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路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存在经费不足,专业技术人才不足,智慧平台和数据挖掘技术缺乏,数字化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为此,要培育大数据人才和提升馆员数据处理技能,要建立和完善移动图书馆和智慧图书馆,要加强图书馆之间合作、推进馆际资源共建共享,要深度挖掘大数据资源价值、提升服务读者质量,要借助互联网技术促进图书馆资源的共享,要加强与资源供应商和技术供应商的合作。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20)08-0190-03
大数据(big data,mega data),指的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大数据时代》指出,大数据是指不用随机分析法这样的捷径,而采用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大数据具有5V特点:一是大量(Volume),二是高速(Velocity),三是多样(Variety),四是价值密度(Value),五是真实性(Veracity)。《2017年度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指出,我国目前的数字阅读用户人数接近4亿,人均每年阅读电子书数量远远超过传统纸质图书。伴随手机等移动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数字化、电子化阅读方式日渐盛行,乃至慢慢成为了大多数人尤其是青少年主要的阅读方式。高等学校是国家教育、文化的重镇,高校广大师生对数字化阅读有着巨大的需求。因此,高校图书馆理应顺应大数据时代潮流,高度重视馆藏数字资源的建设和服务,以便更好地服务广大读者。
1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的图书馆在数字化资源建设方面主要存在下述几个问题。
1.1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经费紧张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许多高校的办学经费也有巨大增长,有些高校甚至还笑谈直言:有钱没地方花和不知道怎么花。说到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经费不够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要分两方面来看的:一是不少的高校其实是不缺办学经费的,就像前面提到那样,一些高校还正愁钱不知道怎么花出去呢,问题是,这些高校虽然有钱,可是并不愿意或不舍得在图书馆大数据资源建设上多花一分钱,这是一种有钱不愿意花的情况;二是有些高校本来办学经费就很有限,维持正常的运转仅仅才够用而已,当然没有办法在捉襟见肘的经费里头额外拿出一笔钱来加强图书馆的大数据建设了,这是一种有心无力的情况。当然,如果还要细分的话,还有一种特别的情况,客观上学校就没有足够的经费,而且主观上也不重视和不愿意加强图书馆大数据建设,这种情况就更悲催了。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是一个新兴事物,它的建设需要较大的经费投入和支持,而数字资源又基本属于无形资产和资源,很难像学校的高楼大夏一样产生直接的视觉冲击效应,对于这类隐性、建设周期也相对较长、产出效应也不是很明显的投入,很多高校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经费不足的问题一直是制约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重要瓶颈。尤其在当下,呈几何增长的数字化资源与高校有限的资源购置经费之间的矛盾显很是突出[1]。
1.2 高校图书馆大数据专业技术人员不足
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人,现代科技的发展进步核心竞争力是人才,图书馆大数据资源建设和管理服务过程自然也是如此。因此,高校图书馆如果没有从事大数据资源建设和管理服务的专门技术人才,想开展这种就工作都难,更别提说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了。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大数据方面专业人士非常稀缺[2]。这可能也是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普遍的现状,因为通常来说,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都是学校其他高层次、高水平人才的家属,也就是说图书馆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学校引进高层次、高水平人才时安排其家属的部门和场所。这些家属通常综合素质不高,专业技术水平更低。大数据时代,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技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比如数据获取、数据归纳、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数据传输和数据服务等方面的能力,而这些能力非专业人士难以具备。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近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图书馆“老弱病残”的状况有所改观,也引进了一些专业人士,但总的来说与大数据时代的要求还相距甚远。
1.3 高校图书馆智慧平台和数据挖掘技术缺乏
就智慧平台而言,高校图书馆包括两个平台:一个是图书馆内部的智慧平台;第二个是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与“校园一卡通系统”对接的智慧平台。目前,许多高校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下的各个子系统,比如图书馆借阅管理系统、图书馆文献检索系统,图书馆数据库检索系统等等还处于相对独立运作状态,因为缺失一个统一的智慧平台将它们整合,所以广大师生读者使用起来不够方便。至于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与“校园一卡通系统”实现有机对接的智慧平台虽然很多高校都搭建起来了,但功能和作用还很有限,尚需进一步完善。另外,图书馆对读者利用馆藏资源以及使用各个管理服务系统后产生和留下大量的信息数据,图书馆没有或难以对其进行及时的归纳、精确的分析,深度地挖掘[1],并从中发现和找到有用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是可以用来改进和提高图书馆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方法和质量的。
1.4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利用率不高
当前,许多高校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将实现校园数字化、信息化作为现代化校园的共同追求和目标。这里先不谈这一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和在多大程度上已經实现,现实情况是不少高校图书馆已有的数字化资源也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这一情况就很是令人心痛。当然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率不高,原因固然有广大师生读者的原因,比如说不知道或不太会使用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或者习惯传统纸质资源而不愿意尝试、接受和学习新的东西。但图书馆自身的责任和问题也不容推脱和忽视,诸如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检索、查找、娱乐、通讯等方面必须的硬件设施和工具的缺失和落后,电脑陈旧版本太低有些甚至根本就不能使用,电子阅览室开放时间不够且开放时间不合适;还有就是图书馆能够提供的数字化文献资源比较有限,当然各个高校图书馆的情况不尽相同,有些多些有些少些,而总体情况是图书馆能够购买的数据库资源难以满足广大师生的学习、研究和娱乐需要。有的数字资源也是随意购买,专业性不强,没有充分考虑学校师生实际和现实需求,更别提说有些数字资源查询、下载和阅读都很困难了[3]。另外,高校图书馆信息管理和服务系统与学校“校园一卡通系统”没能实现有效的融通、兼容,限制了数字化资源的广泛利用,降低了数字资源利用率。 2 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服务策略
2.1 培育馆员大数据素养,提升馆员数据处理技能
大数据技术人才对于大数据资源建设的重要性乃至关键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高校图书馆需要大数据技术人才,很需要。一般来说高校图书馆大数据技术人才来源基本上有两条途径:一是对自己已有的教职员工进行送培,激励和鼓励他们参加各种技能培训、脱产进修或学习,到其他单位深造等,培育大数据资源建设所需要的人才;第二条途径就是从外边引进这方面的技术人才,高校通过出台一些优惠和吸引人才的政策实现引进大数据资源建设所需人才的目标。因此,在图书馆大数据人才紧缺的情况下,高校图书馆可以采取这两条腿走路的办法:一是引进外来人才,二是提升自有馆员技能。另外,图书馆还可以经常邀请外单位的大数据行家里手来馆举办专门知识讲座,也不失为一种提升馆员大数据技能的办法。尤其是图书馆专业数据馆员必须不断地去学习新的数据管理服务方法、方式和工具等,以便更好地为读者提供高质量和周到的服务[4]。
2.2 建立和完善移动图书馆和智慧图书馆
随着大数据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电子信息终端成为高校师生日常生活的标配,因时而动,顺势而为,许多高校提出打造智慧校园的目标。图书馆作为高校“三大支柱之一”的重要部门,是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自然组成部分。伴随和紧跟着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潮流和脚步,高校图书馆提出要大力建设智慧图书馆和移动图书馆。高校建立和完善智慧图书馆和移动图书馆建设要从下述几个方面去努力:一是要牢固树立一个理念,即慧图书馆和移动图书馆的建设要一切围绕和服务于学校人才培养这一中心任务,一切为了广大师生读者、一切为了服务和方便广大师生;二是完善和优化大数据资源利用的基础设施和通讯设备,比如数字资源服务系统平台的搭建、无线网络的开通、数据信息传输宽带的铺设,网速的持续提升,手机APP等阅读软件的不断优化,电子阅览室改扩建等,以方便广大师生更愿意更便捷更高效的使用图书馆数字资源;三是大数据管理和服务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数据管理和服务师生读者的能力,既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同时也要提升服务水平和能力。
2.3 加强图书馆之间合作、实现馆际资源共建共享
大数据时代,数字资源之大、信息量之丰富难以想象,对任何一个图书馆而言,毫无疑问,它能拥有的数字信息资源都是很有限的,一家图书馆仅凭一己之力不可能也没必要拥有所有的数字资源。因此,加强图书馆之间的紧密合作,实现大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无疑是既经济又可行且很现实的好办法。加强图书馆之间的合作,从合作对象来看,既包括高校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共建,也包括高校图书馆与其他图书馆的合作共建,比如与公共图书馆、科学专业图书馆的合作共建。图书馆合作共建主要遵循如下路径:首先要树立1加1大于2的合作共建理念,各个图书馆之间抱着求同存异的心态,亲密合作,联合共建共享数字电子资源;其次,各个高校共同开发设备、共同引进技术、共同购置软件、共同开发资源,共同制定数据规范,共同出台格式标准,共建共享数字资源;其三,树立全国图书馆一盘棋的观念,借鉴大数据的理念和运作模式,将每个图书馆的数字资源都看成是整个大数据资源的有机构成部分,仅仅是整体的组成部分,这样,各个图书馆的数据资源就可以完全按照大数据的处理方式来共建共享了[1]。
2.4 深度挖掘大数据资源价值、提升服务读者质量
高校图书馆不能坐拥信息量巨大的数据资源而无所作为,图书馆要充分和深度挖掘本馆现有的丰富巨量的大数据资源及其设备、软件和人才,更好的服务高校师生读者。一是,运用大数据来科学分析和精确评估广大师生读者使用各类信息平台和各种资源的情况,为图书馆更好的改进管理和服务以及将来采购和补充各种资源提供科学和准确的依据,从而使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更能体现以读者为中心的精神和理念;二是,充分发挥大数据各种强大的智能化功能和作用,推进移动图书馆和智慧图书馆建设,推进图书馆自动化管理进程,实现图书馆资源自动搜寻、图书期刊自动借阅和归还、图书资料智能盘点、图书期刊自动分拣以及图书位置与信息实时导航定位等;三是,为了方便广大师生更有效更便捷地获取各种数字化、电子化信息资源,高校图书馆可以有针对性地搭建一些平台,比如说开设“在线课堂”、设计“QQ”、添加“微信”、运用“微博”等,为广大师生读者提供网络课程、专家讲堂以及声像视频、文字图片、歌声语音等形式多样的信息资源[3]。
2.5 借助互联网技术促进图书馆资源的共享
大数据时代,为了实现大数据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更加充分、经济、有效地使用数字资源,除了各个图书馆、各类图书馆之间要加强合作,实现数字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之外,图书馆还可以借助当今极度发达的互联网技术,将本馆宝贵乃至稀缺的大数据资源让更多的用户使用和分享[5]。当今时代来,互联网络技术突飞猛进,即使是我国相对落后的西北乡镇也基本实现了网络的开通和普及。如此以来,图书馆的数字化、电子化的馆藏文献资源和其他可以共享的大数据资源,就可以通过互联网传递到需要的地方和用户人群,从而实现馆藏丰富资源的共享,而这些地方和用户就可以实现“不求拥有、只求所用”的理想目标。这样做的意义还在于此举可逐步弥合不同地区和人群之间的数字鸿沟。
2.6 图书馆加强与资源供应商和技术供应商合作
通常来说,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供应商有两类:一类是知识资源供应商,这类供应商有为图书馆提供传统纸质图书、期刊、资料的出版发行商,还有为图书馆提供数字、电子出版物以及数据库和数据库服务的供应商;第二类是技术资源供应商,这类供应商主要为图书馆提供自动化集成系统、无线射频识别(又称电子标签)、数据存储系统等软见和硬件设备以及技术服务。图书馆要加强与上述两类供应商的深度合作,既能节省学校的人财物,又能节约时间和提供更好的产品,还能倚靠其帮助建设大数据平台[1],推进智慧图书馆和移动图书馆建设。
3 结语
大数据为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電子信息管理和服务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当前,高校图书馆在数字电子资源建设方面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因此,图书馆要想方设法查找问题、克服困难,创造条件,不断改进和完善大数据信息管理和服务的办法和举措,推动移动图书馆和智慧图书馆建设,从而更好地服务各类用户读者。
参考文献
[1] 张丽萍.大数据环境下医学院校图书馆资源建设机制探析[J].蒙古科技与经济,2019(14):116-118.
[2] 李丹.新时期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分析[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8,27(10):87+127.
[3] 刘春王,刘俊涛,于钦明.网络环境下中医药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策略研究[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9,40(1):82-83.
[4] 蔡韶莹.医学院校图书馆面向附属医院开展科学数据管理服务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9,37(4):18-21+69.
[5] 曹海霞,黄利辉,任慧玲.我国医学文献资源(1949-2019年)共建共享发展研究[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9,40(1):2-6+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3214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