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高中美术欣赏课中的情感共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申连红

   [摘要] 在美术作品欣赏中,引起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情感共鸣是至关重要的。美术欣赏是一个陶冶心灵、感受美的过程,好的教学氛围就像大家看不到、摸不到的催化剂一样,让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想象力在美术欣赏课中起着关键作用。精心、正确地选择美术作品尤为重要。
  [关键词] 情感共鸣 想象力 教学氛围 审美心理特点 催化剂
  
  2007年山东省高考新科目基本能力学科开始计入高考总分,其中也包括美术,这一举动,在重视美术教育的同时,也使得各个高中开始寻找对策,看到有些学校为了在高考中不失分,竟然运用了让学生死记硬背美术知识的办法,结果往往收效甚微。孰不知,美术在生活中的的重要性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要想真正学好这门学科,丰富学生的情感和创造力的开发至关重要,这些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拔苗助长。
  就拿鲁美版第五课中“书画同源”与“骨法用笔”来讲吧,对这两个词含义的理解,并非简单记住他们的含义就可以解决的,如果学生没有接触过毛笔,不了解书法的运笔,哪怕是有简单的了解,都是很难体会的出的,这样有些中国画作品学生就无法达到情感共鸣,不了解作者的情感、技法的表达,就会尤如“张口吞饺子,不知其味”。唯有在课堂上做到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才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欣赏中,引起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情感共鸣是至关重要的。
  所谓的情感共鸣就是指欣赏者由于对作品的理解而产生的相似相同的情绪情感体验,与作者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爱其所爱、憎其所憎、悲欢与共、思想感情的交流感应。
  如何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达到情感共鸣呢?结合欣赏课教学的感受,就高中美术欣赏课中情感共鸣的处理谈以下几点。
  一、了解高中阶段学生的审美心理特点
  高中生既没有了小学生的顺从,也不具备大学生的知识储备,如今的高中生个性十足,分化程度也较高,由于初中小学时的学习环境、家庭背景等因素,使得他们所学的美术教育程度也有明显差异,我们要去了解他们的审美心理特点,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本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知识积累、思维和想象力都较义务教育阶段有所提高,情感丰富,心理发展水平趋于成熟。审美观念初步形成,对有些事物所包含的情感意味有自己的体验和把握,求知欲强,我们应该在教学中了解学生的这些特点,做到因材施教。
  二、精心选择适合高中学生的作品去欣赏
  在平时授课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往往对不熟悉的美术作品表现的没兴趣、无动于衷,对了解那些个性、风格特点不强的美术作品也不太积极,只有对那些有着较强风格、富于变化、有特点的美术作品才会有极大的兴趣。针对这一点,我在选择欣赏作品时尽量选择形式较强的、有个性的作品进行欣赏。如朱耷的《荷花水鸟图》、米勒的《拾穗者》等。在鲁美版教材的第二单元中西美术比较的七课内容中,主要是要让学生了解中西传统人物造型、山水与风景画、花鸟画与静物画、中西园林、故宫和凡尔赛宫等中西特点的异同,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们选择美术作品欣赏更要有选择的进行,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如第三课《中西美术的人物造型特点》中中国传统人物画,我选用宋代画家粱楷的《李白行吟图》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画家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作比较。《蒙娜•丽莎》是学生们较熟悉的一件作品,写实、立体、逼真,《李白行吟图》则寥寥数笔、概括飘逸,是一幅写意人物画,正好与之相对应,这样明显的写实、写意,通过二幅不同的作品还可以了解两位画家的艺术风格,以此作为切入点,来引导学生理解中西传统人物画造型的异同,这样难度适中的欣赏学习很快会让学生主动思考、总结并进入状态,就恨容易让学生与画家及作品达到情感共鸣,但如果选择了学生难以理解的美术作品来进行欣赏,就会是另外一种结果了。因此,精心、正确的选择美术作品尤为重要。
  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是高中美术欣赏课堂中情感共鸣的关键
  想象力在美术欣赏课中起着关键作用,高中美术欣赏课欣赏优秀作品是必不少的,怎么来欣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我认为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是启发学生情感共鸣的关键。例如,在欣赏八大山人朱耷的《荷花水鸟图》时,学生首次欣赏大都会这样说出自己的感受:写意、凄凉、奇怪造型等等,在他们对作品有了自己的理解时,教师再进一步分析画面的构图特点、画中鸟的神态、但画中孤独的惊弓之鸟翻着白眼、一脚独立、残荷等表示什么呢?问及此问题时,学生就会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猜想画家的心情及画的含义,当学生带着问题在想象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他们的想象力是无穷的。这时教师和学生一起来了解画家朱耷的生活经历、艺术风格、当时的社会背景,了解他的画只是自己穷愁抑郁的自我表现,还有画家“哭之”、“笑之”的署名,体会画家朱耷孤寂、隐痛的寄寓和对明王朝的怀念,这样“借物喻情”的含义就迎刃而解了。同时,与画家及作品就自然达到了情感共鸣。
  四、良好的教学氛围是情感共鸣的催化剂
  何为良好的教学氛围呢?它包括明亮干净的教室,和谐的师生和同学关系,好的教具和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等等。一个好的教学氛围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学氛围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情感。学生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听着轻快的音乐,看着教师熟悉的面孔心情自然会舒畅愉快,很容易进入学习状态。反之,则会使人心情低落、精神紧张。比如在讲民间美术时,教室内布置些民间美术作品如年画、剪纸、春联等,播放着欢快的民乐,这些都会促使学生在欣赏和学习时达到情感共鸣。
  美术欣赏是一个陶冶心灵、感受美的过程,好的教学氛围就像大家看不到、摸不到的催化剂一样,让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总之,学好美术并非简单的背诵,而是要真正了解美术。情感共鸣对于高中欣赏课犹如灵魂般重要,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教师用书.山东美术出版社,2006,3.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山东美术出版社,2005,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031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