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程下生物“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反思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正在成为课堂教学方法的主要形式,课堂教学更加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更加注重实践体验和合作、探究,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大成效。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有的在“自主、合作、探究”上还走入误区。为了更有效地推进新课程改革,有必要对此进行总结与反思。
一、当前生物课堂教学改革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讲自主,漫无目标,满堂“放羊”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学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应建立在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生自学意识上,应有教师的“目标主导”、“问题主导”、“任务主导”和“学案主导”。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任务、问题驱导,没有良好的自我学习和自主思考的习惯和能力,这样的“自主学习”无疑就是一种“放羊”的闹剧,不可能有学习实际效果的收获。如一位老师教《光合作用的发现》时说完“我们大家都对光合作用有一定的了解,这节课我们学习《光合作用的发现》。现在请大家阅读教材,看看光合作用是如何被发现的。”后,就让学生自己看书学习。课后议课时我问这样做的理由时,这位老师回答说:“自主学习啊!”。没有针对光合作用的科学发现史提出有关科学研究的思想、方法上的具体学习目标,没有提出光合作用发现中的知识上的学习目标,没有提出科学研究与社会发展上关系的目标%……没有看什么、怎么看,也就是没有学什么、怎么学、学生怎样进行自主学习呢?自主学习是就学习过程的内在品质而言的,它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要有明确的目标驱动,要有科学的方法指导。在自主学习中,老师依然是主导,这种主导作用体现在作为“学的专家”起引领学习的作用,体现在作为“学的首席”起带领学习的作用。
2.谈合作,只重形式,新鞋老路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显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的过程应该是新生学生主体地位,唤醒学生主体意识的过程。制定学习目标,确定学习重点,选择学习方法,评价学习效果,都应是在新生学生的前提下,师生共同完成的。但实际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却变了样,走了味。如一位教师在《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中这样组织合作学习:“同学们看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多媒体动画,看完后四人学习小组用2分钟的时间,讨论比较真核细胞中的DNA复制、转录、翻译。”2分钟到,老师说:“时间到,大家停下来,现在回答刚才讨论的问题。”在这里,讨论就像是做广播体操,老师叫讨论就讨论,叫停下就停下,既不参与学生讨论,也不问有没有讨论好,规定时间到了,程序也就结束了。还有,这个问题要不要讨论,一个人能不能完成,完成这个问题学习小组如何分工……等等。对不要用讨论的方法进行学习的合作学习,不尊重学生、不符合学生思维规律的合作学习,都是虚假的合作学习,都是形式上的合作学习,实质还是老师“独断”课堂。
3.搞探究,摆样子,形似神异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就是强调探究式学习,并反复说明它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探究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实施探究学习,教师要认真选题,要周密设计探究问题或课题的呈现方式,要策划课堂探究的侧重点,要有课堂探究的“推演沙盘”等等。可实际上我们看到有些课,教师随意布置一点所谓的探究问题,摆摆样子、搞搞形式后就“鸣金收兵”,最终还是老师宣布正确答案。如一位教师在《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中介绍渗透装置的构成,分析漏斗内液面上升的原因后,提出了“如果半透膜内外的溶液都是浓度相等的蔗糖溶液,会有什么现象?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半透膜,结果又如何?”的探究问题。问题提出后,不是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结果或预测结果、讨论原因,更没有把它设计成有关渗透作用的对比实验,而是让学生思考回答问题,且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索与文字表达的时间。在探究学习上还有一严重的问题,就是泛化探究学习。我们发现,有的老师一节课搞了10多个探究活动,以为只要将学生分了组,只要学生动了手,就是探究。探究是人类最基本的学习方式,但并不是所有的学习过程都必须探究;探究是新课程强调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但并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
4.用手段,豪华过度,机器成为课堂主角
在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需要借助一定的教学手段,尤其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合理、有效地使用教学手段,在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形象直观教学内容,增大教学容量密度等方面起了较大的作用。但实际中过度使用教学手段,教学手段豪华,机器占领课堂,多媒体替代教师的现象正在侵害课堂教学中的“生命交流与对话”;正在侵害思维与想象的神奇空间。如一位老师《从生物圈到细胞》的一课中,就先后用了投影仪,录音机等多种设备,一会儿放动画,一会儿放音乐,一会儿讲故事,一会儿听讲座。课堂教学成为媒体播放,机器成主角,教师成为技师与操盘手,当然学生也只能是观众和听众了。在优质课比赛中,教学手段使用的总时间在20分钟左右的课比比皆是,没有板书,不要粉笔,更不用说是最能体现生物课特点的板画,都不见踪影了。过度使用教学手段如同月饼的豪华包装一样,浪费着教学资源,损害着思维力的发展,隔阂着师生的感情沟通。教学手段只是教学的辅助工具,任何教学手段的运用,都必须服务于教学目标,都要坚持实际、有效不可替代的原则。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并不意味着就是现代化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也不意味着就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二、改进教学方法的建议
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是落实新课程的理念。能否把新课程的理念变成课堂上生物教师自觉的教学行为,是新课程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我们应该深刻地认识到,从理念到实践之间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目前,教师基本接受了新的课程理念,但如何消化认同且与传统优秀的教学思想融合建立适应教学需要的新的理念系统,成为一种素质;如何进一步感悟这些理念,如何演绎与践行这些理念,还有更艰难的路要走。对于生物教师来讲,应从下面三个方面改进自己的教学:一是坚持传统教学理论与现代教学思想相结合,在继承传统优秀教学理论中内化现代教学思想,在继承、内化、建构中进行教学创新,创造符合教学规律、富有个性特点、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二是深入开展校本研究,用研究的眼光衡量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研究活动与教学实践融为一体,通过研究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与水平,通过研究来探索课堂教学的实质,形成个人的教学特色。三是不断进行自我反思,把“学会教学”作为职业生活的一个部分,把反思作为专业生活的一个特点与习惯,与时俱进地追求专业生活的品质和品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539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