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用好中学化学实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莲

  摘 要 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能力。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无论是实验探究还是实验设计,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和“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总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实验中锻炼、学习和体验,唤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挖掘学生创造潜能,学会科学协作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化学实验 情景 探究 兴趣 创造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Use High School Chemistry Experiment Well to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Students
  YANG Lian
  (Guangzhou Dongpu Middle School,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60)
  Abstract Chemical experiments can develop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 students' explore innovation. In the chemical experiment teaching, whether it is experimental or experimental design to explore and teachers. "Create the problem situation" and "students design their own experimental program," can always mobilize the initiative of students, to arouse the students a strong interest in learning, to promote students to think, to inspire students to explore the spirit of innovation, to strengthen the students eager to explore the practice of science, learn the methods of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improve their overall quality.
  Key words chemistry experiments; scene; explore; interest; creative thinking
  
  化学实验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学习方法,更以其丰富的内涵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须注重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学会自我提高、自我发展、学会发明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笔者着重从以下两方面践行:
  1 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学生的积极思维是在迫切需要解决某个问题时开始的,问题的引入是思维活动的良好开端。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巧妙地创设问题情景,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问题情景中,并且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向和范围,能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中学化学实验偏向于验证性,即按课本所给条件及步骤验证某些物质的性质或验证某个化学反应原理、某种物质的制取方法。如果只让学生按课本叙述进行实验操作、描述实验现象、处理实验数据,毫无疑问,这种机械的验证实验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但不利于对学生整体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甚至还会抑制学生的创新意识。与之相比较,探究性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让他们亲身探索新知识,使自己成为发现者,从而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电解质溶液和盐类水解这些内容理论知识较多、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把抽象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则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在教这部分知识时,笔者注意创设问题情景,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材处理上,笔者把一些演示实验改成学生探究性实验,不直接交代结论而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在探索中得到实验结果,并自己分析实验结果从而得到结论,再深入探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从而训练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把教师演示实验改为实验探究,具体实施如下:
  案例1:电解质溶液
  (1)学生实验,比较盐酸、醋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氨水的导电能力强弱,得到结论: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的导电能力比氨水和醋酸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都想知道为什么不同的溶液导电能力有所不同?
  (2)教师加以引导,学生还可以得到另一个结论:不同的电解质在水溶液里电离的程度是不同的。
  案例2:盐类的水解
  (1)学生用pH试纸检验CH3COONa溶液、NH4Cl溶液、NaCl溶液的PH值,从而得到结论:盐溶液不是都呈中性,CH3COONa溶液呈碱性、NH4Cl溶液成酸性、NaCl溶液呈中性。
  这时学生都想知道为什么有的盐溶液呈中性而有的盐溶液呈酸性或碱性?问题引出来后,强烈的求知欲驱使学生去思考、去探索。
  (2)教师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解决新问题,从而得到结论:弱酸的阴离子和弱碱的阳离子在水溶液中均能与水电离的H+或OH-结合形成弱电解质,从而破坏水的电离平衡,使溶液呈碱性或酸性。
  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把“看一步做一步”的实验方法转变为“一边想一边做”。这样,较大程度地排除学生实验在操作和结果上的局限性,促使学生把课本知识提升和拓展,把已有的知识变“活”,不仅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同时训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培养了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用好实验设计,挖掘学生创造潜能
  学生根据要求完成一个设计实验,是较高层次的能力要求。学生需要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命题中所要求的物质的制备、检验、性质的验证或探索等,这就促使学生在积极参加教学活动的基础上,通过思考研究,查阅资料,独立设计实验,将获取的知识运用到新情景中,以至有所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实验习题和学生情况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这样,可以活跃学生思维,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激发创意。实验习题是化学实验的一种特殊形式,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实验习题,还可以把一些课后练习题改为实验设计,训练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具体程序是:
  教师提出适当的实验习题→学生初步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审核→ 学生实验 →分析实验结果→论证实验设计的科学性。
  笔者曾把一个课后习题略作改动变为一个实验设计命题:试用简单的实验方法区别NaCl溶液、AlCl3溶液和Na2CO3溶液。首先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笔者审核时发现学生设计了多种方案,归纳为两种类型:一是检验离子的方法:先用盐酸把Na2CO3溶液区别出来,再用NaOH溶液把AlCl3溶液和NaCl溶液区别。二是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分别用PH试纸检验这三种溶液,PH>7的溶液是Na2CO3溶液;PH<7的溶液是AlCl3溶液;若PH = 7的溶液则是NaCl溶液。两种实验方案都让学生进行实验,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
  这样,通过教师给学生作向导、当助手的形式,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设计、讨论、实验、理论分析等环节,自己解决有关问题。通过自己设计实验得到的体会是深刻的,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又挖掘学生创造潜能。
  注重化学实验教学,无论是探究性实验的“问题 →实验事实 →科学抽象 → 结论 → 应用”程序;还是实验设计的“学生初步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审核→ 学生实验 → 分析实验结果→论证实验设计的科学性”程序,都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实验中锻炼、学习和体验,让学生始终处于不断探索的情景中,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享受科学探索的乐趣,唤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强化学生勤于科学探索的实践,勤于改进科学实验方法的意识,挖掘学生创造潜能,学会科学协作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2003.4.
  [2] 蔡亚萍.化学实验中创造思维的培养.化学教学,2002.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469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