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辽西海域的海岛数量变迁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以历次海岛普查成果数据为切入点,在充分调查研究基础上通过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影响两大主线阐述了海岛数量动态变化形式,根据当前辽宁省海岛开发利用现状、以方法解读、实例剖析方式分析了海岛数量的动态变化成因,提出未来海岛数量动态变化发展趋势,加强维护海岛自然资源良性循环科持续发展的模式。
  【关键词】海岛;数量;现状;变迁
  中图分类号: P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10-0101-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10.042
  Study on the Change of Island Number in Western Liaoning Sea Area
  NIE Hong-peng XU Peng
  (liaoning Marine Pre-warning and monitoring center,Shenyang Liaoning 110001,China)
  【Abstract】Taking every island survey data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on the basis of full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by natural factors,social factors affect the two big main island quantity dynamic change form is expounded,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tatus of island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liaoning province,by taking the interpretation method,instance analysis method analyzes the island in the number of dynamic factors,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future island quantity dynamic change,strengthen the natural resources of the islands to maintain virtuous cycle mod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Island;The number of;The status quo;Change
  海岛是我国国家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维护海洋国家海洋权益、壮大海洋经济、拓展海洋发展空间的重要依托,是构建美丽中国的特殊地理实体。随着2010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的颁布实施,海岛作为海洋经济发展的桥头堡,在海洋经济、国防等领域的地位日益重要[1]。根据公开出版发行的资料记载,海岛统计数量一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与此同时,收到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当前辽宁海域海岛实际数量也发生了变化,笔者以辽西海域(含双台河口及以西海域)为例,用实例分析了受自然因素及社会因素影响海岛数量变化的成因,探讨了未来辽西海域海岛数量动态变化趋势,为科学地保护、合理地规划、有效地利用海岛资源提供参考。
  1 辽西海域海岛数量概况
  根据公开出版发行资料记载,建国以来辽宁省经历3次大规模的海岛调查工作,调查成果中对辽西海域海岛定义及数量进行了阐述。
  1.1 全国第一次海域地名普查
  1979年全国开展了第一次海域地名普查工作。辽宁省省从一九八二年至一九八五年间,在国家统一部署和指导下,对全省沿海岛礁地名进行了全面普查。普查中对岛屿数量的界定范围为“大陆海岸线以外,大潮高潮面以上,露出面积超过500m2的四面换水的天然陆地。”此次采集成果中纳入统计的辽西海域海岛数量为8个[2-3]。
  1.2 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
  20世纪80至90年代在全国开展了海岛资源综合调查工作。此次调查范围为面积500m2以上的海岛及其具有特殊意义面积不足500m2的部分小岛。调查结果显示辽西海域共有8个500m2的海岛,其中有居民岛1个,无居民岛7个[4]。
  1.3 全国海域海岛地名普查
  2010年国家海洋局启动了全国海岛地名普查工作。此次調查范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中海岛的定义“指海岸线向海一侧的四面环海水并在高潮时高于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陆地区域”。依据此次调查成果,辽西海域共有75个海岛纳入标准名录,其中有居民海岛1个,无居民海岛74个[5]。
  2 辽西海域海岛数量变迁成因
  纵观几次普查,结合各地市、县地名志等有关成果分析,由于历次海岛普查对调查对象界定方式的不同,公众对海岛的数量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受海水、泥沙、风浪等自然因素及港口建设、水产养殖、滨海旅游等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海岛作为一种特殊的地理实体其数量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2.1 自然因素的影响
  在我国因海浪侵蚀而形成的岛屿,多靠近大陆边沿地带,面积较小,因而部分海岛形状、面积及数量等属性较长的时间内会发生了很大变化:个别海岛受风浪的冲击已由独立个体被分割衍生出数个海岛;或者个别海岛常年受风浪的打磨,有的现已失去海岛属性衍生成为低潮高地,有的海岛甚至已经灭失。而辽西海域,由于地处渤海内部,受渤海海浪的影响在较短的时间内海岛数量的变化不明显。
  受历次调查数据表明,辽宁省海岛均属基岩类海岛,然而近几年在个别地区河口,虾圈内泥沙的冲积,已经新形成数个泥沙岛,辽宁省海岛构成也由历史上单一类型的基岩岛形成了基岩岛和泥沙岛多类型组合。以盘锦市鸳鸯岛为例,该岛位于盘锦市双台河口,形成之初由两个低潮高地构成,近几年由于河口泥沙的冲积,两处低潮高地目前已连为一体,形成了面积较大的泥沙冲积岛。   2.2 社会因素的影响
  2009年,国务院批准了《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后,辽宁省沿海地区成为一个大型的整体性的开发区域,纳入了国家发展战略中。随后,辽宁省海洋经济产业得到了极大发展壮大;然而,港口交通业、海水增养殖、海洋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也极大的影响了辽西海域海岛的自然形态,使得部分海岛失去海岛属性、甚至海岛灭失,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填海造地使海岛灭失成为陆地;海岛通过各种通道与陆域或周边的海岛相连;有的海岛被圈入了养殖池塘;根据大陆岸线的划定,有些海岛已经位于岸线之上或者退潮时岛屿周边已经无海水环绕。
  根据2010年国家海岛地名普查的统计结果,原本存在的一些海岛因为上述种种原因,已经消失,录入了海岛注销名录中。原葫芦岛高角[3],名称代码21140000321[6],在2008-2009年间消失,典型的因受港口开发建设的影响而灭失的海岛;原石人峰,受工业园区开发填海造地的影响,已经完全丧失了海岛属性。
  3 海岛数量动态变化趋势
  受自然地理环境变化、社会环境变迁等诸多原因的影响,辽西海岛数量呈现一种动态地变化:一方面伴随着辽宁海洋经济的发展,用岛需求的增加,围填海工程建设有可能致使岛屿数量减少;另一方面,近年来国家、省市开展的海岛整治修复项目和人工岛建设的不断推进,使得海岛数量将会有所增加。
  伴随海洋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上升到国家战略层次,我国对海域海岛的管控能力也有了明显提高,海洋科研能力显著增强,未来对辽西海域海岛的管理能力也大大加强。随着科研能力的提升,调查方式方法的精细性和丰富性,未来海岛的基础信息将得到进一步的明确和精准。在2012年就组织开展了全覆盖、立体化、高精度的动态监视监管,实现了对锦州市大笔架山岛和葫芦岛市觉华岛的了海、陆、空全方位监测行动。并随后出台相关制度,推进海岛监视监测工作业务和逐步推进县级以上常态化海岛监视监测体系的建设,实现了准确掌握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生态系统变化情况,及时了解海岛整治修复项目实施情况和效果。
  近年来,国家和省市投入大力气对辽西海域海岛的保护与建设,开展海岛受损岸线的修复、海岛污水处理等工程,有效的改善了海岛自然条件,提升海岛的环境效益;例如2013年验收的“大笔架山一期整治修复工程”,以及正在开展的觉华岛和杨家山岛的整治修复工程,将有效的改善海岛自然环境,提升海岛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
  随着公众对环境保护认识水平的提升,对爱岛、护岛的意识增强,以及海岛保护法律法规的实施和宣传,使得公众充分认识到了海岛资源的稀缺性,对海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领土主权意识认知也得到了提升。
  4 结语
  海岛数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呈现动态的变化,其中社会环境的变迁起到了主要作用。只有公众对海岛自然生态价值的重要性有了充分的认识,保护海洋海岛才能落到实处,才能有效的合理的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海岛资源,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
  [2]中国地名委员会.中国海域地名志[M].1989.
  [3]辽宁省地名委员会办公室.辽宁省海域地名录[M].1987.
  [4]《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报告》编写组.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报告[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6.
  [5]毕遠溥,刘林林.辽宁省海岛地名志[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4.
  [6]国家海洋信息中心.HY/T 119-2008 全国海岛名称与代码[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9885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