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中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严明

  摘要:中职教育中,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理念。该文对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分析,阐释中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确保中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在核心素养导向下进行,改善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职教育;信息技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30-0102-02
  1背景
  中职教育应本着立德树人的理念,优化素质教育体系,在现代化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站在核心素养视角下,中职信息技术教学应融入核心素养理念,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2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在教育界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核心素养是学生具备的能力,促进学生终身发展,是满足社会需求的必备品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时應融入核心素养,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信息技术人才。就中职信息技术教育而言,教师不仅仅要充实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储备,还应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确保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科学观。
  3中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3.1 信息获取和共享的意识不足
  信息意识指的是学生对信息要有一定的敏感程度,结合实际的问题,科学的筛选和应用信息,将获取的信息做出合理的分类。当前中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时,学生仅仅是跟随教师的思路进行大量理论课程的学习或者机械的操练,获取信息的主动性不足。课堂教学中,学生仅仅配合老师完成相应的任务,信息共享的效果不佳,影响教学质量。由于学习环境存在局限性,学生难以深入接触信息技术,也没有主动接触和获取信息的机会。
  3.2信息处理能力有待于完善
  学生在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学习时,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抽象思维能力,将现实世界中的绩效问题采用形象化的思维进行深入剖析,找到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分析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对信息整合与加工,从而更加有效地解决各类问题。然而,中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时,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中职信息技术课程尽管也注重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培养,但是忽视了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无法有效地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教师不能采用多媒体技术,将计算机组装和系统操作等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的信息技术处理问题能力非常欠缺。
  3.3数字化学习工具与资源利用效率低
  中职信息技术教学时,教师应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选择数字化工具,合理地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借助多元化的渠道收集信息,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然而目前中职院校的信息技术硬件设备不够完善,教师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忽视了数字化资源的利用,导致学生难以借助数字化资源主动地获取知识。在中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时,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传统,课堂很难管控,信息技术课堂讲述的内容跟不上时代的发展[1]。
  3.4教学模式僵化
  新课程改革实施后,新型的教学模式被大量的推广,中职信息技术教学明确要求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灵活地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的问题还原真实的生活情境。然而,目前中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时,学生上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学生的创造能力不足。当前在中职院校中学生的学习不具备目的性,学习态度不佳,仅仅是应付考试,在信息技术课程学习时投入的时间不足。
  3.5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尽管素质教育理念在不断地深入与发展,但是中职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方式还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学生自身素养的提升无法借助考试体现出来,教师对教学方式的改革也存在局限性。单一的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长远发展,也忽视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改善。中职信息技术教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教师不应仅仅借助学生的考试成绩评价学生,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从多个角度分析学生的优势,从而在教学中更加有针对性。
  4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中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
  4.1丰富数字化学习资源与工具
  在核心素养指导下,中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应着力改善学生对信息的感知能力和判断能力,确保学生能够熟练地采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在信息社会中,学生要正确地理解信息,合理地处理各类日常事务。教师在教学时应融入数字化学习理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在信息化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教育资源获取更加方便,学生借助数字教员和智慧教室能够获得个性化的学习体验。由于智慧教室还未普及,更多的教学资源和设备难以融入到校园中,中职教育要重视实践与培训,要重视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法人实践课程开展,因此教师应树立责任意识,将数字化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中,尽量丰富教学资源。在校园中普及数字化学习资源,带领学生尝试多种学习方式,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设备的引导下,帮助学生有效地开展自主学习,借助数字化学习环境的营造,着力改善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知能力。
  4.2活动目标层次化
  中职信息技术教学时要合理地设计教学目标,借助层次化活动目标的设计,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各类知识点。尽管信息技术非常重视学生的基础,但是片面地强调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改善。所以,从教学目标出发,教师应建立三维目标,在核心素养理念下促进学生终身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融入人文关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在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理念下,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在把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充分采用数字化学习资源,形成数字化综合素养。在教学活动目标设计时,教师要本着递进的原则。首先,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其次,引导学生掌握数字化信息理念,最后,促使学生形成数字化素养。
  4.3结合探究性活动方式   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关键内容是数字化技术,因此,在中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时,教师要着力提升学生的数字化素养,改革信息技术教学理念,转变僵化的教学模式。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基础和心理状态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在第一个阶段,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科学理念,认识网络和相关资源,通过教学活动的合理设计,使学生更好地利用数字化工具完成各类作品的设计与创作。第二阶段,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每个单元设计中,将已学的知识和新知识衔接起来,结合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主动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合理的学习活动设计中学生不仅仅可以掌握信息技术知识,也能进一步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在学习任务完成后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探究式学习的方式,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在Word文档这部分内容学习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熟练插入与编辑图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在教学中突出重点,通过图片和文字混合编辑,帮助学生更好地整合与分析信息。教师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内开展教学活动,采用导学案、教学课件等进行教学。在教学环节中,教师通过问题情境的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2]。采用纯文字和图文混合编排的两份海报,让学生对海报的内容点评,引导学生总结海报的关键差异,明确图片在文档编辑中的意义。在导入新课程时,将图文混排相比纯文字海报更有冲击力的效果展示给学生,学生结合教师的提问,找出两份海报的差异,谈谈自己的感受。在海报设计时,教师充分采用多媒体技术,提升学生关注度和课堂兴趣,通过问题创设带领学生讨论,建立了活跃的班级气氛。在具体课程开展时,教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完成任务,插入图片和编辑图片。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插入图片的方式,让学生总结,学生自己插入图片并且講述插入图片的过程,通过小组讨论与合作的方式,正确的总结插入图片的方法,在这一环节中锻炼的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总结能力,合作意识得到很大的改善。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从网络上查找自己喜欢的图片,展示纯文字海报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自主地添加图片,完成图文并茂的海报。学生在小组之内互相评价,选出最好的作品。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凭借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积极性被调动,使得课堂设计更加完善。通过小组互评的方式,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审美能力得到很大的改善。
  4.4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完成信息技术教学
  虚拟或数字环境被定义为动态场景,可以在真实的投影环境或合成环境中模拟导航和用户交互,沉浸在这些虚拟环境中,学生可以更好地感知信息技术相关的知识。这种沉浸可以在心理上发生,这是在心理和生理上触发涉及物理接触概念的感觉时。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环节,虚拟现实系统是结合了真实信息和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的系统,是真实世界和完全虚拟环境之间的区域,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具有虚拟元素和真实元素的空间。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学生通过包含信息的虚拟对象之间的互动来扩大对现实世界的感知,使学生在虚拟环境中更好地进行信息技术实践。虚拟现实使学生在真实环境中组合真实和虚拟对象,与对象进行实时交互。虚拟现实技术是高级交互,其为学生体验各类信息技术提供了条件。采用浸入式虚拟现实技术,学生在信息技术操作时融入虚拟环境。结合互动性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学生与环境互动,例如佩戴眼镜、手套和头盔,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在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学习过程中,通过在虚拟环境中逐步实现的理性和敏感性,可以建立与经验相关的联系。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环节,与虚拟元素的交互,虚拟环境增强了学生分析三维信息的能力,虚拟环境使空间解释更加灵活,并允许在不同模式下使用交互方式,从而实现更多细节的融入。但是,由于VR具有在受控环境中应用的特点,因此它取决于特定可视化设备的使用。虚拟现实没有空间限制,并且包含更多可访问的设备,例如手机等终端设备,学生实现了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多元化学习途径,使学生完全沉浸在人造世界中,通过虚拟元素增强了他们的现实感,为学生的实践提供了良好的情境。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下,有助于提升其实践能力,改善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3]。
  4.5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单一的评价方式仅仅可以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把握情况,评价倾向于考试成绩的分析。在核心素养理念下,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方式评价学生,除了了解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外,还应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丰富评价内容。在中职信息技术课堂考核时,不仅仅采用笔试的方式,也可以融入计算机考试考核环节中设置多元化的情境,从而考核学生的应变能力。评价主体也应实现多元化,不仅仅融入教师评价,学生也可以自主评价,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可以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在数字化学习理念下形成综合性评价的方式,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5结束语
  中职信息技术教学时要落实核心素养理念,通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改善,切实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改善学生的合作能力。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伟杰.以技能比赛引领中职网络与信息安全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J].通讯世界,2020(5):190-191.
  [2] 吴红梅.核心素养视阈下的中职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的探究[J].职业,2020(14):67-68.
  [3] 汤明清.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中职课堂教学变革动因与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20,41(14):48-52.
  【通联编辑:谢媛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3779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