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峥嵘
摘 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利用课内、课外时间,采取多种措施实施文化教育,培养学生文化修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论述语言、文化及大学英语教学三者之间的关系,对如何加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学习提出了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语言 文化 英语 教学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同时,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文化要靠语言保存传播和继承。所以文化离不开语言,语言也离不开文化,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而这已成为语言教学的理论基点。
我国新修订的《高等学校英语教学大纲》中规定: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种能力除包括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外,还包括对异域文化的敏感性和容忍度,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能力。根据《大纲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除了教授语言知识外,还应适时适度地导入相关的文化知识,让学生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以达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做到既教语言又教文化,寄文化教学于语言教学之中。
一、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语言是文化的符号和载体,不同民族的语言反映和记录不同民族特定的文化风貌,而不同民族的文化,又在某种程度上制约其语言的发展。语言与文化是水乳交融的,任何语言都要植根于文化环境才能生存,所有文化都要借助于自然语言结构才能延续。因此,文化是肌体,语言是心脏,二者相互作用,使生命延续不断。L.A.White曾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每个民族的文化在其语言中表现得最为全面和完美。语言总是在文化发展的各个阶段完整地、协调地反映文化,并将其巩固下来,世代相传,成为民族变化与知识的载体和集体经验的储藏器。”语言与文化之间的这种关系决定了语言老师也必然是一名文化老师。然而,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文化教学又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它是语言教学的组成部分。在目前的英语教学中,更多的是进行目的语文化的导入,而一部分老师想当然地认为学生对本民族文化有相当的了解,实际不然。笔者认为,在英语教学中应进行双向文化导入,也就是使整个语言教学过程变成是对目的语和母语文化不断加深理解和认同的过程。
二、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必要性
语言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要有其生存的土壤。这一点也许可用来解释为什么世界语已出现近一个世纪,仍没能广泛推行的原因。语言深深地植根于民族文化之中,并反映民族的信仰、价值观、习俗等。Widdowson指出:“语言是一项社会活动,语言的选择根据社会功能和个人意图而变化,语言必须教会学生如何从一系列方言、语域、交际渠道和风格之中,选择恰当的语言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林汝昌阐述了“文化导入的三个层次”,指出文化导入的重点是“导入有关词汇的文化因素和有关课文内容的文化背景知识”。曹文则把文化总结为两个层次,即文化层次和文化理解层,并将其定位于“以文化知识为起点,文化意识为桥梁,文化理解为最终目的”。
既然语言与文化同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着如此密切的关系,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只学语言而忽略文化,或者只重视语言教学而忽视文化教学。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非常必要的。
三、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薄弱的原因
“只注意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P16)文化导入是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长期以来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社会文化因素一直没有得到重视,没能把文化教学与文化导入结合起来。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1.受理论语言学发展的制约。长期以来,外语教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理论语言学发展的制约。不管是传统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还是转换生成语言学,都认为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是语言本身(胡春洞、王才仁《外语教育语言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没有把教授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2.受教师自身文化素质的影响。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的的现代英语教学对教师素质要求很高,教师不但要有深厚的语言功底,还要“会通中西”。然而,现任英语教师中大多数虽然毕业于英语专业,但文化功底比较薄弱,而且教学任务相当繁重,普遍超负荷工作。调查表明,90%以上学校的大学英语教师每周上课都在10学时以上,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从事教学研究,也很少有机会进修和培训,这也成为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的绊脚石。
3.相关课程及书籍较少。目前虽然部分外语院系已经开设了“语言与文化”、“跨文化交际学”等课程,但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所开设的关于西方文化的课程及相关书籍极少,这也导致了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难度。
四、在实践教学中贯彻跨文化教育原则
文化导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加强文化教学提高学生跨文化能力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从日常教学中入手。(1)从词汇方面入手,要注意词的意义及内涵,英汉两种语言在词义上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区别英汉词语的内涵,有利于正确理解。如在汉语中,“龙”(dragon)以及与它相关词语,明显具有至高无上的色彩,古代帝王被称之为“真龙天子”,其后代为“龙子龙孙”,因而百姓们希望自己的后代有出息,就叫做“望子成龙”。海内外的炎黄子孙都称自己为“龙的传人”。现代人把有作为,能干的人称作“龙”,把窝囊、不中用的人称之为“虫”。中国历来有“龙跃凤鸣”比喻才华出众;用“龙飞凤舞”比喻书法活泼刚劲;用“龙凤呈祥”表示对幸福生活的祈盼。“龙”成了华夏民族图腾的象征意象,被赋予神圣、至尊、吉祥、非凡等各种褒义。然而在英美等西方国家,“龙”则是古代硕大、凶残的古怪野兽,不仅无端吞食人类和动物,而且制造水火灾害,危及人类生存,所以西方人对“龙”绝无好感。(2)从习语的角度着手进行文化教学是卓有成效的,因为习语是语言发展的结晶,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进行习语的学习,既能学到语言又能学到文化,并能从大量的语言材料中看到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从而加深对英语民族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的了解,提高语言的交际能力。英汉两种语言中丰富的习语都体现了不同的文化特征。比如,汉语中常常用“心灰意冷”来形容“心情十分糟糕”,英语中的同义习语是“grey cat”(灰色的猫)。形容“对事物无兴趣”或形容“文章、讲话枯燥”在汉语中说“味同嚼蜡”,在英语中说“as dry as sawdust”(像锯末儿干巴巴的)。对这种现象,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收集素材,进行比较分析的工作。
2.提高教师素质,转换教学角色。在英语教学中实施文化导入的原则及具体策略之外,语言教学的素质就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了。语言的教与学具体实施主要由教师及学生共同来承担。在这样一个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大环境下,在教学上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考前背的教法,而改为以学生为主、教师指导。帮助学生收集资料,自觉地吸取中西方文化的营养。教师的传统地位“传道授业解惑”就应当有了新的内涵,教师由“前台的圣人”转向“后台的向导”。同时,加强对双重文化的学习,“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对教师的要求也有所提高,要增强双重文化的理解能力。同时,还要具备用外语准确表达本族文化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两种能力才能胜任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起到启发、引导的作用,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组织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只有全方位地实施双向的互动,语言的学习过程才会又是文化的学习和交流的过程,是活的语言实习过程。
3.出版相适应的配套教材。文化导向教学模式显然呼唤与之相适应的配套教材。这类教材的编写应以多元文化为导向,以语言文化对比、参照为方法,以多国文化背景为材料,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的,以现代语言理论为指导。教材应以任务为中心而不是以练习为中心。所谓任务,是指跨文化交流场合中要达到的交际目标。教材的语言背景不应局限于英、美、加、澳等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而应涵盖尽可能广的国家和文化。相应的文化读本的出版可以为学生提供理解文化知识的平台。当然应该注意满足不同层次英语学习者的要求,使英语初级学习者可以找到介绍如问候、致谢和称呼等习语的文化书籍,也能使中高级学习者找到相应的文化读本,真正做到使不同的“材”有不同的“教本”。
当今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国际化时代,知识经济化、经济全球化和信息高度化是其主要特点,它对21世纪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必须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信息素养和能在日常生活与专业领域中熟练运用外语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为了适应这些需要,外语教学或第二语言教学已逐渐从孤立的、单纯的语言教学,向语言知识教学与文化内容传授相结合的方向转变。为了跟上这个趋势,大学英语教师就必须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参考文献:
[1]赵厚宪.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原则[J].中国英语教学,2002,(6).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1.
[3]刘润清.21世纪的英语教学――记英国一项调查.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2
[4]邓炎昌.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5]胡文仲,平洪,张国扬.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6]Wilkins, D.A.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 [M]. Edward Ltd.197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009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