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刍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工作已经普泛化,其从最初的学科联络人阶段步入学科信息门户的构建阶段。本文简要概述了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最近的发展,在学科服务实践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着力向服务内容深度进行拓展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以期更有效率地促进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利用。其目的最终是提升图书馆在大学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提升高校图书馆的存在价值。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系统化;转型
  中图分类号: G258.6;G2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30-0188-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30.096
  近几年的高校图书馆工作实践层面,学科服务日益成为热门,在全国高校图书馆界形成燎原之势。但什么是学科服务?在概念层面似乎还没有达成共识,处于自定义阶段。从概念溯源的角度,目前只有《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名词》第一版中有“学科化服务”和“学科馆员”的定义。所谓学科化服务,即指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以学科馆员的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为基础,依托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平台,在一定条件下为学科用户开展的深层次信息服务。所谓学科馆员,即指拥有专业知识、业务经验和从业资格,从事特定学科领域的专门信息服务,包括文献选择与评价、书目指导、专题信息导航和参考咨询等工作的图书馆员。在实践工作中,由于知识载体和信息、知识传播途径的新技术的加速度式发展,图书馆服务工作创生了大量的新概念,名词术语等概念规范性的形成需要一段相对稳定的时间,因此受诸多实际因素影响,不少新概念和所谓创新业务转瞬即逝。学科服务工作,虽然也并未达到标准化模式,并未像图书馆传统的参考咨询工作模式一样流程化,但随着实践工作的深入,正在朝着制度化演进。
  1 学科服务的历史发展
  我国图情研究对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的研究和定义,是一个随着学科服务实践不断发展的过程。始发点可以上溯至1998年清华大学实施学科馆员制度,迄今已历20余年。学科服务的实踐工作,也在不断地适应技术条件引发的基础信息环境的变化。从研究文献的角度追溯,2003年,张晓林最早提出了“学科化知识化服务”的概念。随后,清华大学图书馆将设立的学科馆员组变更为学科服务组,明确学科服务的工作性质。引发了国内多家高校先后开展不同形式的学科服务。随着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的进展,“学科服务”渐渐成为规范的公用概念,并被学术研究和实践工作所通用。综述国内著名大学图书馆所开展的学科服务实践,可以将学科服务描述为:学科馆员主动了解进入用户信息环境,发现用户需求;依托图书馆的资源和技术条件,创设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学科服务平台;尽可能整合纸质与数字等与学科领域相关的资源和服务,尽其可能成为某个学科领域的教学、科研等的信息支持者。
  国外图书馆的学科服务也始于学科馆员的职能创新。20世纪中叶,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图书馆创设学科馆员制度。伴生着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科馆员的职责也一路发生内涵的丰富和变化。由最先的学科联络、专业参考咨询,渐次演化为馆藏建设、资源导航,又渐次转向服务于重点学科和科研团队。根据初景利教授等学者的研究判断,国外学科服务历经快速发展期、变革发展期、成熟创新期,随着嵌入式服务实践的逐渐深入发展,当下学科服务处于转型发展期。
  国内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其职能内涵也有一个历史阶段的演化过程。最早始自于参考咨询馆员分化出来的学科联系人,当时的工作内容主要就是在图书馆和院系师生之间搭建一个联系通道,使通用的资源有更明确的使用路向,也使图书馆自身的参考咨询工作有更明确的咨询目标。从职能上看,是从传统图书馆泛化参考咨询的第一次主动出击,也是走出图书馆开疆拓土迈出的第一步。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数据库等电子资源呈指数化增长。由此带来了大量的数字资源的传播推广、使用培训等业务工作,并因此产生了信息素养亦即用户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等培育工作,这些工作也成为参考咨询业务的当然发展。同时,利用数据库使用的先发优势,有些高校图书馆开始开展少量的科研支持服务。
  上述时期,虽然在很多大学图书馆都在进行学科服务,但学科服务介入的层次还是比较低的,更多的是作为图书馆的业务创新亮点和铭牌作用。从图情学的角度,可以说是图书馆员服务向图情专家服务的发展中途。从资源整合的角度来说,这个阶段还未形成趋势化的学科资源整合,综合资源还未深度开发和指向性利用。
  学科服务的内涵真正跨界提升的是大约2015年开始的学科知识服务馆员。这个阶段是深度进入学科领域,并非简单利用图书馆资源的职能深度扩展。这一进程中,学科服务对内进入图书馆资源建设,提供资源建设的依据和发展方向,对外开始逐渐介入科研和科研团队,最重要的关键词就是“嵌入式”。学科馆员的职责内涵突破了传统图书馆的参考咨询乃至信息服务的内涵边界,可以说是向真正意义的图情专家的一次内容突破。我们知道,早期的图书馆业务核心是文献分类和编目,进而到了摘要和索引层面。而现代的图书馆业务向外突破了自身的资源建设边界,向内进入到内容深度研究的领域。学科服务的内容开始日渐步入教学支持和研究支持阶段,诸如介入人事管理的科研人才评价、科研管理的学科规划评价、教学过程与教师合作的内容阅读服务以及构建学科知识环境等。目前来看,很多大学图书馆已经建设并维护学科信息门户,该信息门户旨在整合某学科某领域的各种资源形式,包括图书、期刊、会议、数据甚至音视频等,除了有来着传统图情进行的资料分类汇总,比如研究机构、研究人员和自有学术成果,还进行研究热点分析,动态资讯等智力成果的推介。分析一般这种学科信息门户的宗旨定位,其基本是力图构建学科知识环境,并完成学科资源汇集、学科研究态势分析、学科学术评价等集成的一站式知识服务。考察国内一些知名大学图书馆所完成运营的学科信息门户,各校各自依托本校和各自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状况,可谓各有特色。除此之外,有些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已经开始嵌入学校的教学和科研过程,成为教师和研究人员的合作伙伴。   2 学科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从高校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的整体状况分析,少数一流的院校则步入了比较系统、规范和制度化阶段。在这一阶段,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已经融入教学科研社区,逐渐成为教师和科研人员的重要合作伙伴。
  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普通本科院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不少还停留在相对低阶的阶段,“学科服务”只是参考咨询部的一块工作内容。受制于资源、人力等实际因素的限制,很难持续开展学科的深层次服务。不同的院校图书馆,其开展的学科服务并不具有规范化的制度。学科服务更多的实际内涵是从学科馆员角度提供的“个性化服务”,学科馆员能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都有着很多的不确定性。从教师和科研人员的角度,很多也弄不清学科馆员的作用。学科馆员和教学科研人员之间,很多属于被动关联在一起,对于图书馆来说是很想找到用武之地,而对于用户来说却是实际帮助较小。比如,有的学校图书馆进行学科信息、学科情报等简讯面向教授科研人员进行推送,虽然学科馆员尽心尽职,但点击下载使用非常少,慢慢流于一种无用功。简而言之,学科馆员的工作,更多的来自图书馆自身的服务功能的延伸,而不是立身于用户的广度和深度的需求,更多的是图书馆的业绩工程,是图书馆自身的工作,是图书馆自认为的“用户的信息和知识需求”。由此,学科馆员自洽于自身的资源条件、人员的知识水准和工作能力边界,在这个框架内,自以为是的针对学科信息导航内容进行服务。因此导致学科馆员服务内容单一、学科局限性强,内容不能下沉,更不可能满足学科用户对于现代信息资源和知识内容资源的需求。换一句话说,浅显的信息内容,用户不需要,深度的信息内容,学科馆员提供不了,由此导致二者的关联通道不畅。
  因此,學科馆员服务正面临着亟待解决的进一步发展和转型的问题。“深层次学科服务”要想取得实践的功效,就必须解决两个方面的核心问题,其一是要了解挖掘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真实的内在需求,不能单方面的基于图书馆的资源本身提供服务;其二需要加强学科馆员的内功培养,立足实际,夯实基础,在服务过程中积累经验,通过积累成长为图情专家。
  3 学科服务的层次、深度与发展趋势
  关于学科馆员的服务对象,一般达成的共识是:研究生、教师和研究人员。最初的意愿是在院系和图书馆之间建立起顺畅的资源需求与资源保障联系通道,一方面可以更加切实的服务于学校教育和科研,同时可以更有效率地促进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利用。其目的最终是提升图书馆在大学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提升图书馆的存在价值。
  学科服务进一步的发展,则是在工作范围和工作内容方面有了根本性的深入。学科服务开始深入院系业务内容,开始聚焦于教学与学习支持、研究支持以及各种情报分析。搭建学科信息服务门户,由较早期的学科信息博客、学科信息导航等学科服务形态,向系统化一站式模式转型。学科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意味着学科服务的规范化、制度化已经达到比较成熟的水平。基于这个平台开展的教学与学习支持服务、情报分析服务、科学研究支持服务成为主流的业务条线,改变了高校图书馆的基本与核心业务模式。国内一些高水平大学图书馆,已经开展了高水平的情报分析服务,其情报分析已经达到形成产品体系的水准,形成诸如学科竞争力分析、人才竞争力分析、领域态势分析、专利技术分析以及知识产权服务等系列化成果。在教学与学习支持条线上,学科馆员与教师形成密切融合,图情服务介入入专业教学与学习的过程较为深度,信息素养培育和教学过程深度融合。在科研支持层面,学科服务有了一系列不同层面的系统化的服务内容,从院系联络、资源建设与揭示,到学科评估与专业认证甚至到智库服务等。
  未来,学科服务仍然是在发展进程之中。比如立足于创新支持的服务。这在科技研发方面关注创新实践的校内机构和校外企业,建立创客空间开展创新创业沙龙,支持创新实践课程等。也可以立足于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精神培育等的阅读推广等的支持服务。在当今泛信息化时代,高校图书馆主动拓展学科服务职能,不仅是业务内容的开疆扩土,更是图书馆价值的再创造。学科服务的发展历史虽然简短,但始终贯穿着这样几个关键词,其一是主动性意识,其二是个性化创造,其三是内容日渐深度,其四是服务的协同合作。这就要求学科服务者既是专业领域的深度认知者,又必须是图情领域的专家。
  【参考文献】
  [1]宋玲玲.北美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转型典型案例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9(7)43-49.
  [2]曹瑞琴,杨丽兵.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存在问题与对策[J].农业图书情报,2019,31(6):73-80.
  [3]黄筱玲.我国图书馆学科服务变革历程及特点[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9(5):24-27.
  [4]安源.国内学科馆员研究十余年发展回顾与展望[J].图书馆,2014(1):64-6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2692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