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嵌入情境学习理论的创业意向模型构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情 唐明月

  摘要:结合计划行为理论和创业事件模型的研究成果,从过程视角开发新的创业意向模型。以高水平的创业希求性知觉作为创业意向形成的前提,依据实践共同体和实习场的概念构建创业共同体。运用“5W1H”的管理学思想提出“预创业者”通过在创业共同体中进行情境学习提高其创业可行性知觉,在没有发生置换作用时与行动倾向共同作用形成创业意向。
  关键词:计划行为理论;创业事件模型;情境学习;创业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 G647.38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20)01005209
  
  一、问题的提出
  个体行为的复杂性导致对其的解释成为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意向有助于将决策者的注意力集中在目标行为上,并且被证明是该行为的最佳单一预测因素[1]。心理学研究提出,意向是计划行为的最佳预测因素,尤其是当这种行为很少见、难以观察或具有不可预测的时滞性时。创业是计划行为的一种[2][3],因此,意向模型在理论上非常适合创业行为的研究。创业意向提供了一种更好的解释和预测创业的方法和一个预测创业活动能力的机会[4]。
  根据Ajzen[5]的计划行为理论(TPB)(1)和Shapero的创业事件模型(SEE)(2)可知,意向主要受到感知希求性、感知可行性和行动倾向的影响,后者通过影响意向间接影响行为。根据简丹丹等[6]对创业意向的定义可知,创业意向代表了一种主观心理准备状态或者程度,根据准备状态或程度的不同,创业意向形成处在不同的阶段。因此可知,创业意向的测量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是”与“否”的问题。不管是这两种关于意向最早的理论研究还是后来Krueger和Brazeal[1]基于TPB和SEE提出的创业潜力模型,都认为感知希求性、感知可行性和行动倾向对意向的影响同时发生。但在同一个时间点上研究感知希求性、感知可行性和行动倾向对创业意向的影响显然没有突出创业意向的形成是一个过程这一实践事实。有证据表明,感知希求性、感知可行性和行动倾向在超过半数程度上很好地解释了创业意向差异,而可行性知觉的解释力度最大[7]。创业希求性知觉是指个体对创建一个新企业的渴望程度,创业可行性知觉是指个体认为自己有能力创建一个新企业的自信程度。当个体的创业希求性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个体会向自己的创业可行性知觉发问。而当个体的创业可行性知觉(创业自我效能感)处于较低水平时,为了促使其创业意向的形成,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创业可行性知觉。情境学习与一般学习方式相同的是,通过情境学习可以获得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不同的是情境学习强调学习发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且学习的结果是学习者在不同情境实践能力的增强和知识的迁移。基于此,本研究从过程视角出发以高水平的创业希求性为创业意向形成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依据实践共同体和实习场的概念构建创业共同体,创业学习者通过在创业共同体中进行创业情境学习提高其创业可行性知觉,最终与行动倾向共同作用,形成创业意向(3)。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
  自Bird [2]首次提出创业意向的概念,之后关于创业意向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创业意向的概念界定、影响因素分析以及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等方面。
  以“创业意向、创业倾向”为关键词查找中国知网收录的CSSCI相关文献,范巍等[8]开创了国内创业意向研究的先河,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随着社会网络理论和创业学习理论的成熟发展,个体的社会网络和创业学习对创业意向影响的文献成果不胜枚举。谭力文等[9]以305位在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得出以家庭成员为主的强关系网络对创业意向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弱关系有利于异质性资源获取,从而有助于提升创业意向。将创业意向转化为创业行为以及转化机理也成为现下的研究重点,崔祥民等[10]运用扎根理论,考察创业意向向创业行为转化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理,得出情感体验在意向行为的转化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对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对成熟,未来研究中或许还可以重点以创业意向为自变量和中介变量探究创业意向对创业过程中各创业活动的影响。
  Ajzen以意向为中心的计划行为理论(TPB)具有很强的理论基础,并且可以预测各种类型的计划行为。Krueger[11]利用计划行为理论对意向的预测首次提出创业意向的概念,认为创业意向是个体对将来会创办一个新企业的承诺程度。创业意向模型的构建、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分析是國外关于创业意向的重点。社会心理学和行为心理学被广泛运用到创业意向的模型构建中,Ferreira[12]结合心理学方法、行为方法开发和测试综合结构方程模型,确定哪些变量对中学生的创业意愿有影响。通过分析影响创业意向的因素,可以回答“为什么有的人具有创业意向”的问题,更提供了培养个体创业意向的途径或方向。大学生作为独特的创业群体,受到学校和政府的格外关注,不管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是创业领域学者的重点研究对象。Butz[13]以美国中西部大学的500多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探究勇气与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结果证实:勇气与创业意向之间存在强烈的正相关关系,且具有高水平勇气学生表现出比低水平学生更显著的创业意向。国外以创业意向为被解释变量的研究已经达到相当成熟的水平,近期研究有将创业意向由被解释变量转变为解释变量和中介变量来进行研究的趋势,Mwiya B.等[14]以创业意向为中介变量,实证探究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初始行为的影响路径。
  基于以上对创业意向研究进展的综述可知,创业意向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相对丰富,但针对创业意向理论模型构建的文献相对匮乏。虽然计划行为理论和创业事件模型对创业意向的提高和形成都给出了明确的指导,但对于如何提高对创业意向解释力度最大的前因变量——感知可行性并没有过多的涉及。即使有学者提出创业学习可以提高潜在创业者的创业能力,但创业情境的高不确定性使得通过创业学习获得的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在运用到相关创业活动时具有时滞性。情境学习作为学习方式的一种,强调所获的创业知识具有情境性、迁移性和默会性。通过情境学习,个体可以获得在实践中得到运用的创业知识,并具有将这种创业知识迁移到其他不同的创业情境中去的能力,而具有默会性的创业知识在不同的创业情境中通过人与人和人与环境的互动得到运用和强化,使获得的创业知识更加符合不同的创业情境。因此,通过情境学习提高个体的创业可行性知觉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措施。本文基于过程视角,以高水平的创业希求性知觉作为个体形成创业意向的前提或者开端,将情境学习作为提高创业可行性知觉的一种方法,构建嵌入情境学习的创业意向形成模型。   创业情境学习的“边缘性参与”指当创业学习者作为一个新手时,在创业共同体中只能做一些边缘性的辅助工作。但是“边缘性”只是暂时的,创业学习者观察专家、教授等处于创业共同体中心的成员的工作,积极地和他们展开討论。随着时间、所做工作的累积,新手慢慢变成创业知识渊博的专家,开始从事核心工作,完成自我身份建构。新手从边缘性的学习者走向创业共同体的中心,而创业共同体也因此得到了再循环和转化。创业情境学习的“边缘性参与”强调创业知识和资源的获取并不是一蹴而就,即创业可行性知觉的增强需要一个过程,这也侧面验证了创业可行性知觉是一个程度性变量。随着创业学习者从边缘向中心渐进,其创业可行性知觉逐渐增强,最终达到相信自己有能力成立一个新公司的高程度。
  3.创业情境学习
  在创业共同体中发生的学习具有特定意义,学习行为与共同体以及共同体成员密切关联。创业共同体成员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彼此分享和转移显性知识,还会通过分享隐性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创造新的创业知识。
  创业情境学习所获得的创业知识具有情境性、迁移性和默会性等特性[23][24]。知识的情境性强调知识产生于人与物理的、社会的环境互动中,具有个体与情境联系的属性,只有在实践中应用才可以被吸收和发展。知识也表示为一种基于情境的活动,它并不是个体头脑中静态的智力结构,而是在个体与情境、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交互过程中生成。换言之,通过创业情境学习获得的具有情境性的创业知识使个体在不同的创业活动和创业情境中具有参与实践互动的能力,互动过程也是一个情境学习的过程,个体的认知体系在循环情境学习过程中得到应用、吸收和发展。因此,创业活动的多样性、创业情境的不确定性和创业目标的模糊性为所获得的情境性知识提供丰富的实践应用“场”。创业知识的情境性发展路径如图1所示。
  知识的迁移性强调通过情境学习所获得的知识可以在不同的情境和个体之间迁移和应用,形成个体的实践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预创业者向具有明确创业意向个体身份转换过程中遇到的创业情境的不确定风险,增强转换能力的同时降低了转换失败的可能性。
  在创业共同中发生的创业知识迁移主要包括两个路径,第一是不同学习个体之间的迁移,第二是不同创业情境之间的迁移。个体之间的迁移主要表现在专家、老师等处在创业共同体中心的成员向边缘成员的知识迁移。实践共同体视角下的迁移观认为学习者作为共同体中的一员,必然要通过与其他成员的互动才可以完成学习过程[25]。因此,在创业共同体中,进行情境学习的个体通过与其他成员的互动,逐渐成为处于共同体中心的专家,创业知识在情境学习伴随着学习行为的发生而在边缘学习者和专家之间迁移。不同创业情境之间的迁移主要体现在学习者在创业共同体中完成身份的构建,将获得的创业知识在不同的创业实践情境中运用。支撑—活动迁移观[26]认为情境为有活动能力的个体提供进行迁移的支撑,迁移代表了在某种情境中学习参与某种活动如何影响着在其他情境中参与另一种活动的能力。强调迁移是个体如何将某一个运用情境中的知识迁移到另一个运用情境中并进一步构建新的自我认知框架的一个过程。针对某一创业情境,创业共同体为学习者与其他成员的互动提供情境支持,在互动过程中完成个体之间的迁移,学习者获得能够在广泛的创业情境中参与实践的能力,并在其他的创业共同体中继续进行不同个体之间的迁移,显然这是一个随着创业活动和创业情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的一个过程。创业共同体中的知识迁移路径如图2所示。
  (四)行动倾向
  Shapero将行动倾向概念化为个体根据自己所做决定而采取行动的个人意向,对机会采取行动的倾向取决于控制感,即通过采取行动来获得控制的愿望。对控制的渴望与发起和保持目标导向的行为密切相关,并且与创业意向显著相关[11]。
  (五)置换作用
  Shapero的模型假设惯性指导人的行为,直到有其他事情打断或取代惯性。置换常常是消极的(例如失业),但也有可能是积极的(例如继承巨额遗产)。Shapero认为,结果行为的产生与个体的替代行为的希求性感知、可行性感知和行动倾向有关(没有这种倾向,决策者可能不会采取任何重大行动)。
  (六)创业意向模型构建
  运用计划行为理论(TPB)和创业事件理论(SEE)的相关研究成果,笔者从过程视角探究了创业意向的形成过程。高程度的创业希求性是创业意向形成的基础和前提,表示创建一个新企业对个体具有相当程度的吸引力,也是其进行创业可行性“拷问”的原因。当创业可行性知觉处于较低水平时,如何提高个体的创业可行性知觉至关重要。这里利用管理学中“5W1H”理论探究了情境学习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学习在提高创业学习者创业可行性知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笔者根据实践共同体和实习场的概念构建创业共同体作为创业学习者情境学习的“场”,通过创业情境学习获得知识和资源帮助个体提高创业可行性知觉。在发生置换作用之前,高程度的创业希求、创业可行性和行动倾向共同作用,促成创业意向的形成。
  基于以上文献分析和理论推演,笔者构建了创业意向形成路径的程序模型,如图3所示。
  四、模型解释
  过程视角下创业意向的形成并不是个体头脑中一闪而成的想法,通过对计划行为理论和创业事件模型的理解以及其他相关学者对两种关于创业意向理论的延伸和深化研究可知,创业希求性知觉是指创建一个新企业对个体的吸引程度,若是没有对创建新企业高程度的渴望,即使拥有解决创业问题的能力和资源,个体也不会从事创业事业。因此,本研究将个体具有高水平的创业希求性作为其创业意向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形成根据创业学习者的固有创业可行性知觉水平形成三条创业意向形成路径。创业可行性知觉是个体对自己是否能成功地创建并经营一个新企业的衡量指标,即对创业行为非常有兴趣,当个体自身已经具有高水平的创业可行性知觉,与行动倾向作用,在没有发生置换作用时形成创业意向,即路径①。若个体认为自己没有创业能力,即使创业希求性处于高水平,依然不会创办新企业。本研究提出在创业共同体中进行创业学习是提高个体创业可行性知觉的一个重要举措,通过创业情境学习所获得的创业知识具有情境性、迁移性和默会性,表示通过创业情境学习的个体获得了在不同创业情境和创业共同体中参与实践互动和知识运用的能力。由于创业情境存在高不确定性,寻常的学习方式通常具有呆滞性,无法在复杂多变的创业情境中得到充分的运用和发展。通过创业情境学习,个体会再次向创业可行性知觉进行“拷问”,如果通过情境学习个体认为自己具备创办新企业所需要的资源和能力等,在发生置换作用之前与行动倾向相互作用形成创业意向,进而开展创业活动,即路径②。经过一次创业情境学习,个体认为创业自我可行性知觉仍然处于一个较低水平,那么需要在另一个创业共同体中进行创业情境学习,如此循环往复,直到创业可行性知觉处于高水平,即路径③。这是一个创业情境学习与创业意向形成的共生演进过程。   在开展创业活动的过程中,创业者还会不断地进行创业情境学习,形成的新的创业共同体中,成员可能还包括自己的合作伙伴和下属。创业共同体中处于核心位置的“专家”与社会地位并没有严格的联系,即使是下屬,在某个领域也可能是“专家”。通过不断的创业情境学习,学习者会持续不断地更新自己的创业知识和完善自我的创业认知,这是一个学习与创业共同体共同发展的过程。
  五、模型应用
  仅仅在某一个时间节点上研究创业意向形成的影响因素和必要条件并不能体现创业意向的程度性。虽然计划行为理论和创业事件模型都一致认为希求性知觉(社会规范和对行为的态度)和可行性知觉(行为控制知觉)对创业意向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但都没有对两者在何种水平上可以使个体产生创业意向以及提高可行性知觉的应对措施给出合理的解释。创业意向形成路径程序模型以高程度的创业希求性知觉为起点,认为个体具有创业意向的前提是创业对其具有高程度的吸引力。是否有能力创建一个新企业是摆在个体面前的现实问题,正是创业可行性知觉解释了“为什么有的人喜欢创业却没有创业意向”这个问题。程序模型为提高创业可行性知觉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即在创业共同体中进行情境学习,这也是该模型对于创业实践指导性作用的体现。
  以本研究提出的三条路径探究模型的实践运用价值,模型以高水平的创业希求性为起点,即个体创业意向以创业希求性为基础和前提。因此,创业意向形成路径的研究首先要保证个体渴望创业,但并不是每一个现实个体都希望创业,这与个体的生活环境、教育背景、个人特质等具有较强的关联。
  当综合因素使得现实个体具有了高水平的创业希求性,创业能力成为其是否形成创业意向的关键。路径①表示,若个体先前因为经验积累、创业知识积累等自我认为具有一定高水平的创业可行性,那么,在没有发生置换作用之前与行动倾向作用可以形成创业意向。此路径说明,个体日常的创业能力提升、创业知识的学习与积累、创业信心的建立等至关重要。
  路径②认为当个体具有较强的创业需求但苦于创业能力不足而没有创业意向时,创业能力的提升具有现实必要性,在创业共同体中进行情境学习是提升创业能力行之有效的办法。进行有效的创业情境学习的关键是构建创业共同体,针对不同的创业学习群体,应采取不同方面的措施积极构建创业共同体。对于大学生群体,因为其大多时间都处在校园中,接触到的创业者、创业活动等非常有限,更多来自课本上静态的创业知识,创业共同体的自我创建相对困难。因此,学校需要利用自身的相关优势整合校外相关企业家(不仅包括成功企业家、也包括具有失败经历的企业家)资源,为大学生创造与“专家们”交流、学习的机会。同时,学校可以积极开展情境化的创业教育。例如,利用网络技术模拟创业情境与过程,鼓励学生参与其中,提升在不同创业情境下应对失败的能力;或者将处在不同创业阶段的企业的真实情况与沙盘实现相结合,通过角色模拟预测同一企业在不同的决策下可能产生的创业情况,使学生从一个边缘者逐渐成长为具有丰富“创业经验”的“专家”,以此深化大学生对创业行为的认知和培养其创业兴趣,提高其创业能力和潜力。对于普通社会个体而言,在企业环境下通过社会交往所形成的“学习网”就是其进行情境学习最好的创业共同体。谢雅萍将“学习网”定义为创业者向其学习企业建立及运营相关事宜的成员组成的关系网,强调“以自我为中心”[27]。但是创业情境学习认为学习是一个由边缘向中心渐进的过程,所以普通社会个体的创业学习共同体与谢雅萍所定义的“学习网”具有相同的学习对象,而学习者在学习“场”中的身份并不相同。对于除学生以外的个体而言,需要密切关注创业的相关政策和有意识地创建“学习网”,以一个“学生”的身份积极参与到身边创业者的创业活动中,在不同的阶段总结他人创业出现问题的原因、不同的创业情境对创业能力的要求。不管针对什么角色的学习群体,政府都需要发挥其统筹和引导的作用,利用其特有的制度权力积极整合各方资源,最重要的是要将创业资源在初次创业者和后续创业者之间进行合理配置。如利用有效媒介积极响应“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口号、为高校和企业或者企业家的对接提供政策支持、创建创新创业交流平台等。
  路径③认为当在相同的创业共同体中进行一次情境学习不能使个体具有高水平的创业可行性知觉时,需要其在相同的共同体中进行更多次的情景学习(5)或者创建不同的创业共同体(6)进行再次学习。由此可知,创业可行性知觉的提升是一个各种相关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且困难过程,需要构建不同的创业共同体进行情境学习。
  六、结语
  创业意向是创业行为有效的关键预测因素,如何促进创业意向的形成至关重要。Ajzen[5]的计划行为理论提出了“态度—意向—行为”的路径模型,Krueger[5]验证了该理论对创业意向的预测效力。Shapero的创业事件模型很好地揭示了创业意向受“希求性知觉”“可行性知觉”和“行动倾向”的影响。Krueger和Brazeal[1]认为希求性知觉结构主要包括社会规范和对行为的态度,将计划行为理论和创业事件模型做了进一步的整合。本研究在这种理论的研究基础上基于过程视角提出新的创业意向形成模型,旨在解决如何提高创业可行性知觉的问题和探究新的创业意向模型。
  (一)理论贡献
  第一,在继承TPB和SEE两种意向理论的基础上,提出通过情境学习提高创业学习者的创业可行性知觉,构建了新的创业意向模型,为提高个体的创业可行性知觉提供解决思路,进一步丰富了创业意向模型的质性研究。
  第二,基于过程视角构建创业意向模型,为创业意向的连续测量法[14]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支持。
  (二)研究局限和未来展望
  由于研究方法和方式的选择等原因,本文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首先,本研究并没有对创业希求性和创业可行性的高低程度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因此,至于同时满足多高程度的创业希求性和创业可行性可以产生创业意向,本研究并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其次,创业情境学习对创业可行性的正向影响程度并没有得到量化,经过一次由边缘向中心的转化能否达到高程度的创业可行性知觉未可知。因此,未来研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1.统一高水平创业希求性和创业可行性的标准
  创业希求性和创业可行性代表了创建一个新企业对个体的吸引程度和个体对其创业能力的自我感知,确定高水平创业希求性和创业可行性的標准对确定一个个体是否能产生创业意向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以有效地区分“预创业者”和“非预创业者”,使创业情境学习和创业共同体的创建有的放矢。
  2.开发创业情境学习量表
  虽然经验上可以得知,创业学习者通过情境学习获得创业知识和资源,进而提高其创业可行性知觉。但创业情境学习对提高创业可行性知觉的解释率未可知,开发创业情境学习量表,通过实证数据分析探究创业情境学习对创业可行性知觉的促进作用至关重要。创业情境学习强调“循序渐进”地获得具有迁移性和情境性的知识,因此,量表开发时可以从学习方式、学习结果两方面考虑,同时参考创业学习中时间学习方式的题项设置。
  
  注释:
  (1)计划行为理论(TPB):指人的行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计划的结果。
  (2)根据创业事件模型指出创业意向主要受三个要素影响:感知希求性、感知可行性和行动倾向。
  (3)创业意向是一个程度性变量,以李克特五级量表来衡量创业意向:1非常不具有创业意向;2不具有创业意向;3一般;4具有创业意向;5非常具有创业意向。本研究认为处在4及以上的水平就代表形成创业意向,即完成创业意向构建。
  (4)本文定义“预创业者”为那些具有高水平创业希求性的个体。
  (5)这是说重新以“学生”的边缘身份向同一创业共同体中的另一个“专家”学习。
  (6)新创建的共同体可能会与原来的创业共同体有成员的重叠。
  
  参考文献:
  [1]Krueger N. F., Brazeal D. V. Entrepreneurial potential and potential entrepreneurs[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1994,18:91-105.
  [2]Bird B. Implementing entrepreneurial ideas: The case for inten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8, 13:442-453.
  [3] Katz J., Gartner W. B. Properties of emerging organization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8,13: 429-441.
  [4]Krueger N. F., Reilly M. D., Carsrud A. L. Competing models of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0,15:411-432.
  [5]Ajzen I.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1991, 50(2):179-211.
  [6]简丹丹,段锦云,朱月龙.创业意向的构思测量、影响因素及理论模型[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1):162-169.
  [7]Krueger N. F. Impact of prior entrepreneurial exposure on perceptions of new venture feasibility and desirability[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1993, 18(1):5-21.
  [8]范巍,王重鸣.创业倾向影响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04,(5):1087-1090.
  [9]谭力文,曹文祥,宋晟欣.大学生社会网络关系对创业意向的影响[J].当代青年研究,2015(5):93-98.
  [10]崔祥民,杨东涛,刘彩生.创业意向向创业行为转化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7,37(4):124-128,134.
  [11]Krueger N. F., Carsrud A. L.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Applying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ur[J].Entrepreneurship & Regional Development,1993,5(4):315-330.
  [12]Joo J. Ferreira, Mário L. Raposo, Ricardo Gouveia Rodrigues, Anabela Dinis, Arminda doPao. A model of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An application of the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approaches[J].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 Enterprise Development,2012,19(3):424-440.
  [13]Butz N. T., Hanson S., Schultz P. L., Marissa M. Warzynski. Beyond the Big Five: Does grit influence the entrepreneurial intent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 the US?[J].Journal of Global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2018,8(1):15-30.   [14]Mwiya B., Wang Y., Kaulung'Ombe B., Kayekesi M. Exploring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Mediating Rol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Efficacy and Nascent Behaviour: Evidence from Zambia, Africa[J].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2018,(3):69-91.
  [15]Boyd N., Vozikis G. The influence of self-efficacy on the development of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and actions[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1994,18 (4): 63-77.
  [16]王文靜.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研究述评[J].全球教育展望,2002,(1):51-55.
  [17]陈秋怡.情境学习理论文献综述[J].基础教育研究,2016,(19):38-41,63.
  [18]Lave J., Wenger E. Situated learning: 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M]//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52-61.
  [19]Tineke A. Situated Learning in Communities of Practice[J].SAGE Publications,2007,13(01): 32-47.
  [20]Lave J. Situating learning in communities of practice[M]// Perspectives on socially shared cognition,1991:44-75.
  [21]Kim H., Hannafin M. J. Developing situated knowledge about teaching with technology via web-enhanced case-based activity[J].Computer & Education,2011,57(1):1378-1388.
  [22]高文.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J].教育发展研究,2001,(8):30-35.
  [23]贾义敏,詹春青.情境学习:一种新的学习范式[J].开放教育研究,2011,17(5):29-39.
  [24]姚梅林.情境理论的迁移观及其教育意义[J].心理学探新,2003,(4):13-16.
  [25]Mark E. F., Jenae M. N. Sibling Comparison of Differential Parental Treatment in Adolescence: Gender, Self-esteem , and Emotionality as Mediators of the Parenting-Adjustment Association [J].Child Development,2000,71(6):1611-1628.
  [26]Greeno J. G., Moore J. L., Smith D. R. Transfer of situated learning[M]//D. K. Detterman, R. J. Sternberg.Transfer on trial: Intelligence,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 Norwood, NJ:Ablex,1993:99-167 .
  [27]谢雅萍,黄美娇.社会网络、创业学习与创业能力——基于小微企业创业者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4,32(3):400-409,45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424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