,能使患者积极配合后续康复治疗,促进机体功能恢复。患者可对自身困境解脱感受到希望,增强病情恢复信心,充分调动康复积极性,最大程度将自身潜在力量发挥出来,积极主动加强功能锻炼,促进神经功能恢复[13]。而延续性心理护理是指出院后患者及其家属仍可接受系统性心理评估与辅导,作为现阶段常用护理模式,该模式临床应用能解决患者从出院到家庭修养护理断层问题,有效缓解负面情绪,利于肢体功能恢复。田凌等[14]研究中表明,对临床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予以延续性护理,能让患者获取较多预防知识和技能,相应提高精神健康水平。
  本文研究表明,对临床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措施干预,能进一步缓解不良情绪,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患者入院后,因疾病因素,患者会存在不良情绪,若早期不予以措施干预,会影响到正常治疗,因此,护理人员加强与患者沟通交流,可构建良好护患关系,使患者配合后期治疗,树立治疗信心。因不良情绪影响,护理人员告知患者疾病治疗状况、预后情况,耐心解答疑问,可消除心理负担,促进病情恢复[15]。引导家属、好友予以情感支持,能进一步缓解不良情绪,树立早日康复信心。出院后采取延续性心理护理,结合患者实际状况,树立康复计划,定期电话随访和上门随访,一旦发现问题,积极加以措施干预,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16-17]。朱娟等[18]研究中表明,对临床60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进行护理,其中30例予以常规护理,另30例予以心理护理,结果表明,心理护理组患者不良情绪得到明显改善,与本文研究结果一致,说明有效心理护理能改善不良情绪,帮助患者重新树立治疗信心。本文研究表明,予以患者心理护理干预,能提高临床治疗依从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入院、出院完整一系列护理措施干预,完成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从入院到家庭系统护理无缝隙对接,让患者在院外同样接受专业护理支持,进一步说明有效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依从性,上述结果与国内相关文献报道结果基本一致。本文研究中,通过采取心理护理能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护理措施实施,贯穿于患者整体治疗中,期间加强与患者之间沟通交流,及时解决患者提出難题,有效降低医患纠纷事件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19-20]。   综上所述,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临床治疗依从性,降低医患纠纷事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由于本文研究样本量较小,研究时间较短,期间存在一定不足,因此,后期工作中应加大研究样本量,进一步观察、评估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远期疗法。
  [参考文献]
  [1] 肖花,范寒院,杨慧,等.社区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0):155-156.
  [2] 陈赟,钟印芹,张广清,等.专人管理模式在脑卒中偏瘫后遗症家庭康复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9):654-656.
  [3] 王雪,洪利,陈建明,等.延续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及家属负性情绪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6,38(9):1437-1440.
  [4] 魏桂萍.对肢体偏瘫患者实施激励式心理护理体会[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17(3):456-457.
  [5] 吴福珍,黄颖,陈秋蓉,等.社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22):2092-2093.
  [6] 刘方.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遵医行为及家属负性情绪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10):127-129.
  [7] 黄璐诗.康复护理组合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9):107-108.
  [8] 臧秀英.社区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9):1173-1174.
  [9] 薛杨,赵霞,宁小香,等.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一例的家庭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5):56-57.
  [10] 崔玉芬,田敏,王娟,等.老年脑卒中后遗症期压疮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6,30(34):4305-4308.
  [11] 郭爱霞.护理指导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日常生活及运动功能恢复中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11):1534-1536.
  [12] 王雪,洪利.延续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8):1352-1355.
  [13] 张静.脑卒中后遗症家庭康复护理模式[J].山西医药杂志,2015,44(21):2578-2580.
  [14] 田凌,谢家兴,张静,等.社区综合康复管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6, 22(12):1467-1470.
  [15] 范寒院,李浅峰,周梅君,等.居家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 14(6):53-54.
  [16] 高彩云,帕丽达·买买提,茹克亚古丽·买买提,等.综合康复干预对脑卒中后遗症期偏瘫患者的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8):152-155.
  [17] 杨玉玲,王丽.脑卒中患者后遗症期运动知识-态度-社会支持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8,35(8):27-30,34.
  [18] 朱娟,郑丹,刘艳,等.延续性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急救医学,2017,37(z1):209-210.
  [19] 范凤媚,欧秀琴,成嫣,等.脑卒中53例早期康复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5):102-103.
  [20] 林宏春.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临床效果及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1):63-65.
  (收稿日期:2018-10-17)
  [基金项目]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科学技術计划项目(Z2017s00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005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