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萝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以绿萝带节茎段为外植体,探讨不同消毒方法、不同培养基配方对绿萝的腋芽诱导、继代增殖、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用75%酒精消毒30 s,再用0.1% HgCl2消毒30 min效果最好;腋芽诱导的最佳培养为添加6-BA 2.0 mg/L,腋芽萌芽率高达100%;丛芽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2 mg/L+蔗糖20 g/L;而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 MS+NAA 0.1 mg/L+IBA 0.2 mg/L。
关键词 绿萝;腋芽诱导;增殖培养;生根培养
中图分类号 S682.26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Using the stem segments with node of Epipremnum aureum as explants,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terilization methods and different med-ium components on axillary bud induction,proliferating culture and rooting culture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est sterilization method for the stem segments was wiping the explant with 75% alcohol for 30 s and 0.1% HgCl2 for 30 min.The best culture medium for axillary bud induction was adding 6-BA 2.0 mg/L,the axillary bud germination percentage was up to 100%.The optimum subculture proliferation culture medium for clumpy buds was MS+6-BA 2.0 mg/L+NAA 0.2 mg/L+sucrose 20 g/L.The optimum rooting culture medium was 1/2 MS+NAA 0.1 mg/L+IBA 0.2 mg/L.
Key words Epipremnum aureum;axillary bud induction;proliferating culture;rooting culture
綠萝属天南星科麒麟叶属的常绿附生藤本植物,又名黄金藤、黄金葛、魔鬼藤等。其幼叶呈心脏形,长大后呈卵圆形;叶深绿色,具有光泽。绿萝的茎蔓粗壮,在热带地区为常绿。同时,绿萝具有良好的耐阴性,其是一种良好的室内观叶植物[1]。绿萝在室内能适应较干旱环境条件,还能吸附和去除室内空气中的甲醛、苯、三氯乙烯等污染物,其是一种天然的“空气净化器”[2]。绿萝一般采用压条和扦插的繁殖方法[3-4],但是扦插繁殖中扦插材料有限,同时存在繁殖系数低、遗传稳定性差等问题,难以满足工厂化生产。本试验以绿萝的带节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繁相关技术的研究,探索绿萝的高效繁育方法[5],以期为其工厂化育苗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为从大棚中选取的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绿萝植株。外植体为从绿萝植株中选择的具有嫩叶的带节茎段。
1.2 试验方法
1.2.1 外植体预处理及消毒。从所选取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茎基部将植株整株截断,去除老茎,并剥除叶片,同时清洗茎段。首先,将茎段浸泡在饱和洗衣粉溶液中并轻轻振荡20 min,其次,自来水冲洗后晾干备用。再用75%酒精浸泡30 s后,使用无菌水冲洗1遍,分别置于装有0.1% HgCl2的烧杯中,间断摇晃烧杯分别消毒15、20、25、30、35 min,再用无菌水清洗4~5遍,随后将已处理的茎段切成带有1个腋芽的小段并分别接入MS培养基中,每个处理接种30瓶,每瓶1个外植体。30 d后统计外植体的污染率和存活情况,筛选出最佳消毒时间。
1.2.2 腋芽萌发诱导。将消毒处理后并且合格的带节茎段分别接种到以MS为基本培养基并添加适量TDZ、KT、6-BA、NAA等不同生长调节剂配比的培养基上。30 d后观察和统计外植体腋芽的萌芽率、外植体形态特征变化,筛选出最佳诱导培养基。萌芽率计算公式如下:
萌芽率(%)=(萌芽外植体数/外植体接种数)×100
1.2.3 芽丛继代增殖。采用L9(34)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不同生长调节剂及蔗糖组合对绿萝芽增殖的影响,即以MS+卡拉胶5.0 g/L为基本培养基,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6-BA、NAA和蔗糖。将茎段诱导出来的芽转接到继代增殖培养基中进一步培养,以筛选出最佳增殖培养基。
1.2.4 生根培养。以1/2 MS+卡拉胶5.0 g/L+蔗糖20 g/L为基本培养基,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NAA和IBA,研究不同培养基配方对绿萝生根的影响。选择增殖过程中生长健壮、叶片舒展的单株,接入生根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培养30 d后调查生根率、生根数以及根生长情况,确定最佳生根培养基。
1.2.5 培养条件。培养温度25~28 ℃,相对湿度50%~70%,光照强度1 000~2 000 lx,光照时间8~10 h/d。 1.2.6 炼苗移栽。将已生根的组培苗移至炼苗棚进行炼苗3~5 d,然后将苗取出,洗净残留培养基,用多菌灵溶液浸泡后移栽到含有由泥炭土、珍珠岩和椰糠等配成基质的育苗穴盘中,同时浇透水,20 d后统计移栽成活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消毒时间对绿萝茎段污染率的影响
由表1可知,带节绿萝茎段在不同消毒时间的处理下,污染率均不同。当消毒时间为15 min时,接种外植体污染率最高;当消毒时间为30 min时,污染率最低;当消毒时间为35 min时,污染率也较低,但是植株死亡较多。因此,最佳消毒时间为30 min。
2.2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绿萝腋芽诱导的影响
由表2可知,培养基中添加TDZ、KT和6-BA对绿萝腋芽诱导的影响不同。其中,添加6-BA更有利于绿萝腋芽诱导的培养,以添加6-BA的培养基诱导绿萝腋芽时,萌发率可高达100.0%,且萌芽生长更健壮。由于本试验所用NAA的浓度没有变化,因而并不能确定NAA浓度配方是绿萝腋芽诱导的最佳配方。
2.3 不同生长调节剂及蔗糖组合对绿萝芽增殖的影响
由表3可知,6-BA、NAA和蔗糖的浓度对绿萝芽增殖的影响程度为6-BA浓度>蔗糖浓度>NAA浓度,说明以MS为基本培养基时6-BA浓度对绿萝芽增殖起主要作用,其次是蔗糖浓度,NAA浓度的影响最小。由表3可知,6-BA浓度间的F=52.507、P=0.019,表明不同6-BA浓度对绿萝芽增殖的影响差异显著。而NAA浓度间的F=6.196、P=0.139,蔗糖浓度间的F=2.796、P=0.263,表明不同NAA浓度、蔗糖浓度对绿萝芽增殖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由表3知,除试验3外,其他试验增殖系数均大于3.0,其中试验4的增殖系数最高,达4.96,且其芽丛多,生长健壮,叶色青绿。而当6-BA的浓度为3.0 mg/L时,丛芽分化较少、有少量变异现象。由此可知,綠萝增殖的最佳处理组合为A2B2C1,即绿萝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6-BA 2.0 mg/L+NAA 0.2 mg/L+蔗糖20 g/L。
2.4 不同培养基配方对绿萝生根的影响
由表4可知,每个处理均可生根,且生根培养基中添加IBA的配方生根数较多。当NAA浓度为0.1 mg/L、IBA浓度为0.2 mg/L时,生根数最多且根粗壮;当NAA浓度为0.1 mg/L、IBA浓度为0.5 mg/L时,根较弱并有气生根生成。综上所述,绿萝最佳生根配方为1/2 MS+NAA 0.1 mg/L+IBA 0.2 mg/L。
2.5 炼苗移栽情况
将绿萝生根组培苗移至大棚进行炼苗3~5 d,注意避免中午太阳直射。炼苗后的组培苗颜色深绿。将组培苗从瓶中取出,洗净附着在根系上的培养基,用多菌灵溶液1 000倍液浸泡20 min后移栽。结果表明,组培苗移栽到含有泥炭土和珍珠岩按3∶1比例配成基质的育苗穴盘中,组培苗长势旺盛。组培苗移栽管理期间,要求温度为25~30 ℃,保持空气相对湿度达85%以上[6]。20 d后,成活率可达95%。
3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以绿萝带节茎段为外植体,对其组织培养技术进行探索。试验结果表明,腋芽诱导的最佳培养为添加6-BA 2.0 mg/L,腋芽萌发率高达100%;丛芽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2 mg/L+蔗糖20 g/L,增殖系数可达4.96;生根最佳培养基为1/2 MS+NAA 0.1 mg/L+IBA 0.2 mg/L,生根率可高达100%。
外植体消毒是植物离体组织培养所要进行的第一步,是愈伤组织诱导和丛生芽诱导的基础。本研究只运用了酒精与升汞进行消毒试验,且表明采用75%酒精消毒30 s后,再用0.1% HgCl2消毒30 min,效果最好。而现有的研究表明,不同种类的灭菌剂组合,对绿萝外植体的灭菌效果不同[7]。这说明绿萝外植体消毒处理方法具很大的改进和提升空间,可采用多种灭菌剂进行组合配比并比较消毒效果,进而筛选出更优的消毒方法。
研究发现,在天南星科植物组织培养中,生长调节剂对外植体形态建成及其调控起着关键作用,其种类选择及浓度配比影响着植株再生方式和再生频率[8-11]。因此,本试验着重探讨了不同生长调节剂浓度对绿萝的腋芽诱导、继代增殖、生根的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6-BA在腋芽诱导及继代增殖作用最为明显,且最佳浓度为2.0 mg/L,这与郭 英等[12]的报道一致,但与王越铭等[3]报道的结果不同。此外,生根试验中NAA与IBA结合时效果最佳,这与黄凤兰等[13]的研究结果不同。在试验中发现,褐变的现象较严重,可适量添加活性炭。张 瑜等[14]的研究表明,活性炭最佳添加量为0.2%。在腋芽诱导试验中,由于添加NAA 0.02 mg/L为定量,因而不能确定其为最佳值,有待进一步试验。虽然组织培养的方法变异小,但在试验过程中也有发现,绿萝继代培养过程中会出现少量变异。因此,绿萝的稳定遗传率和稳定遗传的能力还需进一步进行试验。
4 参考文献
[1] 黄玉源,张施君.天南星科观赏植物重要品种及其繁育技术[J].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5(4):54-59.
[2] 樊锐锋,胡宝忠.小叶绿萝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J].北方园艺,2004(6):76-78.
[3] 王越铭,李康.绿萝的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J].新疆农业科学,1998(3):138-139.
[4] 王意成,王翔,姚欣梅,等.观赏植物养护与欣赏[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09-210.
[5] 张兴翠.花叶绿萝的多倍体诱导及快速繁殖[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26(1):58-60.
[6] 李浚明.植物组织培养教程[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6.
[7] 徐伟,季索菲.绿萝组培外植体消毒灭菌技术研究[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16,16(4):54-56.
[8] 朱根发.天南星科植物组培快繁技术[J].花木盆景,2001(6):4-5.
[9] 白雨,高山林.半夏组织培养诱导胚状体的正交试验[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3,12(4):12-20.
[10] 高挺,陈继敏,杨振明,等.海芋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6(5):91.
[11] 鲁雪华,郭文杰.皇宝石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1,37(4):530-531.
[12] 郭英,梁国鲁.小叶绿萝同源多倍体诱导研究初报[J].西南园艺,2002,30(4):1-3.
[13] 黄凤兰,梁冰,卢宝伟,等.小叶绿萝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J].北方园艺,2004(6):76-78.
[14] 张瑜,关力,杨晓贺.花叶绿萝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J].北方园艺,2012(12):155-15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734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