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智慧教育服务的内涵及发展策略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智慧教育模式已经逐渐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厘清智慧教育服务的涵义和特点,构建有效的智慧教育服务体系,创新智慧教育服务方式,是推进教育信息化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智慧教育的背景下,教师作为智慧教育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拥有较高的信息素养,注重个性教学方式,并采用双线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以促进学习者的智慧学习。文章对此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智慧教育;教育服务;教育信息化;信息素养
  1    智慧教育服务的内涵及特征
  1.1  智慧教育服务的概念
  教育信息化走过了计算机辅助教学时代、网络教育时代、慕课时代,现如今已经逐步迈进了智慧教育时代。杨现民[1]提出,智慧教育是依托物联网、云计算、无线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所打造的物联化、智能化、感知化、泛在化的教育信息生态系统,是数字教育的高级发展阶段,是当代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境界和教育现代化追求的重要目标。
  智慧教育体系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类环境、三个内容库、四种技术、五类用户、六种业务”[2]。智慧教育服务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在智慧教育理念指导下,围绕教育相关活动提供支持和帮助的一种服务。智慧教育服务的根本理念是以人为本,为服务对象提供智能化的服务,使学习者的学和教师的教更加便利、高效。与其他领域的服务不同,智慧教育服务虽然是商业化的行为,但比其他领域更需要投入人文关怀,注重以人为本,以受教育者为主。
  1.2  智慧教育服务的特征
  智慧教育服务主要有多元性、导向性、针对性、同时性、无形与有形相结合、长时性等特征。
  (1)多元性。对于不同层次具有不同需求的消费者群体,智慧教育服务本质是多种多样的,其为每个对象提供不同的服务形式。例如,从高中美术生、音乐生、体育生、文科生、理科生的分类,到大学不同院系、不同学科专业的划分与选择,在此之中,有各种类型的智慧教育服务。
  (2)导向性。受教育者若要得到良好的教育服务,需要在学校或者相关机构的指导下,制定学习计划方案,有选择性地进行学习、实践和研究。学校和有关教育机构必须与环境充分互动才能生存。以人工智能校本课程开发为例,其教育目标和所选择教育内容,必须符合国家政策的导向以及社会需求并适应社会发展,同时也应该考虑被服务者的具体需求及家长支持度等因素。
  (3)针对性。对于已选择使用特定类型智慧教育服务的人,智慧教育服务是为此类型的对象提供的专用服务。意味着不同的教育对象、教育参与者、教育管理者和教育决策者将获得不同的服务。而对于每种服务,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关注点。例如,教育对象更关注学习成绩的变化,而教师更注重学生的整体表现及对教学方法的及时反思,教育管理者更加注重效率及教育对象的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
  (4)同时性。学生不仅是学习的消费者也是交流的生产者,学生和教师之间存在着生产和消费同时性的特征。学生在咨询问题的同时,教师已经在及时地帮助解答,如果延时,则效果不佳。课上相关成果,例如学生的作品,应该及时地展示交流,以此促进知識的巩固和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反思。有些教育服务为学生提供支持的同时,对学生的技术、知识储备也有一定的要求。
  (5)无形与有形相结合。智慧教育服务在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教育产品所依附的技术是有形的。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是无形的,但是支撑教学的课程设备是有形的,需要人们亲自体验才能产生服务的价值。
  (6)长时性。教育的存在不是短时间的,智慧教育服务对学生的服务也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潜移默化的,不能在短时间内体现,而需要长时间的持续性发展。相比于其他类型的服务,智慧教育服务因其教育的特殊之处,类型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同一种类型的服务也是可以不断升级的,比如黑板、交互式电子白板、平板等。
  2    智慧教育服务类型
  2.1  智慧教育服务的主体及内容
  智慧教育服务的主体主要是学生、教师,其支持课堂主要在导学、推荐、答疑、评价几个方面[3]。在导学方面运用相关教育技术可以进行学习路径的生成与导航。根据学习者的先前知识和学习目标进行智能分析,然后自动生成有效的学习路径。关于教育服务中的建议,则可以自动创建学习者肖像和个性化建议,这是个性化教育的核心。利用学习者的静态和动态信息来建立学习者画像,为个性化教学提供基础。在解决学生问题和进行指导方面有智能答疑系统,属于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包括网络自动答疑、在线学习平台、智能教师、个性化学习助手等应用。在评价方面智慧教育服务可以提供精细化评估,以学习者、教师、教学环境等要素为对象对教学过程进行精确的评估。
  2.2  智慧教育服务的方式
  智慧教育服务的应用范围很广,从课前的推送到课堂的教学再到课后的补充。应用的技术平台也很多,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课堂管理系统等信息化教学系统。而其服务方式主要可以分为在线服务、离线服务、两线结合服务3种模式。
  首先,在线服务主要是通过资源服务平台实现,目前有推送式、获取式及推送获取相结合的3种方式[4]。推送式反映了资源的时效性,但针对性较差。获取式提升了用户的自主性,但是具有很大的限制性和一定的强制性。推送获取相结合的方式则涵盖了两者的优势,用户可以在不同平台浏览信息,平台也可以结合用户自主检索资源的需要,积极推动符合用户需求的资源,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服务。
  其次,离线服务是指由智慧服务提供商提供的一系列离线保证措施,以更好地服务用户,提高其资源应用水平,从而提高资源应用的效果,例如比赛、线下培训等。
  最后,两线结合同时拥有在线和离线两种方式的优势,采取在线与离线相结合的混合型服务方式。   智慧教育服务的具体模式主要有平台模式(例如新东方网络教学平台)、直播模式(CCtalk授课)、垂直服务模式、在线编程模式(风行教育Python编程)、1对1模式、题库模式等众多模式,可以供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随着智慧教育服务需求的变化,服务模式将会更加专业化、普及化,更加高效、方便。
  3    应用智慧教育服务的提升策略
  作为智慧学习环境的创建者和维护者,智慧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负责人,智慧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和创造者,监测和评判智慧学习的效果以及智慧学习概念实践和自省的现代教师,更应提升基于信息技术等的教学技能、教师的专业技能、教学技能。
  3.1  及时更新教学观念
  教育应该是以學习者为中心的,而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的作用。教师的教学理念,层次水平,和教学方法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在智慧教育时代,教师应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以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带来的教育变化,并提高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逐步培养了智慧教育服务的观念。
  3.2  拥有较高信息素养
  在智慧教育时代,教育服务的稳步发展要求教师具有很高的信息素养。首先,教师需要了解信息化教育的含义,对信息化教育有深刻的理解,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使用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需要不断总结自己在信息化实践中的教学经验,发现不足之处,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强化其信息化教学技能。
  3.3  注重个性教学方式
  智慧教育必须以学习者为中心,推动教育改革,将传统教育转变为信息教育,最后到达智慧教育的阶段。教师不应该仅限于可以操作的技术平台,还应该专注于同学习者的互动和交流。智慧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将学习者终身学习的质量稳步提升。因此,教师更需要专注于情境化的个性化教育,以提高学习者解决智慧学习中遇到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促进学习者在智慧教育中的发展。
  3.4  采用双线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智能教育服务的相关性和多样性是其与普通教育服务最大的不同。在智慧教育服务中,学习者根据其水平和能力在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学习服务方法。无论是在线还是离线,对于教师来说,了解学习者的学习状态、学习成果、学习态度等因素都极其重要。因此在智慧教育服务中,教师需要注意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并评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我效能感的培养以及和自我调节的能力等多个方面。
  4    智慧教育服务应用面临的挑战
  首先,自我管理技能和服务目标,在被服务者中,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学生,思想集中度较弱。其次,智慧教育服务可以检测将大数据应用于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的效果,但是很难提供有关人们情感和个性等隐藏含义的完整反馈,如自主学习,深入思考和探究的精神是如何改变的、该怎样用数据去量化。最后,尽管进行了多年的教育改革,但高考、中考等各种考试压力和竞争机制的存在仍使教师、家长和学生将学生的考试成绩评估做为最重要的或唯一的评判标准。因此,需要管理机制的完善和评估方法的全面协调,无法解决的矛盾会对智慧教育服务的发展产生极大的阻碍。
  5    结语
  准确把握智慧教育服务的发展和问题,理清智慧教育服务的涵义和特点,建立有效的智慧教育服务体系,创新智慧教育服务方式,是响应国家教育信息化政策的有效路径。教师为了促进学习者的智慧学习,通过信息技术在教育各个层面的应用,将智慧教育服务的概念整合到了课堂前、课堂中、课堂后。借助智慧教育服务的力量,教师可以从知识传播者转变为领导者,借助智慧教学方法的力量,教师可以组织和指导学习者逐步实现智慧学习。
  [参考文献]
  [1]杨现民.信息时代智慧教育的内涵与特征[J].中国电化教育,2014(1):29-34.
  [2]杨现民,余胜泉.智慧教育体系架构与关键支撑A技术[J].中国电化教育,2015(1):77-84,130.
  [3]郑庆华,董博,钱步月,等.智慧教育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9(1):209-224.
  [4]余亮,陈时见,吴迪.多元、共创与精准推送:数字教育资源的新发展[J].中国电化教育,2016(4):52-5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512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