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数据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图书借阅的形式发生了较大变化,要求高校图书馆顺应学生的阅读需要创新服务形式,更新服务内容,以信息化的手段满足学生日益多元化的个性化阅读需要。本文主要分析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的策略,达到提高图书馆服务能力的目标。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服务能力;创新思维
   大数据技术的本质是借助信息技术构建多渠道、多形式的数据收集整合机制,通过获取与管理形成数据集合,从而更好地发挥信息资源的服务价值,满足海量信息时代的信息创新使用需要。高校图书馆应当围绕大数据技术优化图书服务方式,提高各类电子图书资源的供给能力,建立更加便利的阅读服务体系,发挥图书馆在信息化时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率的重要价值。
  一、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现状
  (一)服务形式传统落后
  有些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模式较为传统,借阅服务仍是高校图书馆的主要服务模式,大数据技术还处在试验阶段,没能提高数字图书资源的处理效率,因此降低了高校图书馆的整体发展水平。目前高校图书馆服务还未能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数字化图书资源的利用效率较低,高校缺乏系统性的信息数据资源的收集与存储机制,大量前沿科学研究数据未能传递给学生用于学习研究。很多高校图书馆未能针对性的进行图书资源供给,不能根据学生需要建立学生个人图书资源分析机制,这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借阅体验,而且不利于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专业技术人才短缺
  目前高校图书馆的专业技术人才短缺,专业技术有人才的大数据应用能力不足,现有的图书馆服务管理人员不能针对性的优化图书馆服务空间,图书馆管理人员缺乏创新性的服务意识与服务能力。尤其是具有图书管理专业背景的人才还缺乏信息技术的培训机制,现有人才不能适应新的工作形势需要,制约了高校图书馆服务能力的提升,影响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水平。目前高校图书馆现有图书管理人员还停留在传统的服务方式,大数据技术未能真正发挥规模化的作用,图书馆传统的书籍分类整理方式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广泛的电子化图书资源阅读需要。
  (三)服务定位能力不强
  高校图书馆正处在技术改革升级的转型时期,强调通过技术升组给读者提供一个个性化和精准化的图书资源供给机制。但是,目前高校对学生个体的数据信息掌握不足,高校图书馆的数据库与教学管理系统的衔接不足,不了解各专业学生的相关需要,并且不熟悉学生个体的检索方式,不能对学生搜索的数据进行精准分析,因此无法根据跟踪性的个性化图书服务机制。一方面高校现有的图书馆专业人才的个性化服务能力较低,另一方面高校财务物力还不支持高校图书馆大规模的应用大数据技术,从而导致信息化背景下还难以达到个性化服务的效果。
  (四)学生知识需求增长
  互联网时代转变了人们的知识获取方式,人们的知识需求也日益增长,高校图书馆现有的数据信息量难以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知识需求。尤其是在专业技术发展速度较快当下,高校图书馆现存分散的、零散的图书资源已经不满足读者个性化的阅读需要。学生在检索寻找图书时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大数据技术虽然可以把相关图书资源串联起来,但是大数据技术的开发使用水平有限,图书馆现有的图书资源服务能力还不满足高校师生多元化和趣味化的学习需要。
  二、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
  (一)提升馆员信息化工作能力
  大数据时代要求建设一支信息化的图书馆管理队伍,切实把大数据技术应用于高校图书馆的具体工作实践,从而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图书服务体系。高校图书馆应当全面提高馆员的信息化服务意识,促进图书馆员自觉的学习信息技术,引导图书馆馆员接受以大数据为背景的专业培训,掌握必要的数据管理、数据分析与数据供给技能,从专业领域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还要根据高校图书馆的大数据发展方向引进专业技术人才,不断充实高校图书馆的技术实力,依靠高级图书馆管理人才更好地完善服务体系,保证图书馆信息技术的持续更新。
  (二)创新高校图书馆服务方法
  高校图书馆应当高度重视信息技术更新,创新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方式,不断优化图书馆的服务内容。首先,高校图书馆应当与专业信息技术服务机构建立联系,在专业机构的辅助下提高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分析、搜集、存储、监控、防护方面能力,开发符合高校师生需要的大数据管理平台,从而达到智能化的提供数据服务目标。其次,还要在移动互联网的背景下开发符合学生需要APP,满足学生在移动设备获得读书资源的需要。加大对学生数据信息的分类整理能力,根据教师、科研人员、学生的阅读需要实现个性化的阅读信息供给,为智能化高校图书馆建立基础。再次,高校图书馆还要建立必要的社交平台,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实现高校图书馆图书管理人员与学生的实时沟通,达到指导学生更加有效合理地使用高校图书馆的效果。还可以定期在社交平台为学生提供图书资源的服务推送,帮助学生预先整理符合专业教学需要的图书资源,这样可以实现图书内容的有效更新,推动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借阅。
  (三)实现图书资源的高度共享
  目前高校单独开发大数据信息平台的投入较大,技术研发的时间较长,图书馆实现大数据环境下的服务成本较高。高校图书馆必须具备资源整合的思维,注重切实提高基础设备的利用率,实现各高校的联合开发大数据平台,这样才能提高大数据技术应用效率,达到节约资源和快速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的目标。首先,推动高校建立图书馆联盟,强调开发统一的图书馆资源供给平台。其次,运用云计算技术进行大数据平台的整合,从而达到信息资源更丰富的效果。再次,建立共同的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监管机制,由专业的机构提供高校图书馆大数平台的风险防控体系,加大对高校图书馆联盟信息平台的维护力度,保证该平台的流畅运行。
  三、结语
  大數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应当转变服务方式,加大信息技术人才与图书管理人才的配合力度,形成强有力的电子信息图书资源供给机制,根据师生的个性化阅读需要实施针对性的图书资源供给,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发挥高校图书馆的实用价值,促进学生全面提高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吴爱芝,王婧媛.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嵌入式科研服务模式与内容研究[J].现代情报,2018(12).
  [2]杨曼.大数据环境下地方高校图书馆的角色定位与服务创新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8(05).
  [3]金硕.新建民办高校图书馆大数据时代下创新服务的思考[J].科技视界,2018(2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079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