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调查报告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 璕

  摘 要:近年来,随着外语教学实践与研究的深入发展,人们的目光逐渐由教师如何教转向学生如何学,自主学习成为当下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学习策略也随之成为教学界研究的热点。学习策略的掌握不仅对学生大有裨益,同时教师也从了解和帮助学生运用学习策略中获益匪浅。笔者参考了美国著名应用语言学家Oxford(1990)编制的语言学习策略问卷,文秋芳(1996)为调查英语专业学生学习情况而设计的“学习者因素”问卷,编制了一套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问卷,借助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 for Windows 14.0)对数据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英语学习策略 语言水平 喜好程度
  
  引言
  
  1.1 语言学习策略的定义和分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人类已经进入了终身学习的社会。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如何学习的人。当代教育界和心理学界已经认识到,学习是学习者的事,内因起关键作用,应该教会学生如何独立地学习,高效地学习,自主地学习。随着研究的深入,分类逐步被提到日程。由于归类的角度不同,所用的名称各异,因此结果差异很大。下面先介绍国外比较流行的一种分类。
  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社会/情感策略
  O’Mallay和Chamot(1990)根据信息处理的理论,将策略分为三大类: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元认知策略用于评价、管理、监控认知策略的使用;认知策略用于学习语言的活动之中;社会情感策略只是为学习者提供更多接触语言的机会。这三类策略之中元认知策略高于其他两类策略,而每一类又包括若干小类:
  ①元认知策略(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②认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ies)
  ③社会/情感策略(social/affective strategies)
  1.2 国内外语言学习策略研究历史和现状
  1975年,Rubin在TESOL Quarterly发表了一篇题为“What ‘the Good Language Learner’ Can Teach Us”的文章,对语言善学者进行调查研究,总结了他们的共同特征,标志着第二语言(L2)学习策略研究的开始。在过去三十多年里,L2学习策略的研究不断发展,研究也更加深入广泛,成为应用语言学领域的热点。随着研究深度和广度的扩展,许多研究者发现学习策略选择的差异与个体、文化背景、动机、语言熟练水平有很大关系。Politzer和McGorarty(1985)通过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英语学习者的调查发现,语言学习策略的使用和文化背景密切相关。Ehrman和Oxford (1989)调查研究表明性别、专业、兴趣和个性对学习策略的选择有影响。
  
  2 调查方案
  
  2.1 调查对象
  笔者于2006年11月抽取北京师范大学英语系本科高年级学生114人进行调查,有效调查的99人。其中男生14人,女生100人。平均年龄20岁,学习英语时间从3年到16年不等。
  2.2 调查原因
  大三学生已经完成了基础课的学习,转向专业课学习,在高年级阶段如何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能够学有专长,并得到质的飞跃,这是大三学生面对的难题。期待这次学习策略研究对未来英语专业及非外语专业学生有启发指导作用。
  2.3 调查工具
  本项调查采用问卷形式。《英语学习策略问卷》主要参考了Oxford(1990)外语学习策略问卷调查(SILL for ESL/FSL,50条)和文秋芳(1996a)为调查英语专业学生学习情况而设计的“学习者因素”问卷。该问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文英语学习策略调查,共有46个题,每个题设5个李克特等级(Likert Scale)。第二部是个人情况填写,包括性别、学习英语年限、母语背景、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所获等级,自我学习水平评价,对英语喜好程度和在英语学习上花费的功夫等。
  2.4 数据收集和处理
  此次问卷发放是在秋季学期的第八周和第九周,课题组人员共同分发和收集问卷。要求学生们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实事求是回答问题,任课教师积极动员学生认真作答。
  问卷百分之百地回收。对每张问卷进行逐一核查,剔出回答不完整和不按要求答题问卷,共获得有效问卷99份。
  2.5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用“社会科学统计分析软件包”SPSS For Windows(11.0)。使用的统计程序有(1)描述性统计(平均数、标准差),用来调查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使用的现状;(2)使用皮尔逊相关检验学习策略使用与英语水平、母语背景、学习年限的相关性;(3)使用单因素方差(ANOVA)分析,调查总体学习策略使用与自变量学习水平,母语背景和学习兴趣之间关系是否有统计上的显著性。
  
  3 结果分析
  
  3.1问题1:我校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使用语言学习策略的现状怎样?和其他研究者的结果比较有何异同?
  Oxford(1990)将使用平均数在3.5到5.0之间的策略类型定义为高等使用频率的策略类型,在2.5到3.4之间为中等使用频率的策略类型,在1.0到2.4之间则为低等使用频率类型.。从表2可以看出,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总体策略使用属于中等策略使用频率类型。除了电脑策略,补偿策略和认知策略为中等偏高的策略使用频率外,其余策略使用频率均属于中等。同学们对利用互联网,电脑辅助英语学习有一定的偏爱,但是否可以说此项策略和学生学习水平有关,还是一个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根据Oxford(1990)提出的六项策略看,使用频率最高的是补偿策略,其次接下去是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社交策略,最不常用的是记忆策略。Oxford(2003)对中国台湾小学六年级学生学习策略调查中发现补偿策略使用频率排在第一位,其次为情感策略、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社交策略,最不常用的是记忆策略。
  补偿策略是学习者为了补偿目的语语法和词汇等知识的不足而使用的策略,它使学习者在目的语知识有限的情况下能够使用目的语。学生逐步养成根据上下文推测大意,猜词义和在写作中变换措辞,同义词替换,甚至新造词来克服表达的局限,这样做到了省时省力,从而形成了较强的推断能力。
  认知策略紧跟补偿策略,排在第二位,属于中等偏高频繁使用的策略(M=3.479)。认知策略是指在学习过程中,运用推理,分析,调控,归纳或转换,获取知识的方法。
  元认知策略排列第三,是中等使用频繁的策略类型(M=3.316)。元认知策略是指在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制定好学习计划,集中注意力,对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对学习成功进行评价的认知方法。这是一种高级的学习策略,一般被较高水平的学习者使用。
  社交策略和情感策略分别位于倒数的第二和第三位,属于中等使用频率的策略类型。社交策略是学生在与其他学生和本族语使用者交流是运用的策略,培养了学习者的合作意识,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收效颇丰。
  而记忆策略使用频率普遍很低,记忆策略是指运用各种记忆的方法,挖掘和利用大脑储存信息的巨大潜能。
  
  4 结论和建议
  
  4.1总结和建议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我校英语系高年级学生总体学习策略使用频率(M=3.250)属于中等水平,虽然广泛运用了语言学习策略,但是还是有待进一步提高。电脑网络如何高效地辅助英语学习,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这将是信息时代英语学习值得研究的问题,其次补偿策略和认知策略也是学生使用频率中等偏高的策略。

  4.2研究的局限性
  此次调查的范围只局限于北京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大三的学生,有效被试人数只有99人,并且母语为非汉语学生只有26人,样本总量偏小。因此,进一步的研究需要覆盖更广的地区,更多的高校以及不同背景的学生,以期使研究结果更有代表性和说服力。
  
  参考文献:
  [1]Bremner, S.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language proficiency:Investigating the Relationship in Honk Kong. The 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 1999.55: 490-514.
  [2]Brown, H. D.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4th ed.). White Plains, New York: Addison Wesley Longman. 2000.
  [3]Chamot, A. U., & Kupper, L.Learner strategies in foreign language instruction. Foreign Language Annals:13-24.1989.
  [4]Cohen, A. D.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 London:Longman.1998.
  [5]Ehrman, M. & Oxford, R.Effects of Sex Differences, Career Choice, and Psychological Type on Adults’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1989.73: 1-13.
  [6]Ehrman, M. E. & Oxford, R. L.Cognition plus: Correlates of language learning success.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1995.79: 67-89.
  [7]Ellis, 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8]Foong, K. P, & Goh, C. M.Chinese ESL students’ learning strategies: A look at frequency, proficiency, and gender. Houg Kong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lies, 1997.2(1): 39-53.
  [9]Green, J. M. & Oxford, R. L.A closer look at learning strategies, L2 proficiency, and gender. TESOL Quarterly 1995.29: 261-297.
  [10]Huang, Xiao-hua.An investigation of learning strategies in oral communication that Chinese EFL learners in China employ. Unpublished M. A.thesis in Chinese University in Hong Kong. 1984.
  [11]Huang, Xiao-hua. & M. Van Naerssen. Learning strategies for oral communication. Applied Linguistics 1985.8: 287-307.
  [12]Naiman, N., Frohlich, M., Stern, H. & Todesco, A.The good language learner.Research in Education Series No. 7. Toronto: The Ontario Institute for Studies in Education.1978.
  [13]Nisbet, D.L, Tindall, E. R. & Arroyo, A. A.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English.20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000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