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健康教育中瑜伽的引导作用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科目的逐渐丰富和多样化,大学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也日渐凸显出来。瑜伽作为一种在目前运动市场上广泛流行的运动,受到了众多热衷运动群众的喜爱,随着课程科目的不断深化改革,在校园里也逐渐受到了众多青年学生的欢迎。为了瑜伽在大学校园中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从对于高校教育发展,学生身体和心理发展的积极作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也为诸多目前仍未开展瑜伽教学,但是想要开展这项体育教育活动的院校,提供部分积极的指导意见,使得瑜伽的积极作用得以更广泛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 健康教育 瑜伽 引导作用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8(c)-0101-02
将瑜伽这项运动加入大学体育教育的课堂,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诸多的好处。众所周知瑜伽以其对人体协调性的调整和柔韧性的锻炼而出众,具有很好的保健和锻炼功效。这一特征就使得瑜伽的练习,会对练习者的心理状态和身体状况都起到一部分的积极作用。而当前大学生在生活中心理上,由于就业、课业和人际交往上的压力,往往会出现或多或少得到心理问题。而由于课业压力大,自身的懒惰,大部分学生疏于锻炼也会给身体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这就使瑜伽这项有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运动走入校园,给学生紧张的日常生活带来身心上的缓解。
1 瑜伽高校教学积极功效瑜伽
1.1 丰富高校教学内容瑜伽
目前高校中体育教育以及相较之前获得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体育教育相较其他科目的教学现状来说仍然较为薄弱,为了使这种情况获得进一步的改善,使得体育教学受到更多人的重视,使得越来越多的体育科目进入高校校园,使不同性格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教学科目。在教学科目和教学时间的选择上给学生更多的自我选择权。
这些年来,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进步,但依然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很大禁锢。因此,在今后的高校教学中,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结合学生的爱好来安排体育课程。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瑜伽已经成为了一种十分重要的新型运动形式,有着竞技体育教学所没有的优点,而且可以更好的提升高校体育课的活力。
1.2 教育理念更加多样化
现今终身体育成为了人们广泛认同的一种运动理念,且这一理念的提出对于学生群体体质的增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使其能够在高校中得到更好的落实,则需要克服很多问题。瑜伽有着非常好的健身效果,而且是富有生命力的一种运动,高校中的瑜伽课程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身心素质,培养学生优美的体态。通过对瑜伽的学习,学生的防腐木能力都能够得到很好的提升,而且能够使大学生养成坚持锻炼的良好习惯,这便能够将健康第一以及终身体育教育的理念更好的贯彻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中去。
1.3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众所周知,瑜伽运动可以大大提高个人的健康水平。长期的瑜伽练习能够使人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体态。瑜伽练习的过程中,人体内的脂肪能够得到很好的分解,各种毒素也会随之分解,肌肉的灵活性以及柔韧性也能够大大提高,这会使得学生的体态更加匀称,并且有助于学生心理素质水平的提升。瑜伽练习一般都是静态进行的,学生需要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这便可以提高学生心灵的宁静感,使其注意力更加集中,并消除紧张、躁动等情绪。瑜伽能够从多个角度满足学生的锻炼需求,由于人类需求的多样性,因此大学生所喜欢的体育项目数量是很多的,男女生喜欢的运动项目也有一定的差异,且学生一般都喜新厌旧,热衷于新的体育竞技项目。而瑜伽项目有着很强的时尚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各个群体的运动需求都能得到很好的满足。
2 瑜伽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2.1 瑜伽联系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尊水平
瑜伽练习期间可以很好的提高练习者的身体意识,联系者可以将自己的身体作为一个客观、外在的观察对象予以控制,在对身体进行观察和评价后,便能够建立起客观真实的练习环境、在瑜伽练习中应当依照松、静、稳三个原则,这样可以提高联系者的意识,并进一步提高身体自尊水平。
2.2 瑜伽练习能够促进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在大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中,一定要注重学生成功体验、创造和实现价值的实现,这也是学生实现自我统一的过程。学生需要先确定好理想自我的准确性以及统一性,还要在事物发展期间对其进行正确分析,并将其和现实进行比较,这样才能够更富针对性的研究两者之间的矛盾,明确其中的差异。所以,大学生进行瑜伽练习期间,能够处理好自我意识方面的问题,提升学生对于自我价值的认识,这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发育有着积极的影响。
2.3 瑜伽练习对于大学生精神状态的积极作用
瑜伽练习期间,不仅要保证动作的柔和緩慢,而且要求动作是连贯均匀和圆活自然的,要保证情绪的稳定性以及心态的平和性。瑜伽练习期间一定要清心寡欲,摒除各种杂念的影响,这样才能够很好的排解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压力,保证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平衡性,实现大学生全方位健康发展。
2.4 瑜伽练习能够坚定大学生的意志品质
大学生长期练习瑜伽期间,瑜伽运动水平会有大幅度的提高,大学生的意志品质也能够更加坚定,这对于大学生顽强、自信以及坚强等优良品质的培养是非常有利的,还能够避免懒惰、浮躁、意志力低下等情绪的出现,能够培养大学生宽容平和的心态。 3 瑜伽对于高校学生身体健康的积极影响
3.1 瑜伽联系对于大学生身体形态的作用
瑜伽属于形体运动的一种,所以可以很好的拉伸身体各个部分的比例,帮助学生塑造完美的形态,使学生能够有比较好的仪态美。在形体塑造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信心也能够得到相应的提高。瑜伽运动不仅能够促进脂肪的燃烧,而且可以加速新陈代谢,使大学生各方面的身体机能都得到激发,实现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瑜伽还能够很好的拉伸腰部的曲线,这样便能够锻炼女大学生的形体。使学生不仅能够更好的塑造美,肺活量也有较大的提升,体质健康得到了很好的保障。
3.2 瑜伽练习对于大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
在瑜伽练习活动中,其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女大学生的力量。社会环境因素的作用导致了女大学生的肌肉力量比较缺乏,因此,通过合理的发展瑜伽这种体育项目,便能够使学生力量支撑力度得到显著的提高。瑜伽的拉伸动作能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的肌肉力量。瑜伽训练的大部分动作都是以力量为基础的,所以,瑜伽能够很好的锻炼学生的耐久性,长期保持一个动作,能够使身体得到很好的拉伸训练,使身体有很好的柔韧性。
4 如何有效提升瑜伽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4.1 积极进行瑜伽运动功能宣传工作
要培养大学生对于瑜伽练习的兴趣,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大学生的咨询、自信、人际交往能力也能够有显著的提升,学校应当适当的设立瑜伽课程,这样才能够建立积极、自信的校园氛围,培养大学生对于生活的热情,并在生活过程中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这样才能够创建一个健康、积极、乐观的大学生活环境,这对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在对瑜伽运动功能进行宣传时,可以使用体育课、宣传栏、学校网站、瑜伽社团等多种形式,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对瑜伽的功能和价值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使学生对于瑜伽练习有更加浓厚的兴趣。
4.2 积极进行瑜伽课程设置的优化工作
高校在瑜伽教学期间,一定要科学进行瑜伽课程设置的规划工作,并借助选修课、瑜伽社团等形式组织和实施瑜伽课程安排,而且还需要结合高校专业学习任务的特征以及整体课程的特征来设置相应的瑜伽课程,但也要充分的考虑学生的兴趣以及年龄特点。在完成瑜伽课程设置的优化后,还需要深入研究瑜伽课的评价方法,这样才能够使课程评价发挥积极的作用,提升学生对于瑜伽练习的兴趣和效果。参加瑜伽练习的大学生数量越多,则对于大学生的积极效用越明显。
4.3 要促进瑜伽和健康教育教学的结合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人才培养的数量以及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而各大高校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也在持续的增加,所以大学生就业需要面临的压力是非常大的。而科学的开展瑜伽课程,能够使大学生有更好的心理适应能力,对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所以,高校在进行瑜伽教学期间,老师一定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健康情况,来对瑜伽为主的运动教学方式进行方案的编制,这样能够实现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4.4 要建立良好的瑜伽联系环境
高校进行瑜伽运动期间,一定要为瑜伽练习的进行提供良好的硬件保障,这样才能够确保教学的顺利开展。高校应积极进行瑜伽师资团队的建设,建设年轻化的教师队伍。不仅如此,还应做好瑜伽联系场馆的改造和各种软硬件的升级工作,这样才能够为高校瑜伽运动的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5 结语
总之,瑜伽对于高校健康教育工作有着非常积极的辅助及引导作用,属于全新的健康教育方法,能够使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都有显著的提升,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程度。瑜伽练习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项长期运动。所以采用瑜伽这种健康教育方式时,必须设定好长远发展方案。高校体育教学期间,瑜伽已经受到了大学生的广泛接受,但高校在进行瑜伽教学期间,还应该持续提升教学组织、课程设置以及评价的科学性,要对瑜伽教学组织、评价方式进行积极的创新,使更多大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瑜伽运动中,使大学生的身心都能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吕姿樵.高校瑜伽教学可持续发展研究[J].运动,2015(13):98-99.
[2] 孙红莺.“互联网+”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法律引导机制构建[J].法制与社会,2019(10):165-168.
[3] 劉丽.健身瑜伽推广新形势下高校瑜伽教学的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2(2):96-99.
[4] 刘兰娟,刘成,蔡皓.我国部分高校瑜伽课程体系建设现状调查研究[J].体育科研,2018,39(4):46-53.
[5] 尹珊珊,陈芹,侯胜.MO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健身瑜伽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8,26(10):54-5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62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