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防控引发饲料企业生物安全工作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就非洲猪瘟防控期间饲料企业如何做好生物安全工作提出了相关建议,包括原料采购、接收、制粒、车辆管理及消毒等。
關键词:非洲猪瘟;饲料企业;生物安全;思考
中图分类号:S8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9)09-0043-01
自2018年8月,第一例非洲猪瘟在沈阳发现至今,我国31省市已相继沦陷为非洲猪瘟疫区,给中国养猪业带来致命的打击,当前,疫情形势不容乐观。非洲猪瘟没有疫苗可控,全面加强生物安全措施已成为非洲猪瘟防控的关键。为此,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先后制订了《规模猪场(种猪场)非洲猪瘟防控生物安全手册》《规模生猪屠宰企业非洲猪瘟防控生物安全手册》和《生猪运输环节非洲猪瘟防控生物安全手册》等,进一步规范非洲猪瘟防控工作。一些大型养殖企业开始重视“生物安全”措施,力求将非洲猪瘟病毒隔离在养殖场外,切断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然而,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接触性传播,防控非洲猪瘟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传播途径的多样化,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很容易忽略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传播途径——饲料。 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非洲猪瘟防控期间饲料企业如何做好生物安全工作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1 原料的采购
有资料显示,非洲猪瘟病毒可以在饲料原料中存活30 d以上,并可以通过饲料或原料组分进行传播,这就要求饲料企业必须执行更加严格的饲料生物安全策略。
1.1 原料来源渠道
避免采购小商贩的原料(比如散户玉米),避免使用猪制品相关的原料(比如肉骨粉等),严格按照农业农村部第64号公告要求,严禁从疫区采购饲料原料,严禁使用以猪血为原料的血液制品生产猪用饲料。
1.2 原料处理
国内的原料来源复杂,会有感染风险,可通过对原料的预处理来防范感染的风险,主要通过加热方式灭活病毒。
2 原料的接收
饲料厂对原料的接受是饲料厂生物安全很关键的一步。
2.1 禁止运输原料的车辆轮胎接触接受池
运输车辆的轮胎接触到各种病毒的几率高。运输原料的车辆轮胎直接轧到原料接收池的漏板上,有可能造成对干净原料的再次污染。
2.2 接收池粉尘处理
接收池外面的粉尘严禁扫到接收池中,这些粉尘可以通过车辆的轮胎受到污染,应集中清理后掩埋。
2.3 手动投料口要求
尽量使用专人投料,加强投料人员生物安全意识,避免投料人员接触猪场,避免人为污染。
3 高温制粒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对非洲猪瘟的灭活温度确定了标准,60 ℃ 20 min可以灭活病毒。采用85 ℃以上高温制粒工艺,可保障饲料安全,但要注意高温制粒后成品的后续污染。
4 定期检测
目前,国家允许企业对非洲猪瘟核酸进行检测,饲料厂可以对高风险原料和成品进行检测,也可对饲料厂的内部环境进行检测。饲料原料样品采样时要避免包装袋外粉尘的污染,粉尘中可能携带来自饲料厂环境中的非洲猪瘟病毒而并非原料样品中的非洲猪瘟病毒。饲料厂内部检测取样时,要取有空气显著流动的进出口粉尘,来检测饲料厂环境的污染与否。饲料厂环境中检出非洲猪瘟病毒核酸阳性的,要尽可能减少成品饲料暴露在环境中,及时清洗粉尘。
5 运输车辆管理
运输车辆是饲料厂生物安全最重要环节。有条件的企业,尽量分流饲料原料运输车辆和成品料运输车辆。运输成品饲料的车辆要单点投送,不要一次往返多个猪场投送。进出饲料厂的车辆要进行消毒,全车全方位消毒,不留死角。
5.1 建车辆消毒通道
底部设置消毒池,车道两侧分别设置自动喷淋装置,在消毒池前后端放置喷消装置,从左右两侧及地面向上喷洒消毒药水,对车辆的车身、车顶及底盘进行消毒。进厂车辆必须通过车辆消毒通道,停留时间超过50 s。
5.2 消毒池标准
消毒池内消毒液深度要侵泡轮胎1/3,保证轮胎转动一周后能够全部消毒。
6 进场人员的消毒
设立人员消毒通道(或消毒室),安装感应式雾化消毒设备。重点加强对运输饲料车辆司机的彻底消毒,严防将病原带入饲料厂。
饲料企业和养殖企业要理性对待饲料原料、生产和运输过程的生物安全性。运用风险评估和适当的防控措施降低饲料的风险性。饲料企业要加强生物安全责任落实,开展预防性检测,严防非洲猪瘟传播,让养殖企业用料放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333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