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网络结构洞位置与结构权力的研究综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企业创新网络研究的不断深入,创新网络结构的优势位置对于企业网络权力和创新绩效的影响广受关注。结构洞位置作为创新网络优势位置的重要表征对于企业网络权利,特别是企业的结构权力,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在此背景下对企业创新网络结构洞位置与结构权力及其影响关系进行归纳总结。
关键词:创新网络;结构洞位置;结构权力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9)16-0000-00
0 引言
伴随着创新活动成为企业营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以及创新的复杂性、不确定性提高,创新网络作为企业聚集创新资源、实现合作创新并推动创新成果市场化转化的有效载体,已成为当今竞争激烈的时代下企业创业和创新的首要选择。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企业主动选择采取开放性创新行为,加入或构建多组织、多领域互补的技术创新网络。创新合作网络作为复杂的松散耦合系统,其整体统一性和局部独立性并存,使得网络优势位置带来的结构权力更加凸显——方岚[1]等人研究证明网络中占据核心位置、拥有权力的成员以网络整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运用网络权力配置网络资源和协调主体间依赖关系,从而影响网络运行效率和网络治理效果。企业的网络位置差异及权力配置引导和影响着网络成员的经济和社会行为,一般而言,占据较多的结构洞位置或更加接近中心位置的企业,能够获得更多具价值性、稀缺性、不易替代性和难以模仿性的资源,围绕其建立的依赖关系是其网络权力的主要来源,其中结构洞位置作为信息资源的汇集位置能为企业的优势建立和权力获取提供信息优势和控制优势的支持,为网络的权力治理提供结构保障,刘立[2]等学者们的研究也为结构洞位置、结构权力的作用以及两者的关系提供了支持。
1 结构洞位置及其位置优势
结构洞理论源于Coleman的社会资本理论[3]与Granovetter的弱关系理论[4]。结构洞的理论解释是社会网络中某个或某些成员和有些网络成员发生直接联系,但与有些网络成员不发生直接联系,从而在整个网络结构上产生某些关系间断的现象。Burt[5]在《结构洞:竞争的社会结构》中提出了描述结构洞存在的两个指标:凝聚力标准(cohesion criterion)和结构等位标准(structural equivalence criterion),结构洞存在于这两个条件都缺失的地方。Zaheer[6]等的研究指出,作为“中间人”的第三方通过结构洞位置能够获取信息利益与控制利益。Burt以及后来的众多学者都验证了信息利益存在的三种形式:通路(access),先机(timing)和举荐(referrals)。而控制利益(control benefits)指的是处在“中间人”位置的第三方能更早获得有利的机会或是发现威胁,并控制其他成员之间资源流动的通路。劉树龙[7]等通过研究论证了控制利益使得企业作为“渔翁得利”的第三方,拥有更高的结构自主性,从而在谈判情境中获得经纪收益。盛亚[8]等在研究了自益型和共益型结构洞的基础上,分析了结构洞的优势转化:通过掌握更多市场机会、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率先获得有效信息将信息利益转化为投资收益;通过控制和协调网络成员间的资源流通和依赖关系,结构洞位置的成员能够获得“渔翁得利”的第三方谈判收益。
2 结构权力及其来源
网络权力是随着社会网络理论的发展而涌现出的,用以解释由于网络结构与关系而产生的对其他成员行为的影响与控制力。根据网络组织中权力的来源不同——对知识的依赖关系以及位势优势,学者们将网络权力划分为知识权力和结构权力。WASSERMAN[9]等指出,结构权力是指由于占据网络组织的优势位置而具有的对其他成员行为与活动的影响力与控制力。党兴华[10]等研究技术创新网络,提出结构权力是由于企业在网络中所处的特殊地位使其可以对网络中其他企业的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而拥有的一种权力,即按照企业在技术创新网络结构中的位置而配置的权力。从社会网络的角度分析,创新网络中企业结点相互连接形成网状结构,伴随着分工和合作的是权力的分配;在此基础上,Neuman[11]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给出了网络结构位置优势的准确测量方式以及优势位置对于企业权力的影响。Tortorella[12]等认为不同的网络结构,影响着企业在网络中的地位和权力。
关于网络权力来源的研究,三种观点得到了广泛认同:关系观、依赖观及能力观。基于关系观的视角,Heroux[13]指出权力可以视作是成员在社会网络中的一种结构属性;Markovsky[14]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将网络位置作为结构权力的分析指标,提出企业网络权力的来源于网络成员在整体网络中的位置,不同合作者在网络中的位置决定权力的配置,而结构洞位置作为网络结构中的优势位置为企业带来了结构权力。依赖观认为权力产生于资源依赖的关系中,HARDY[15]对网络治理的研究,分析权力来源得出拥有异质的、不可替代的资源的成员拥有更高的网络权力,而占据结构洞位置的成员凭借信息资源和知识资源建立的依赖关系获取结构权力。能力观认为权力是一种指挥和协调的能力,结构洞作为占据关键路径的优势位置为企业提供了结构权力。
3 结构洞位置与结构权力的关系 在创新网络中,企业的中心性越高、结构自主性越强、异质联结越多则拥有的网络权力越大。位置优势、资源优势和控制优势决定了结构洞位置成员的结构权力。基于结构洞位置的信息资源优势是企业控制优势的来源和保障,同时这种基于位置优势的信息优势和控制优势为企业提带来了结构权力。
根据资源依赖理论,基于结构洞的关键信息、资源构成了网络成员间依赖关系的基础,其网络成员由于对基于结构洞的关键资源产生依赖,从而对占据结构洞的“中间人”产生依赖,继而赋予其结构权力。结构洞所能提供包括信息通路、先机和举荐优势在内的信息优势以及控制优势。结构洞位置成员的信息通路优势使其拥有更多的异质联结,掌握更多资源拥有者、需求者的信息,能够促进网络间信息和知识的转移、传播,同时结构洞位置成员的信息过滤和合法化作用能保证信息的价值性,提供了企业结构权力;结构洞位置的网络成员具备的先机优势就帮助成员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源,掌握着更多的机会,从而享受更高的投资回报率,同时这种先机优势带来的潜在资源获取机会作为网络中重要的稀缺资源,是促进其他成员与企业建立依赖关系的重要影响因素,提供企业更高的结构权力;举荐优势使得占据结构洞位置的成员能够得到更多的成员支持和社会支持,网络中的关系人会提供给网络其他成员有利于结构洞位置企业的信息,并主动回应带来负面影响的信息,巩固并加強了企业在网络中的地位和结构权力。结构洞位置所带来的控制利益有时候比它带来的信息利益更重要——控制优势使企业作为第三方在其他成员的竞合关系谈判中处于更积极的地位,从而更具主动权和影响力。党兴华[16]等在对技术创新网络结构的研究中分析了作为第三方企业的经纪优势,有利于维护其稳定的地位和结构优势。社会资本理论指出,社会网络特有的资源成为社会资本,社会资本可以说存在于成员间的关系中,通过连接的路径实现权力、声望、资源的联系;也可以说存在于网络的结构中,拥有更高结构自主性和更大规模网络的成员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本,这与结构洞的优势特征不谋而合。
参考文献
[1] 方岚,郭洋,王宁.核心企业网络权力、关系承诺与弱势企业绩效--网络权力侵蚀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8,38(19):216-225.
[2] 刘立,党兴华.知识价值性、网络位置与网络权力的关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35(01):177-182+187.
[3] Coleman, James S.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8(94):S95-S120.
[4] Granovetter M S.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3,78(6):1360-1380.
[5] Burt R S.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M].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
[6] Zaheer M E . Bridging Ties:A Source of Firm Heterogeneity in Competitive Capabiliti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9,20(12):1133-1156.
[7] 刘树龙,李靖华,林莉.基于信任的结构洞信息收益获取机制:一个嵌入式案例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7,37(12):207-217.
[8] 盛亚,范栋梁.结构洞分类理论及其在创新网络中的应用[J].科学学研究,2009,27(09):1407-1411.
[9] WASSERMAN S, GALASKIEWICZ J. Advances in social network analysis[J].BMS Bulletin of Sociological Methodology,1995(47):118-119.
[10] 党兴华,成泷.技术创新网络第三方经纪行为选择--结构平衡理论视角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09):8-13.
[11] Wang W , Neuman E J , Newman D A . Statistical power of the social network autocorrelation model[J].Social Networks,2014(38):88-99.
[12] Tortoriello M, Perrone V, Mcevily B. Cooperation among competitors as status-seeking behavior: Network ties and status differentiation[J].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2011,29(5):335-346.
[13] Heroux E. Power. Vol. 3 of The Essential Works of Foucault,1954-1984 (review)[J].Substance,001,30(3):143-150.
[14] Markovsky B. Network exchange outcomes:limits of predictability[J].Social Networks,1992,14(3–4):267-286.
[15] HARDY C, MAGUIRE S. Organizing risk: discourse, power, and "riskification"[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16,41(1):80-108.
[16] 党兴华,成泷.技术创新网络第三方经纪行为选择--结构平衡理论视角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09):8-13.
收稿日期:2019-06-25
*基金项目:北京市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建设项目——社会责任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10052971921/071。北方工业大学学生科技活动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张淑谦(1969--),女,甘肃兰州人,博士(后),副教授,研究方向:技术创新、组织与创新管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532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