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性医科院校医用化学网络课堂建设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探索民族性医科院校医用化学网络课堂发展趋势,分析现存困难及阻碍,并对民族性医科院校医用化学网络课堂发展搭建给出建议,建设出符合民族性医科院校发展现状的网络教学课堂。本文将着重围绕医用化学网络课堂师资力量、模块搭建和评价体系进行构思,设计出符合民族性医学院校发展现状的基层网络课堂,旨在全方位提高网络课堂建设及医用化学教学质量,加速民族性医科院校一流学科建设和医学高端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医用化学;网络课堂;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 R-4;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28-0047-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28.017
【Abstract】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network classroom of medical chemistry in national medical colleges,analyzes the existing difficulties and obstacles,and gives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network classroom of medical chemistry in national medical colleges,so as to build a network teaching classroom in line with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national medical colleges.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around the classroom teachers, medical chemistry network module structures,and evaluation system design,the design conforms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medical colleges grassroots network classroom,aimed at improving the network classroom building and the medical chemistry teaching quality, accelerate national medical colleges first-class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the cultivation of medical talents.
【Key words】Medical chemistry;Online class;Discipline construction
2018年9月,教育部印發《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文件中明确要求各教育相关部门要推动课堂教学革命,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教学改革促进学习革命,积极推广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大力推进智慧教室建设,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
地处我国西南的部分民族性医科院校,因其发展具有一定局限性,在基础学科如医用化学的学科建设上还有所欠缺。近年来,关于医用化学教学改革的建议层出不穷,对于理论课堂的教学经实践检验后已逐渐趋于完善。 为了进一步提高医用化学教学效果,顺应时代潮流完善学科建设,构建出一套符合民族性医科院校发展现状的网络翻转课堂应为当前教学的一大目标。
1 网络课堂发展现状
网络课堂的作为近些年来新兴的教学方式,具有以下明显优点:(1)学生可打破时空局限,随时随地进行学习;(2)网络课程的规模大,学习门槛低,学生参学要求不高[1];(3)资源多元化,整合度高;(4)减轻老师现实课堂授课压力;(5)网络实验课堂可使学生对实验流程和细节更清晰明确;(6)课程资源的普及可极大提高学校知名度。
在网络课堂使用范围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学生重视度不足,兴趣低下的问题逐渐暴露,主要表现为:(1)缺乏监督机制,刷课、替考现象普遍;(2)评价系统不能充分显示出学生特异性差异;(3)部分模块衔接老旧,不能展现网络课堂特点。(4)一些“水课”不断浮现。
2 医用化学网络课堂设计探索
医用化学是职业院校医卫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是为后续的医学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奠定化学基础,尤其对生物化学、生理学、药理学等专业课程的学习特别重要[2]。虽为基础课程,但其内容多且繁琐,章节紧密性强,例如在化学键章节掌握不牢固,则可能在以后的各种反应中思维混乱、无从下手。因此,搭建一个网络学习平台对知识进行分类、巩固和总结是十分有必要的。
2.1 师资力量的选拔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学生对学科的重视程度和兴趣度与其任课老师的教学方式和习惯有着极大的关系。因此,网络课堂的搭建首先要选择善于把控网络教学的教师,这个选择权可交予学生,有意向进行网络课程教学的老师可轮流进行几个章节的视频直播、录播和网络答疑。在几轮教学后,设置教师评价系统由学生进行星级和文字评价,其结果经教研组确定后根据教学要求选拔出评价出色的教师进行一定长时间的网络授课。如此设计,既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学生因老师因素对学科的兴趣,又能防止因教师个人因素导致网络课堂“水课”的发生。
2.2 网络课堂模块搭建
网络课堂模块的搭建应避免过多繁杂琐碎,还需保证网络课堂的多元生动性,以简单精炼,直击知识要点为主。目前,我国网络课堂主要分为直播课和录播课。将二者结合,可设计成学习目标、新知内容、在线练习、课后自测和现场答疑五项模块。 2.2.1 学习目标和新知内容
学习目标该模块旨在让学生明白学习目标,以目标为导向,使学生有针对性的进入学习[3]。不同于现实课堂,因网络课堂教学的时间可查看,教师可在每个目标后标注大概讲授时间以及难易程度以供学生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和精力分配。在新知内容上,因为人的记忆主要分为视觉记忆和听觉记忆,所以任课教师应注重搜集和制作与知识内容相关的视频动画和音频进行数字化立体教学,以学生兴趣为导向,一方面可使越来越多的学习主动加入到网络课堂的学习中,另一方面还可使民族性医科院校的教学前沿化。
2.2.2 在线练习和课后自测
在线练习模块可设为在新知内容之间,即每个知识点讲授完毕后设置几道基础练习题供学生当堂检验学习效果,提交答案后可由附上老师视频讲解方便学生选择性观看。考虑到医用化学内容多且知识零碎,学生除了记住书本上的理论内容外还需进行专题练习,所以在课后自测模块上应设置数量大类型多的典型“题库”,供学生巩固知识和查缺补漏。学生可根据时间和自身能力选择做题量,当点击“提交”后,系统计算出相应分数并将错题记录附上文字解析则最为宜。
2.2.3 现场答疑
教师完成课堂教学之后,由于每个学生的基础知识和领悟能力不同,对教師传授的知识并不能够完全理解,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也因人而异,如果不能及时解决,积累的问题越来越多,势必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4]。仅靠文字解释效果欠佳,对此,利用网络课堂直播课进行现场答疑是十分有必要的。答疑的问题来源主要为现场提问和习题反馈。教师可提前整理好习题反馈存在的问题,以节约时间。直播课答疑应以每周开设一次,时间控制在30-40分钟为宜,剩余时间则由教师对本章知识点进行梳理,利用网络媒体制作成图形或表格,即对本段时间学习内容的详细总结,使学生真正了解到网络课堂的学习的帮助并非侃侃而谈。
2.3 评价体系的建立
在应用网络化教学过程中,其中核心问题之一是如何考核与评价学习情况,特别是在现有课堂教学为主的环境下,融合网上教学,综合评价学生成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这直接影响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客观评价和课程考核[5]。试采用新评价标准体系目前传统的评价方式。新评分模式基于现行的过程化评分,将总成绩重新划分一部分作为过程反馈考核分,根据每个过程环节学生的二次修改成绩重新评价总成绩。新方法的优点在于强调教学管理,促使学生短期二次学习、自主学习、发挥创新[6]。结合医用化学网络课堂,该模式可对整个网络课堂的进行监督。例如学生在进行在线练习时未能领会知识要点导致正确率偏低,按照普通的过程化评价则会根据正确率直接对学生课堂过程给出评分,学生没有弥补这一失分处的机会,而新评分模式则可通过观察学生在之后学习的表现如在课后自测环节勤以练习并且成绩良好则可按一定比例提高在线联系过程中所失分数,属侧重学生综合学习素质的过程性评价。
3 结语
医用化学网络课堂在民族性医科院校中的发展应保证在院校可支持发展的能力条件下进行建设,即满足发展所需资金、管理和环境等方面的需求。本探索旨为医用化学网络课程建设提供可行性参考,从基层建设开始模拟和实践,先让其存在,再让其发展,保证民族性医科院校的基础学科发展没有空洞再根据现(下转第82页)(上接第48页)状逐渐将其升华,建设出更高水平的精品课程,逐渐缩小与一流医科大学差距,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医学高端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涵,张文宇,王真,等.网络课程与传统课堂融合的阶梯闭合教学模式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9,18(3):26-28.
[2]赵士博,姜皓,张艺馨,等.STEM教育合并TBL教学法对医用化学课程改革的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9,6(21):41-43.
[3]王兵兵.高等数学自主学习网络课堂的建设——以函数间断点的类型为例[J].当代教研论丛,2016(6):34.
[4]薛元昕.精准辅导答疑在骨干教师教学激励励计划中的实践研究[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18,35(4):292-296.
[5]郭亮.面向在线教学的成绩评价体系设计[J].教育教学论坛,2019(30):159-161.
[6]刘愈,应俊,张承畅.正反馈评分模式在课程过程考核中的创新运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38(6):188-19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315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