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策略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谢兰燕
[摘要] 早期阅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是基础教育的灵魂。本文在长期探索与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幼儿心理及学习的特点,提出了指导幼儿有序阅读、有趣阅读、有获阅读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 早期阅读 幼儿 策略
幼儿早期阅读是幼儿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养成兴趣、形成个性、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活动,幼儿早期阅读的教育,是养成终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早期阅读被称为“终身学习的基础,基础教育的灵魂”。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来说,阅读常常呈现出一种无序的状态:拿到一本书,前前后后地乱翻一气,不一会儿就丢到一边。怎样让小班幼儿以轻松的心情,学会有序、有趣、有所收获地阅读呢?
一、扶一扶――指导幼儿有序阅读
小班幼儿在入园前大多接触过图书,但一般停留在“大人讲、幼儿听"的水平上,会自己翻书看的孩子寥寥无几。所以,对小班刚人园幼儿的阅读指导就从学习翻看图书开始。
1.让幼儿了解图书的结构
小班初期,可采用边演示边打比方的方法,把图书介绍给幼儿:书像是一间藏着许多秘密的房子,封面是这房子的前门。瞧,封面这扇书的“前门”上有什么?×××(书的名字),还有有趣的画。打开封面这扇前门,就可以进到书里面;书里面一页一页的,就像许多小房间,每一页都记述着有趣的事,将书一页一页地翻看过去,就会知道书里的有趣的事、房子里的秘密。最后,合上封底,把房子的后门关上,这样,一本书就看完了。同时,教给幼儿配以简单的动作,帮助幼儿掌握最基本的阅读技能作必要的铺垫。
2.引导幼儿掌握翻书的方法
开始时,教师讲的语速放慢点。教师给幼儿一个语言提示,让幼儿边听边翻,体验教师讲的话与图书画面之间的对应关系,强化有序翻书的经验。等有了一定的翻书经验后,再开展正式的小图书阅读活动,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逐步体会。例如,小图书阅读活动《上床睡觉》,让幼儿先自己阅读,然后在基本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讨论:刚才看故事时,你是怎么翻书的呢?为什么要一页一页地翻?不一页一页地翻会怎么样?让幼儿在具体的阅读中知道,只有一页一页有顺序地翻看图书,才能把里面的内容看懂,感受到有序翻书的益处。久而久之,幼儿就会仔细观察画面,定下心来看书,真正投入到书中去,体验到阅读的乐趣。
3.帮助幼儿学会指读
在阅读活动中,无论是指读还是翻书都得用上右手,而小班幼儿还分不清左右。教师可以在幼儿的右手食指上画上五彩小点,孩子们便会用“小点点”翻书,找字宝宝了。其次,为了帮助幼儿掌握指行的方法,可选择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在幼儿右手食指背上贴上小红点当“火车头”,告诉幼儿书中的“字宝宝”都等着坐小朋友的火车,通过“开火车”游戏,让幼儿的“火车头”经过每个“字宝宝”下面,使幼儿在有趣的情景中不知不觉学会了指读的方法。
二、问问、讲讲――激发幼儿有趣阅读
1.读前设疑
这主要是指在读物内容与幼儿求知心理之间,通过问题的创设来制造一定的悬念,将幼儿的注意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采取“找一找”、“猜一猜”、“比一比”的游戏形式,如“宝宝想睡觉了,可是他只能睡在玩具箱里,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来看看吧!”“小象出门去旅行,回来后,却怎么也走不进原来的房子,这是怎么回事?”教师“抛”出一个能引起幼儿关注的问题,以吸引幼儿倾听教师讲述书中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是寻宝者或者发现者,而书中的角色和剧情就是宝藏。这样幼儿的兴趣被激发了,体验到看书的趣味。
2.读中释疑
对孩子来说,阅读并非成人意义上的看、理解的思维过程,它更像一种游戏。有些故事的前半段和后半段的情节发展截然相反,对于这样的文本,教师不仅要引导幼儿看懂画面语言,而且还应指导幼儿从两种不同的解决矛盾的方法中学习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幼儿尝到阅读的甜头。如阅读活动《过小桥》中,教师可以进行提问:小桥又小又窄,两个大胖子在小桥上相遇,结果怎么样?(幼:掉到河里啦。)又高又大的长颈鹿和活泼可爱的小松鼠在小桥上相遇了,它们也掉到河里了吗?(幼:没有。)为什么两个大胖子掉下了河,而长颈鹿、小松鼠它们却顺利地过了小梦呢?答案就在故事中两个大胖子和长颈鹿、小松鼠过河的画面里,请小朋友看看、想想、找找吧。
接下来的时间里,幼儿通过对相关画面(也是故事中的重点画面)再次阅读,对两种不同的过河方法的观察、理解与思考,找到了问题的答案。这时,幼儿得到的不仅仅是问题的答案,更多的是一种阅读的满足,滋生出的是更深层的阅读兴趣与愿望。
3.读后存疑
如读本《毛毛虫去散步》中,有幼儿提出:毛毛虫会变成蝴蝶飞走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在文本中是没有的。教师可以鼓励其他幼儿进行大胆猜想,激起大家的兴趣。当然,教师不能轻易地把谜底揭穿,而是把问题留存下来,请所有幼儿回家和自己的家人一起查找资料,找出问题的答案。当第一个幼儿把自己查找的答案资料――《动物大全》带到班上来时,幼儿的阅读热情再一次燃起……
4.以讲促看
小班幼儿在图书阅读过程中由于受年龄限制,往往会看懂书中的内容,但却不会表达。所以,针对小班幼儿特点,我们以人类特有的语言符号,结合动作、手势、姿态、表情等其他表达方式,启发和鼓励幼儿用“百种语言”来表达表现,提高幼儿的自信心,以支持他们的图书阅读行为。从教师范讲入手,以简单的几句话勾勒图书内容框架,降低难度,减轻幼儿的心理负担;接着又从外部奖励――贴有趣的卡通粘纸入手,激发幼儿“讲”的动机;又将幼儿讲的故事真实记录,并展览,通过家长、幼儿园老师、小朋友的关注形成合力,成为幼儿“讲”的动力。至此,借助外部手段,化外需为内需,以“讲”促“看”。
三、演一演――促使幼儿有获阅读
小班幼儿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不能长时间保持静态的阅读。让幼儿在阅读活动中,学一学书中的语言,扮一扮故事中的角色,演一演故事中的趣事,既能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又可以让幼儿在“玩”中获得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享受到阅读的快乐。
1.活动中的即兴表演
幼儿在阅读读本中的画面时,常常会对画面中一些成人不太注意的细节特别感兴趣,此时,教师不妨顺着幼儿的兴趣,鼓励其尽情发挥,即兴进行表演。这样,既可以满足幼儿的需求,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加深幼儿对所读故事的理解,增强阅读的乐趣。
这样的即兴表演,既肯定了幼儿的观点与行为,增强了幼儿阅读该故事的信心与兴趣,又引导幼儿理顺了故事的情节,强化了幼儿对故事中事件的体验,为下一步的阅读作了良好的铺垫。
2.活动中的情境表演
适宜小班幼儿阅读的图书除了具有单页单幅,主题鲜明、突出,情节简单、清晰的特点外,还有就是画面中人物有趣、可爱,人物语言简单、反复。这一文本特点既使幼儿喜欢看、能够看,又给天生爱玩爱动的幼儿提供了按自己的方式阅读、体验、演绎阅读材料的条件。因此,教师可根据读本中的故事背景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幼儿在特定的情境表演中听听、看看、玩玩,习得相关经验。
在阅读活动《彩色气球》中,教师为幼儿创设草地花圃、树林的场景,幼儿则扮演乐于助人、憨憨的嘟嘟熊、可爱的包包鼠、善解人意的毛毛球等文本中的人物,他们一会儿拿着气球在“草地”上奔跑玩耍,一会儿“给花浇水”,体验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帮助的快乐,共同经历大风刮走心爱的气球的焦急,一起享受宽待别人和被别人宽待的感觉……整个过程没有丝毫的说教成分,而是以游戏贯穿始终,幼儿在自由自在的表演中习得了阅读的经验。
在分享阅读中,幼儿感受到的是爱,而不是被逼迫、被评价的厌倦和压力,在游戏似的过程中,他们不知不觉地学会了阅读,喜欢上了阅读。这种小小年纪就顺利掌握了阅读的成功感觉,会对他们的自我接纳和自信心的健康发展带来巨大益处,幼儿在分享阅读中养成的阅读习惯,将会使他们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张俊杰.少儿图书馆开展亲子阅读服务活动实践的点滴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09,(7):16-17.
[2]陈东梅.幼儿听读游戏与早期阅读实验探索[J].科教文汇,2009,(10):103.
[3]李小玲.论家庭中的幼儿早期阅读[J].今日南国,2009,(8):68-69.
[4]王先晓.早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09,(21):627.
基金项目: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2007-2010年规划重点项目《幼儿园园本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030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