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健康中国”视域下高校瑜伽教育育人价值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该研究通过对《健康中国2019—2030》的解读,结合高校瑜伽教育的现实情况,全面分析了高校瑜伽教育在健身价值、健心价值以及社会价值3个方面所特有的育人价值。高校瑜伽教育在身体养护、心理提升以及社会转化方面是一个系统过程。同时也指出现阶段高校瑜伽教育目标“功能性”价值的局限性。旨在通过对高校瑜伽教育育人价值的全面分析,促使学生采用健康生活方式进行养生,最终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
  关键词:健康中国  瑜伽教育  育人价值
  中图分类号:G8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11(a)-0170-02
  2019年7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意见》以及7月15日印发《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一周之内两个中央文件重磅指向学校体育,这种情况是前所未有的。文件指出:全面改善人们的健康生活方式;不斷深化学校体育教育改革,从学生阶段普及科学化健身,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人的价值观念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观前提。在这个意义上讲,人们对事物认识的价值观念,就决定了人们对待事物的生活方式。瑜伽教育进入高校体育教育领域已经很长一段时间。尤其是在社会生活节奏快速化发展的今天,瑜伽教育以其特有的健身育体的价值越来越受到当代大学生的认可。高校也不断深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瑜伽教育课程。但是随着瑜伽教育课程不断普及发展,高校瑜伽教育也逐渐失去“本我”,出现了“异化”的现象。因此,高校瑜伽教育课程的深化改革,必须要在深入认识瑜伽育人价值的基础上,推行课程改革。通过瑜伽教育促使学生采取健康生活方式进行养生,最终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
  1  瑜伽的健身价值
  瑜伽的健身功能主要是指通过瑜伽练习可以提高心肺功能、身体素质等。实际上这些都是瑜伽运动追求“生命数量”的一种手段。现阶段高校瑜伽课程目标的设置也都是关注于瑜伽的健身功能,忽略了瑜伽健身价值中对生命本质的理解。我们都知道瑜伽运动起源于古印度,印度与中国同属于东方文化,有着相近的文化基础。瑜伽运动强调“自然生命的旺盛与持久”与中国传统养生中的“天人合一”是殊途同归的。从这个角度上讲,瑜伽运动也是通过特定的运动技能来提高“种生命”的数量。“种生命”是自然给予的,服从自然法则,具有自在的性质,有生有死,非生命所能自主。因此,瑜伽在关注个体生命与自然法则的内在逻辑基础上,强调通过呼吸、体位等核心技术,引导修习者体悟自我生命和自然的和谐统一,达到提高修习者身体康健水平,提升修习者“种生命”数量的目的。高校瑜伽教育课程设置过程中不仅仅只是单纯地强调瑜伽健身中功能性价值,这样必将导致瑜伽教育的“异化”。尤其是在深化瑜伽教育教学改革的当下,应当正确引导学生关注瑜伽教育对个体生命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以及“种生命”与自然的持久。在哲学思想中“类生命”与“种生命”是并存的。与“种生命”不同,“类生命”是自为生命。事实上人们或多或少都有朴素的“类”意识,只是没有达到自觉和理性的水平,没有形成思维方式和理念。按照“类生命”的思维去看高校瑜伽教育就会发现,修习瑜伽的大学生均有朴素的追求健康的意识,都能够认识到通过练习瑜伽达到提升“本我”器官功能的目的。但是这种意识没能形成自觉和理性的理念。而“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恰恰是倡导人们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这种养成首先是要促使大学生形成理性的健康意识。至此,可以明确地提出:高校瑜伽教育的健身价值是延长修习者(大学生)“种生命”的数量,延续与升华修习者“类生命”的质量。
  2  瑜伽的健心价值
  当前经济全球化水平不断加深,尤其是多元文化交融日益频繁。多元文化的“碰撞”直接导致了人“物化”。这样的“物化”对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存在“负面效应”的。愤怒、嫉妒、迷失等心理因素,常常促使大学生极端事件的发生,追根溯源就是“物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负面效应”的外在表现。通过练习瑜伽,这些不良的情绪可以得到缓解和控制,瑜伽教育中冥想却可以完成“正能量”的心理引导。大学生练习瑜伽时,要想进入冥想的状态,首要的是放空自我,真正地做到平静内心。通过柔和的音乐,使自我在轻松、宁静的环境中排除焦虑、愤怒、抑郁等不良心境。哲学中强调通过“物化”的必然环节才有可能达到“内化”的目的。瑜伽教育的健心价值正是通过不断地促使大学生修习者长期的冥想(平静内心)。最终“内化”育心、超越自我。瑜伽可以让学生增加幸福体验、减少抑郁等心理疾病的发生,增加自信,完善人格,让他们体验自然生命存在的同时更注重表达人的精神生命之所在[1]。
  3  瑜伽的社会价值
  人的社会性存在3个形态:肯定性—否定性—否定之否定性的发展逻辑。人的社会性发展这3个形态是缺一不可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本我、自我、超我”。“自我”,关于这个问题涉及到的就是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的问题。东西方哲学在这个问题上是存在显著性差异的。实际上人性善恶是并存的。也就是人性是“中性”。依据“中性”的理论,看待瑜伽教育就会发现,瑜伽的练习是“身心双修”,这种双修对人格化的“自我”有着“外化”“内化”人性修炼。“外化”方面能够通过瑜伽练习提高身体素质、强化身体机能。“内化”方面通过瑜伽练习可以将社会总体能力变成内在本质。这种“内化”将“自我”的直接性和片面性依赖打破,扩大人和人的“类”联系,进一步升华社会中人与人的相互依赖关系。实际上这是“自我”的一个不断提升过程,也是向“超我”转化的过程。
  社会性中的否定性形态,实际上就是“本我”的“分化”与“重塑”过程。经济全球的快速发展使得分工更加精细化,精细化的分工使得人孤立化。并且降低了人的“全面能力”。然而经济的全球化又促进了交换的频繁化,交换又把人置于彼此全面依存的社会环境中。孤立化和依存化实际上是“自我”的“分化”过程,会使人在面对商场、情场等社会环境诱惑的时候产生抑郁、愤怒、迷乱等不良情绪。通过练习瑜伽,这些不良的情绪可以得到缓解和控制,这实际上是“本我”的“重塑”过程。瑜伽的练习倡导的是呼吸的平稳、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要想真正做到呼吸平稳,参加瑜伽练习的学生首先要做到稳定情绪,排除杂念,将所有抑郁、愤怒、迷乱等不良情绪放空。另外,练习瑜伽过程中要想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首先应当做到人与社会的和谐。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有助于学生抵御来自社会生活中的形形色色的诱惑。“重塑”自我,实现自我与社会的和谐共生。人的自我“重塑”实际上就是“自我”向“超我”的转化。社会性中的否定之否定形态,实际上就是“人化”过程,也就是此文中的“超我”。这一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同时也是瑜伽社会性的最高追求。
  参考文献
  [1] 李真真.生命哲学视域下高校瑜伽课程的健身育人价值[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2015(1):70-72.
  [2] 何劲鹏.生命哲学视域中的体育课程观内蕴[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26(1):56-58.
  [3] 毛娟.论瑜伽教育的健身育人价值[J].体育学刊,2005,12(6):84-86.
  [4] 沈维德.偷伽健身术[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893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