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阅读不可“神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段文艳
摘要:关于“个性化阅读”的理论与实践的探讨层出不穷,但只要能细细品味一下相关的理念,就会发现那些关于“个性化阅读”的理论与实践似乎缺少关键的一点,那就是对个性化阅读的研究缺少“个性化”,人云亦云大有“神化”之风。
关键词:课堂教学 个性化阅读 “神化”
首先,“个性化阅读”是相对于共性化阅读而提出来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个性化阅读”是指学生受兴趣、爱好、动机、需要的影响,可以自由的选择阅读的内容、方式,可以自由支配阅读的时间,其阅读的感受提倡多元化。狭义的“个性化阅读”是指在相同的阅读内容、宏观的阅读目标以及教师的参与下,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维空间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阅读形式及阅读收获多样化。广义的“个性化阅读”适于课外,而狭义的“个性化阅读”多适应于课内。因此,“个性化阅读”研究的范围应该更广一些,不仅要注意课内个性化阅读的训练,而且还要关注学生课外阅读的个性化。
其次,“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似乎成了个性化阅读的一个标签。且不考究这句话到底是“国粹”还是“舶来品”,如果我们确实读过《哈姆雷特》的原文,能读出哈姆雷特的刚毅果断吗?答案是否定的,哈姆雷特优柔寡断的个性是作品所固有的。再实际一点,我们学了《船长》、《黄河的主人》、《生命的林子》,没有谁会说有五十个学生就有五十个船长、五十个黄河的主人、五十个玄奘?原因很简单,所突出的这些人物的特点是一定的,是共性的东西。事实上,语文学习中的文本的感悟方法、渠道、时间的安排等很多都是共性的,所谓个性化,是指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受注意力、兴趣、以往的经验和基础、课文的特点、教师的指导及拓展方法等影响,而产生的独特见解,单就“个性化的感悟”来说,一堂课、一篇课文下来,可能有也可能没有。学生在阅读中所产生的真正的个性化的东西,实际上来自于对共性问题的深入咀嚼与感悟,因此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训练实际上是建立在“共性化阅读”基础之上的,离开了共性谈个性,将无从谈起。
第三,我们强调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而往往忽视了教师的个性。有人认为:于永正的教学素养是谁也学不了的,还有人认为“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这些都是非常有道理的。事实上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对学生的研究与定位、对教学方法的感悟与实践、个人语文能力的积淀与修养、对语文教学工作的情感与态度等都是有差别的。同时,在平时的工作中,有的老师爱张扬,有的爱深思;有的善独立思考,有的善不耻下问;有的会说,有的会写等。这些差别就构成了教师的教学个性,这些“个性”直接影响着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深度和广度,影响着学生“个性化阅读”方法的形成,甚至决定着学生个性化阅读的价值取向。就目前的阅读教学来看,老师都循着一个模式,认为学生运用的阅读方法越多、说得越离奇就越“个性”,这样就有了“狼比老山羊聪明”、“要学习狐狸的有心计”等一些偏离价值取向的所谓个性化的感悟。
了解了“个性化阅读”,那么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不能让“个性阅读神化”。
纵观我们的课堂教学,似乎学生越自由、气氛越活跃、观点越离奇就越“个性化”。学生兴趣的高涨、思维的开发确实能带来课堂氛围的活跃,但形式必须为内容服务。有些课看似很乱,但乱的有章法,学生实际上是围绕一些共性的问题在讨论,在表达。正是在对共性的问题的讨论与交流中才可能产生个性化的理解。我们经常在课堂上听到这样一些说法:“大家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想读(背)哪一段就读(背)哪一段”,因此,课堂上异彩分呈;有的当表演家、有的当播音员、有的当画家、还有的是观众。如果作为课后对内容的升华或者一堂语文活动课还说得过去,如果放在学生对课文理解之初或者缺乏一些共性问题的统领,那是不太适宜的,我们的母语教学是根植于生活的流淌着民族文化精髓的一个学科,其丰富性、多彩性在世界上独一无二,它那千百年来所固有的传播方式暂时是无法改变的,主要是读,使看似单调的符号与人的多样性思维在读中得到转换,影响或促进优秀的民族文化脉脉相承。因此,语文的学习不是想怎么学就怎么学的,或者想怎么教就怎么教的,尤其是小学生。“个性化阅读”对老师和学生而言不是自由化,是一定理论和规律下双方个性的张扬与统一。
一谈到“个性化阅读”的训练,老师成了学生:说学生话、做学生事,老师明明有精深的感悟、流畅的表达能力,而且学生也需要,但不能说,逼着学生饶圈子,最终是少部分学生使大部分学生顿悟:“原来如此呀”。教师除了成为学生以外就是充当观众,对谁对什么问题都是满脸微笑,老师在学生心中成了一个最大的哑谜。事实上,小学生真正的、有效的阅读方式不多,个性化的感悟也很少,我们主要看学生是否在全身心的投入,教师的引导、点拨和精辟的表述往往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有一位教师教完《狼和小羊》后,抓住最后一句:“说着,狼就向小羊扑去。”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结果怎么样了呢?一开始,学生纷纷举起了手,都说:羊被狼吃了。这是完全符合文本内容及编者意图的答案,但教师对这个答案显然不甚满意,认为没有个性。于是,进一步启发:没有其他可能了吗?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又进行了思索,不一会儿,便小手如林,这一次,大家的答案,可谓五花八门,有的说:“狼不小心撞在石头上死了。”有的说:“刚好来了一个猎人,把狼打死了。”
虽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了自己独特的想法,进行了创造性的想象说话,但是,学生的这些答案符合作者蕴含在课文中的寓意吗?符合编者的意图吗?在《狼和小羊》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软弱的羊被凶恶的狼吃了”这个故事,要告诉大家的是:面对凶恶的狼,光讲道理是没有用的,要动脑筋想办法来拯救自己。而学生这些有创意的答案却抹掉了课文原有的教育意义,使得这个寓言故事失去了它原有的价值,真可谓得不偿失。
一提到个性化阅读,不问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不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也不研究文本的特点,最普遍的做法是让学生讨论,或者让学生想怎读就怎么读、想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这种“普遍化”的倾向是不可取的。制约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因素很多,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能力、知识储备、课文的特点、教师的个性化素养、对学生的了解程度等都直接影响着学生个性化阅读潜能的开发。有位老师在引导学生讨论时,单设了一个第七组,将语文综合能力稍差的同学组成一个组。他们可以自聘组长或者要求老师担任组长进行讨论交流,讨论的问题也可以简单一些。我认为这种方式很好,这不是对学生的歧视,因为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021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