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松对向日葵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一、深松对向日葵光合性能及产量影响的试验方法概述
作为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向日葵近年来的种植产量和种植效益受到了各界的高度关注,而在东北地区,辽宁省锦州市作为向日葵主要的种植产业基地,如何从根本上在滿足当下人们对向日葵产量需求的基础上,促进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是现阶段基层产业机构和相关主管部门的核心发展方向。锦州市境内山脉连绵起伏,形成了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的地势,且其地处欧亚大陆东部,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降水集中、光照充足,为向日葵的生长创造了良好条件,但纵观在当前向日葵种植过程中,其种植产量与预期种植目标之间始终存在一定差距,而导致上述问题出现的原因,深松工作是否落实到实处是一重要原因。
在向日葵种植过程中,传统锦州市基层产业机构和种植户往往采取常规浅旋耕作方式,而从某方面来讲多年浅旋耕作方式不仅严重破坏了土壤物理结构、水肥储蓄和供应能力,还对其光合性能及产量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为准确探究深松作业对向日葵光合性能以及产量的影响,在地质情况一致的区域选择同一品种,除耕作深度不同外(S45、S30、RT),确保其它种植条件(株距、品种、保苗密度)保持一致以及满足向日葵生长需求是极为必要的。在向日葵种植和生长过程中,为确保探究数据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做好各项向日葵栽培工作以及保证田间管理工作落实到位,也是保障实验探究数据精准度的重要基础,具体而言在进行数据采集过程中,主要采集的数据及采集方式为——光合指标的测定,在现蕾期选择晴朗无云天气上午通过利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测定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相对含量的测定,在花期开始时通过利用手持式SPAD-502型叶绿素计,每一周测定向日葵上、中、下部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枯叶数的测定,从初花期到终花期在各种植区域定点测定十株向日葵枯叶数。
二、深松对向日葵光合性能及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概述
1、对叶片净光合速率变化的影响概述
就目前来看,随着近年来锦州市向日葵种植数量和区域的不断扩增,为确保种植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对种植影响因素进行试验探究是极为必要的,而经过对“不同耕作处理对叶片变化趋势”的测定数据可知,无论是深耕还是常规浅旋耕作,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叶片整体都呈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不同的是在同一生育期不同耕作方式叶片量不尽相同,即表现如下——S45>S30>RT。由此可知,在向日葵种植过程中,深松深度较高的向日葵在叶片净光合速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与传统浅旋耕作相比在改善作物生长环境、促进根系生长的同时,也从根本上有效地减缓了根系早衰和地上部光合性能衰退,为预期种植产量的实现奠定良好基础。
2、对叶绿素相对含量值的影响概述
从某方面而言,叶绿素相对含量值是叶片光合作用强弱反映的重要指标,换言之就是叶绿素相对含量值越高,叶片光合作用就越强,农作物产量就越高,反之叶绿素相对含量值越低,叶片光合作用就越弱,农作物产量就越低。通过上述实验探究可知,叶绿素相对含量值对着耕作深度的增加而呈现出递增趋势,不同层位叶片上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值整体表现为——S45>S30>RT。在当前向日葵种植过程中,机械深松可从根本上有效地改善耕层土壤结构、蓄水保墒、活化犁底层,从而在提高植株叶绿素含量的基础上,延缓作物生育后期衰老,最终为预期种植产量的获得奠定良好基础,此外经大量调研数据分析可知,上部、中部叶片在开花7D时SPAD达到最大值,而后随后随着生育期推进呈下降趋势,由此还说明向日葵的衰老是先从下部叶片开始,而后逐渐上移。
3、对向日葵枯叶数变化的影响概述
向日葵在种植和生长过程中,作为叶片衰老的直观特征,枯叶数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表示向日葵的整体衰老程度,而通过对“不同耕作处理对叶片变化趋势”的测定数据可知,随着生育期的不断推进,向日葵的枯叶数都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但是不同耕作深度的向日葵,在同一时期枯叶数数量不尽相同,具体表现如下——RT>S30>S45,由此可知,深松处理可有效延缓向日葵叶片衰老进程,降低向日葵的枯叶数量,最终为产业预期种植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基础。
4、对产量性状的影响概述
通过实验探究数据可知,不同耕作下向日葵的产量性状(单盘粒重、结实率、千粒重、子仁率和单位面积产量)也存在显著差距,具体表现如下,即经过深松作业处理后的向日葵,其产量形状表现要远高于常规旋耕作业,最终为预期种植产量的实现奠定了良好基础。
简而言之,作为世界四大油料作物之一,向日葵近年来其种植产量和品质也受到了各界的高度关注,但由于在传统农作作业过程中,受诸多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其产量与品质难以达到预期的种植目标,为此经过农业科研工作人员不断地探索实践,“深松作业”应运而生,从某方面来讲它不仅能从根本上延缓作物的衰老进程,与此同时在提高叶绿素含量、提高农作物产量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性作用。
(作者单位:121000辽宁省锦州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499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