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徐丽华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竞争不断激烈,学生竞争被推向至高点。虽然素质教育在大力推进,学校体育也取得了一些可喜成绩,但从整体情况来看学生身体素质、健康状况依然有不断下滑的危险。学校、社会、家庭对体育的忽视导致了体育课教学质量的下降、体育锻炼时间被大量挤占、体育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缺少规范的体育考核制度与评价体系。学生对体育运动无心、无力也无时间顾及。学生丧失了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和机会。不得不说,体育在学校已逐渐失去了它不容替代的价值。该文通过研究得出造成学生身体素质不断下滑的原因,主要包括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三大因素。
关键词:学校体育 中学生身体素质 体育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10(b)-0231-02
1 学校因素
1.1 教育体制的因素
分析造成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应试教育难辞其咎。在“应试教育”的潜规则下,“升学论成败”思维定势根深蒂固。社会对高分的畸形追逐;教育部门以升学率评价学校,考評校长;家长以分数评价孩子、衡量学校;老师以分数单一的评价学生。学校唯有教学加时、作业加量,学生像被重压在五行山下的悟空无力挣脱、无力反抗,只能在“学海”中苦苦挣扎。近年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证明,缺少体育锻炼是影响学生体质的最大因素,是学生体质下降的第一原因。体育锻炼时间的不足,与当前教育体制中的评价体系——重文化成绩,轻体质健康的因素密切相关。
1.2 学生课余时间少,体育锻炼不足的因素
体育是教育的一部分。而现今大多数学校只注重学生高考成绩,不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学校大量挤压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使得学生在学校的体育活动时间一减再减,甚至连体育课也被挤占。近年来,很多学校的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不敢搞运动量较大的项目,部分学校甚至移走了单杠、双杠等体育器械。课外活动变成了学生在操场上闲聊、散步、嗑瓜子、玩手机或者趴在桌子上补觉,缺少规范的管理和组织。除了体育项目,春游、踏青等一些户外实践活动也开始从校园消失,而校外体育活动学校则以各种借口推脱,不予参加。这些因素从根本上打击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学生课余时间少,体育锻炼严重的不足,从根本影响学生素质的下降。
1.3 体育课教学质量下降的因素
“9年义务教育,3年高中,4年大学,上了16年体育课,可到头来,一样体育专长都拿不出手。”有调查显示,67.9%的中学生感觉当前学校体育教学质量差,体育课缺乏活力、枯燥乏味,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以及参与的兴趣。其中32.1%的人直言体育课非常差、经常在体育课中无所事事、也根本不会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受访者认为学校体育存在的问题有:特长生以外学生的体育教学停留在基础阶段,没有得到系统规范体育教育,各种体育技术技能都只是蜻蜓点水般学过,根本没有深入,教学也相当不规范不系统;小学、中学的体育教学无法衔接;学生样样运动都学,但样样都不精。而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下降,使学生在体育课中难以得到应有的锻炼,体育知识与技能也难以得到提高和更新,自然影响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1.4 学校体育硬件设施、教学资源的不足
学校体育设施及场地器材的不足严重的制约着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建立。大多数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差、场地器材少,能供学生活动的场地器材严重不足,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人数庞大、需求不同、运动水平不一的学生队伍。数量有限的体育设施、场地器材大大地限制了学生的体育锻炼热情,学校资金投入不够、师资缺乏以及教师自身知识体系、技术技能的欠缺,限制了体育课堂教学的开展影响了体育课教学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加大了开设各种体育项目的难度,这就使得学生体育锻炼习惯难以建立,没了体育锻炼习惯,身体素质的提高将无从谈起。
2 社会因素
2.1 社会评价体系单一,追求人才片面
长期以来,由于追求升学率的影响,社会对学生的评价被严重地扭曲为考试、打分、排队、甄别与选拔,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学生成长发育的需要;忽略了一个优秀的人才应该是德、智、体全面发展、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具备良好的身体条件、健康强壮的体魄,只将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标准,评价体系不科学,过于注重纸笔测验,偏重智育,忽视体育,更多关注书本知识和技能,学生的身体素、健康状况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
2.2 现代化的生活方式
时代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现代化的生活中电梯代替了步梯、汽车代替了步行,自动化代替了人工、网购代替了逛街、外卖就餐使吃喝足不出户。电视、电脑、网络、手机已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浩瀚虚无、充满诱惑的网络世界里,一些学生闲暇时光全被吞噬,沉迷于此不能自拔,学生更多地热衷于进行室内活动,而对传统的室外体育游戏、户外体育锻炼失去了兴趣。各种现代化的娱乐休闲方式,改变了学生的课余活动方式而造成的运动不足,已是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之一。而饮食结构的不合理、营养膳食的不均衡、环境空气的严重污染也加剧了学生体能的下降,影响着学生的身体健康。如过度饮用碳酸饮料、异常喜欢食用洋快餐、超市垃圾食品,经常在街边地摊吃小吃等。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学生对饮食的要求也不断增加,挑食、厌食、偏食等因素导致食物摄入不均衡、营养搭配不合理,进而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致使学生的身体素质下滑。
2.3 社会公共体育资源的缺乏
据调查,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约1.2m2,远低于日、韩等周边国家平均水平,中西部地区的设施短缺问题就更为突出,许多县(市、区)完全没有可供使用的大中型公共体育设施。公共体育锻炼场地设施与健身器械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针对学生举办的休闲体育或娱乐体育也非常有限,没能在社会中营造出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氛围。没有这种氛围的影响和带动,学生在校外进行体育锻炼就会失去动力和必要的条件支撑。各种运动场馆主要以营利为目的,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体育运动的参与。
3 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体育认知层次、体育经历、体育锻炼习惯、体育态度、家庭体育投入、家庭体育环境等深刻影响中学生的体育行为。
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而体育运动带来的一些损伤和风险,使得家长对一些体育运动持反对意见。视长跑、标枪、铅球以及有身体对抗的体育项目为猛虎。家庭独生子女现象造成家长对体育带来的风险“伤不起”。教师怕学生受伤,为求自保,选择教学内容时,求易、求稳、求安全,避开易受伤的项目。不提倡、不组织“风险”项目的教学、活动。目前绝大多数高中,不敢组织竞技体操内容的教学,如“支撑跳跃”类体育项目,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几近绝迹,就连各种体操技巧项目燕式平衡、肩肘倒立、头手倒立、鱼跃前滚翻、直腿后滚翻等,都不在教学中出现最终学生健康受损,体质也随之下降。
运动不足是造成学生体质下降的根本原因,因此,要改变这种现状还要全面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改革体育课程,切实贯彻党中央的教育方针,通过全社会合力营造学生重视体育、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氛围, 并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校、家长、社会各界来关注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凝聚社会共识,调动方方面面的社会资源,共同做好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唯有如此,方能将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落到实处,最终实现青少年学生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的持续提高。
参考文献
[1] 陈大威.我国中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及应对措施[J].运动,2017(22):71-72.
[2] 夏才德.上海中学生身体素质下降成因及对策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6):181-182.
[3] 胡金龙.浅析中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原因与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3(26):14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655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