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背景下《电子产品生产实训》改革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恒

  摘要:在国家大力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下,以校企合作共建共享的电子产品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契机,积极探索《电子产品生产实训》课程的工学结合闯关式教学模式改革,在课程标准、师资队伍、教学模式、教学资源、实践教学环境和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键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闯关;考核评价;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05-0122-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20条》指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健全多元化办学格局,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扶持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举办各类职业教育。同时职业院校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企业在人才培养、课程标准制定、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
  在国家大力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下,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与深圳旭听微电子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以实训教学为主体的电子产品生产性实训基地,积极探索《电子产品生产实训》课程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经过七年的教学改革和实施,在课程标准、师资队伍、教学模式、教学资源、实践教学环境和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
  1 课程的性质和定位
  《电子产品生产实训》课程是电子学院飞机电子设备维修、应用电子技术等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根据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关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而设置的,对专业所面向的电子产品组装、生产、修理和管理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的达成起支撑作用。
  《电子产品生产实训》课程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SMT与THT生产流程及工艺,掌握印刷机、贴片机、回流焊的基本操作,了解国内外贴片技术的发展趋势,掌握M系列、HF系列倒车雷达主板的生产流程及组装工艺,熟悉市场和企业对电子产品组装要求及工艺标准,具有贴片、插件、浸焊、手工焊接,检测与维修等岗位顶岗生产能力,具有电子企业生产操作员的生产能力,具有小型电子产品生产、组装、检测和维修能力。通过专项训练培养学生的电子产品生产技能与质量意识,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2 课程设计与教学的组织实施
  2.1 课程设计基本思路
  课程教学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工学结合为主要手段、以企业真实产品为教学载体.以“闯关式教学”为主要教学模式,让学生了解企业电子产品生产与工艺,掌握企业级焊接技术与组装工艺,按照企业的生产模式,进行顶岗生产实训,学生在生产实训时,即是学校学生也是校企合作生产基地的生产员工。
  2.2 校企合作共同制定课程标准
  本课程直接面向企业生产一线,以校企合作共建共享的电子产品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契机,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发挥自身的企业优势和资源优势,通过校企产学研合作平台,对深圳旭昕微电子有限公司、中车集团(株洲)、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的调研,了解企业典型工作任务和岗位能力需求,结合产品质量要求和职业素养,组织职业技术教育专家、专任教师、企业专家,共同制定课程标准,教学载体采用企业的真实产品,学生实训原材料由企业提供,学生实训做的产品,经过企业检验合格后,流入市场进行销售,实行校、企、市场三方检验标准,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及时、有效的融人企业环境,产品质量也作为检验课堂效果的重要手段。
  2.3 采用闯关式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1)摒弃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操作、项目考核评价的老旧模式,采用闯关式教学模式,即根据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选择合适的项目关卡,通过关卡设置、关卡任务设计、通关秘籍制作完成课前准备,课中以学生闯关的教学形式来组织教学,围绕培养职业岗位能力需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养目标,来设计相应的关卡。
  2)教学实施过程,以项目闯关的形式开展,布置多任务(不同难度)的训练项目,让学生进行闯关训练。闯关的关卡由团队关卡和个人关卡组成,团队闯关旨在攻克教学难点、提高产品的直通率和合格率,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个人关卡则是个人技术水平的提高和课后拓展,满足学生的差异化学习需求。关卡的设置应由简单到烦琐,由容易到困难,前后呼应层层递进,形成梯度链。随着学生通关一个个的关卡,实训教学的任务也一点点完成,直到通关成功。
  3)在生产过程中,培训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提出合理化建议,能起到改善生产,节约原材料的组和个人进行成果展示和表扬;设立个人优胜奖,及时表彰闯关能手,并发展成为老师的小组长,带动其他同学完成闯关任务。
  2.4 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依托数字化工卡实训平台,完善教学管理和教学资源
  1)数字化工卡实训平台是我校自主开发的实训教学管理平台,通过数字化实训平台,进行资源管理:教师上传工卡、教案、微视频、闯关项目和闯关秘籍等教学资源,学生登录数字化工卡平台,可以查看工卡,反复观看微视频,学习操作规程和闯关秘籍,随着学生通关一个个的关卡,实训教学的任务也一点点完成,直到通关成功。
  2)通过数字化实训平台,进行教学管理:学生的考勤和生产数据录入电脑,方便学生查看和进行对比;耗材的发放,工具和仪器的領取与归还建立台账,实时动态观察库存数量和领取数量等信息;通过成绩评定功能,系统自动评定学生成绩,减少纸质计算的烦琐,避免成绩出错。
  3)在数字化工卡实训平台中,通过实训教学资源库,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实训内容,实训方法;通过在数字化工卡库,详细制定实训操作步骤、达标规范、注意事项、所需工具耗材,无缝对接电子产业工作模式;通过实训过程管理库,规范实训流程,记录实训过程数据,评价实训成绩。数字化工卡实训平台实现对教学资源、实训过程、实训工卡、实训工具耗材等进行动态、信息化管理,进一步完善教学资源和教学管理,为闯关式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 课程的特色与创新
  1)采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把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用到教学中。学生的实训教学环境,就是企业的真实生产环境,实训产品,就是企业真实的产品。在实训生产过程中,融人企业的作业工卡,指导学生生产实训,实训模式参照企业的生产模式,实训成绩与产品质量挂钩,使教学情境与工作环境相结合,学校考核与企业评价相结合。聘请企业指导老师和校内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实训,提高课程教学团队的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把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用到教学中。
  2)校企合作完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学生成绩与产品质量直接挂钩,学生实训做的产品,企业检验后,生成质量报表反馈回学校,改进教学模式和生产工艺,实现校、企、市场三方的闭环反馈,也作为评定学生成绩的一部分,使学生成绩与产品质量直接挂钩。改革传统的以笔试形式考核学生成绩的方式,开发基于数字化工卡实训平台和产品质量,注重逐级闯关的全过程考核方式,即总评成绩主要由闯关成绩和产品合格率决定。个人闯关只有通过一关才能进入下一关的学习任务,团队闯关只有本工序产品合格率达到要求才能进入下一工序的生产。个人闯关以闯关的难度、速度、闯关等级来评定闯关成绩、团队闯关以产品合格率和结合个人在团队的贡献来评定闯关成绩。最终在结合平时考勤来综合评价学生的课程成绩。
  3)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实现实训费用的自己自足。传统的实训教学属于消耗式的实训模式,每学年需采购一定数量工具和耗材,然而在生产实训中,由企业提供原材料和工具,按照生产加工协议和订单要求组织生产实训,生产完后的倒车雷达主板发回企业,复检合格后生成质量报表,企业以一定价格支付学校加工费,学校用来补充实训耗材、设备维护费,实现实训费用的自己自足。同时可根据企业生产任务情况,通过学习完本课程,针对家庭困难的学生,开展学生勤工俭学,即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同时支付一定的生产报酬,补贴学生的生活费用。
  4)依托数字化工卡实训平台,完善教学管理和教学资源。依托数字化工卡实训平台,建立和完善实训教学资源库、数字化工卡库和过实训过程管理库,实现对教学资源、实训过程、实训工卡、实训工具耗材等进行动态、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进一步完善教学资源和教学管理,为闯关式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5)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教材和操作工卡。将企业的生产工艺和管理、产品调试和维修等知识融入教材,使教材内容和作业工卡更加符合企业生产作业标准。由李恒、杨国辉主编,练斌、李铁葵(企业专家)参编的《电子产品生产与工艺》教材已正式投入使用。
  4 课程改革的反思与不足
  1)实训学员频繁更换,平均每两周更换一次,不断更换的新学员和新手,如何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拟采取的措施加强校企合作,通过改善生产工艺,简化生产流程,操作步骤碎片化、视频化,使学员易于掌握操作技能,降低上手难度。
  2)大型贴片机操作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在进行操作、维护保养方面,对学员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机器故障率也将影响的实训进度和产品质量,因此如何保证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需进行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2019.
  [2]邓延安.《电子产品生产实训》课程的规划及实施[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23):29-31.
  [3]尹玉軍.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课程改革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4(12):86-87.
  [4]崔鸿涛.“闯关式”实训版块——对于《旅游服务礼仪》课程考核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版,2010(5):96-98.
  【通联编辑:唐一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804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