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长丰县草莓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长丰县草莓种植历史已超过30年,种植草莓已成全县中北部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长丰县也已成为中国设施草莓第一大县;但种植品种单一、品种退化、连作障碍、风味变差、草莓棚体抗风雪冻害能力差等问题长期存在,严重制约了草莓产业发展。本文分析了长丰县草莓生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系列对策,以期为长丰草莓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草莓产业;问题;对策;安徽长丰
  中图分类号    S66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9-0082-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长丰县草莓种植始于1983年,2013年全县草莓种植面积达1.3万hm2,稳居全国设施草莓种植第一大县[1],2018年底品牌价值已达66.4亿元。长丰县草莓产业可以概括为“大、高、亮、畅”四个字:“大”,中国设施栽培草莓第一大县,总产量35万t左右,全县拥有草莓种植户近8万户、从业人员达20万人、受益农民约35万人;“高”,经济效益高,平均产值30万元/hm2以上,总产值突破40亿元;“亮”,“长丰草莓”分别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安徽省著名商标、安徽省知名旅游商品、合肥市知名商标、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全国消费者最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国家绿色食品A级产品等,长丰县也获得中国草莓之都、中国设施草莓第一县、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美誉;“畅”,长丰草莓深受全国消费者喜爱,主销京、津、广、深等大城市市场,同时销往全国近20个省、市、自治区市场。
  1    存在的问题
  1.1    草莓品种单一,品种退化严重
  长丰县草莓95%以上的品种为红颜。红颜草莓是日本育成的优质大果型品种,叶片大、叶色绿,休眠浅,果型美观,第1茬顶果大,最大顶果重达60 g以上,果实硬度较好,耐储运,含糖量高,酸度低,丰产性好,消费者认可度高;但是红颜易感炭疽病,育苗难度大,同一种苗连续种植多年后带病毒率高,品种退化严重。长丰县草莓品种过分单一,遇到极端天气,死苗率高,种植风险大。
  1.2    草莓连作障碍严重
  草莓是一种忌连作的作物,许多莓农已连续种植多年,连年盲目大量施用化肥,导致连作障碍严重,已成为制约长丰县草莓发展的关键因素。具体表现如下:一是土壤病原菌积累量大,长期同一田块种植,病害及有害微生物积累大,易造成病虫害滋生和蔓延,对植株危害严重,造成植株萎缩矮化,叶片黄化,产量下降,品质降低[2];二是草莓连作障碍主要是由于土壤障碍引起,原因为土壤中微量元素失衡,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理化性质发生变化,有益微生物菌群减少[3]。
  1.3    病虫害发生严重
  设施栽培最主要的病虫害是灰霉病、白粉病、炭疽病、红蜘蛛、蓟马和蚜虫,尤其灰霉病更是常发性病害,发生时一般正值草莓上市期,发病程度与棚内环境有关,没有特效药,直接影响草莓品质,关系着草莓食品安全。
  1.4    栽培设施水平不高
  长丰草莓种植主要采取一家一户“小作坊”种植模式,许多莓农草莓种植跨跃二三十年,一个种植户草莓栽培设施主体棚体都有好几种,很多钢架大棚设施比较简陋,且使用多年,抗风雪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差。草莓种植设施大棚没有统一标准,严重影响草莓质量,部分莓农用次果充好果,影响草莓品牌信誉。
  1.5    绿色防控覆盖面低
  草莓属于浆果,果實暴露在外,农药和叶面肥等直接喷到果面,易造成农药残留,不能满足绿色生产标准要求。长丰草莓产业要保持长期持续发展,绿色防控必须走在行业前列,许多绿色防控措施没有考虑成本或防效不高,或应用过于复杂,严重影响绿色防控在长丰县的覆盖率。
  1.6    缺乏科研、推广、服务创新机制和队伍
  长丰草莓种植面积逾1.33万hm2,已成为草莓设施栽培第一大县。虽然产业做得很大,但目前没有一个专业的草莓研究机构,安徽农业大学和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无专职草莓研究员,种植技术多年鲜有更新,没有建立一整套技术创新和新技术示范应用的机制,产业技术含金量不高,新技术、新品种和新设施等储备差,一旦市场波动,风险很大。
  1.7    标准化程度低
  长丰草莓市场占用率很大,但高端和国外市场占有率很低,经过多年发展,已建立国内最大的原产地批发市场,各种包装也齐全,但“小作坊”生产出来的草莓良莠不齐,标准化程度低,严重影响长丰草莓的市场竞争力。虽然从2003年开始出台了各种标准化种植技术规程,但是很多技术措施已经不能满足莓农和市场的需求,没有高架栽培、水肥一体化、新式大棚和高品质的标准化技术,技术标准过于简单、可操作性不强,是限制长丰草莓产业升级的主要因素之一。   2    对策
  2.1    加大基础研究力度,建立草莓创新团队和形成创新机制
  市场经济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创新机制的竞争,是核心技术的竞争。产业做得再大,若没有核心技术、没有创新机制,终究会举步维艰。要保持竞争力,必须建立更多科技工作者参与的草莓科技创新团队,认真开展产学研合作,并建立科研、推广和服务的创新机制,激发人员的创新热情,鼓励创新、保护创新。草莓虽然在国内只是一个小作物,但却是长丰县中北部农户收入的支柱产业,地方政府应拿出专项资金和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在长丰县建立国内顶端研究机构,构建一流的试验示范平台,推出适合自己的创新机制。
  2.2    改良品种,寻找适合长丰县的替代品种
  利用现在已建立的资源圃,摸清各个品种的特性及在长丰地区的表现,适时推出适合长丰地区种植的品种,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逐渐减小对红颜品种的依赖性。鼓励科技工作者利用现有资源,借助全县力量,尽快开展育种工作,力争在近几年培育出适合长丰地区种植的品种。
  2.3    建立脱毒苗试验室,生产一流脱毒苗
  种苗退化逐年严重,利用生物技术对种苗进行脱毒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鼓励有技术、有生产能力的企业在长丰县建立草莓苗组培及生产中心,积极开展草莓种苗脱毒组培技术研究,推出高质量的脱毒苗,严防以次充好,做好脱毒苗检测,确保推广应用好种苗。
  2.4    合理耕作,克服草莓连作障碍
  换地轮作是克服连作障碍最有效的方法,连作障碍严重的地区,有条件的莓农可直接换地进行种植;没有空余田块的地方,在草莓收获后,及时种植水稻,合理轮作。对土壤板结、缺少有益微生物的田块,可增施绿肥、饼肥、堆肥和微生物菌肥等,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益微生物多样性,减少有害物质的毒害;对一般田块采用太阳能土壤消毒,对病虫害发生严重的田块增施石灰氮和棉隆等进行消毒[4]。
  2.5    控制湿度,综合防治病虫害
  湿度大是大棚草莓发病的主要因素,降低湿度可大幅减轻病害的发生。可采取以下措施控制大棚湿度:及时清洁棚内的病虫残枝、病叶、杂草,采用无滴膜防棚内起雾滴水;在棚内分点放置石灰;在阴雨天采用药土、粉尘法、烟熏法施药;及时整理草莓植株,适时放风;避免下午浇水、施肥和打药。对不同病虫害采用不同的防治措施,例如白粉病利用硫磺熏蒸,蚜虫和蓟马用色板诱杀,红蜘蛛和蓟马采用释放捕食螨等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法,在保证品质的基础上达到防控效果。
  2.6    组织专家、企业研讨与论证,提高栽培设施水平
  长丰草莓品质不稳定固然与莓农管理方式有关,但大部分原因是棚体结构不太适合草莓种植,长丰草莓总产量很高,但单产在全国属于中等偏低水平,棚体抗风雪冻害及放风能力差直接导致标准化生产程度低。自2017年以来,长丰县组织很多大棚专家与企业进行研讨与论证,在一个示范园区集中展示各种栽培草莓大棚,再组织专家、技术员和莓农现场评估,争取花2~3年时间找到适合长丰草莓栽培的最佳棚体。
  2.7    采用不同的种植模式,尽快提高绿色防控覆盖面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针对国内、国外2个市场,根据市场需求采用不同的种植模式,不仅要盯住国内中低端市场,更要满足国外市场和国内高端市场的需求。技术部门要集中精力推出适合长丰地区的绿色防控技术,并尽快把这些成果应用到长丰草莓生产中,做到“成熟一个、推广一个、普及一个”。
  2.8    努力提高长丰草莓栽培标准化程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草莓生产标准化低一直是困扰长丰草莓增值的主要原因。标准化不是简单地通过对鲜果进行严格分级来实现的,其包括种苗选择、播种时间、施肥、采摘等一套严格标准,此外在加工整理、包装上市、草莓可追溯性、建田间档案等方面也要做到标准化。只有产品质量优质稳定,才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够不断开拓市场。
  3    参考文献
  [1] 姚文麒.长丰县草莓产业发展现状与技术提升空间[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9):10-12.
  [2] 现代草莓生产技术[M].张运涛,雷家军,钟传飞,译.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7.
  [3] 甄文超,代麗,胡同乐,等.连作对草莓生长发育和根部病害发生的影响[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4(5):68-71.
  [4] 王明喜,谷军.草莓重茬减产原因及对策[J].新农业,1995(9):30-3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455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