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男中音在歌唱中的共鸣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主要对共鸣在男中音歌唱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和阐述。论及共鸣在声乐演唱中的地位与作用的同时,主旨重于阐明共鸣对于男中音这一声部而言,由于本声部自身的特殊性,与之相关的论述少之又少。本文通过对共鸣在男中音歌唱中运用的探讨,力求将不同类型的男中音在作品中的演唱把握的更加准确。
  关键词:男中音;歌唱;共鸣
  一、男中音的形成与发展
  在男低音和男高音之间有一种声部,该声部既弥补了男低音高音困难的缺陷,也弥补了男高音低音虚弱的劣势,这种声称为男中音(Baritono)。随着歌剧事业的发展,声部的划分体系也逐渐系统化和规范化,男中音声部也出现了高男中音和低男中音两类。前者的音域偏高,一般为A-g1;而后者的音域稍偏低,一般为F-e1或f1(较低的音域),常被我们称之为“低男中音”。浪漫主义时期,男中音声部的发展一下子得到了“提升”,伴随音域随的扩展,角色扮演也变的多样化。在作曲家罗西尼和威尔第的作品中,音域对于男中音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不仅如此,威尔第还开创了具有代表性的“威尔第男中音”——把胸声提到较高的音区。之后,随着歌剧黄金时代的到来,一些作曲家开始借鉴威尔第的创作方式,赋予了男中音极具特点的角色扮演。如德彪西《佩里阿斯与梅丽桑德》、托马的《哈姆雷特》等。在德国,男中音声部也得到了很详细的划分,如:“英雄色彩的男中音”、“表演性色彩的男中音”、“骑士人物的男中音”、“偏高音域的男中音”、和“偏低音域的男中音”;与此同时,法国男中音出现——他们的演唱方式为略带鼻音、较高音区、轻巧音色。
  二、男中音的分类
  (一)男中音的抒情性
  实则系抒情男中音,简单来讲,他们更加擅长直抒胸臆来表达情感。音域在A—g1或a1之间,属高男中音的范畴,用其特有的声音条件和柔美的音色来表达作品情感和塑造人物形象。如多尼采蒂笔下的国王阿尔方索十一世,选自歌剧《宠姬》、多尼采蒂《爱情的灵药》中的贝尔克雷的咏叹调《像天使一样美丽》、威尔第《普罗旺斯的海洋和大地》选自《茶花女》中阿芒的咏叹调;罗西尼《塞维利亚理发师》中的费加罗的咏叹调《给本城的大忙人让路》、威尔第《唐·卡洛斯》中的罗德里戈的咏叹调《我那最后的日子已经来临》和《我将死去,但心中感到快乐》等。
  (二)男中音的戏剧性
  实则系戏剧男中音,相对于抒情男中音,音色更加浑厚、结实,情感表达上更为激烈,音域为F—e1或g1之间。情绪激烈。例如咏叹调《干杯!向你们致敬》选自比才《卡门》中埃斯卡米的唱段、威尔第《奥赛罗》中雅戈的唱段、穆索尔斯基《鲍里斯·戈东诺夫》中鲍里斯的唱段、咏叹调《Si puo ?Si puo?》选自列昂卡瓦洛《丑角》中托尼奥的的唱段、莫扎特《唐·璜》中的唐·璜的咏叹调《为了让他们喝的头昏脑涨》和《啊!请到窗前来》、贝尔格《沃采克》中的沃采克等均属这一类型。相比之下在音色方面,戏剧男中音的音色叫厚重,而抒情男中音相对轻柔一些;在音域方面,抒情男中音高音比较方便一些,而低音区则相对差一些。戏剧男中音则相反,中低音区声音浑厚、激昂,高声区较为差一些,其中有的角色(如沃采克)的角色反而更接近与男低音。
  在国际声乐界,声部的划分常以欧洲的科学体系为标准,可以分为德国体系、法国体系、意大利体系等,而最为规范和细致的是德国的声部划分体系。
  (三)男中音(Baritone)的音域及音色特点
  抒情男中音Lyric baritone,它的音色浑厚、优美又充满温柔的磁性,音域在f——g2或a2,是以抒情见长的高男中音,由于它的音域特点,在歌剧表演中往往担当比较复杂的角色。
  戏剧男中音Bravura,它的声音结实、浑厚,情感激烈具有很强的震撼力,音域在e——e2或g2,则也称之为低男中音(Bass baritone)。正是由于其音色的特点,大多数男低音的曲目也可以由该种男中音演绎。
  三、男中音在不同西洋歌剧作品中共鸣运用特点
  (一)抒情男中音经典作品《普罗旺斯的海洋和大地》
  《普罗旺斯的海洋和大地》是由威尔第创作的歌剧《茶花女》中人物阿芒所演唱的一首咏叹调。整首作品主要围绕着父亲劝说儿子进行的。不仅有慈父对儿子的浓浓爱意,还有担心儿子误入迷途,极力劝说的无奈之情。
  该作品旋律的句型较为平整,“每一句由七个音组成,一字一音,每四个句逗为一组”,整体上可分为前、后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了“沉稳”地表达阿芒对儿子无奈的劝说之情,既要保持平稳又要长时间在相对高的音区进行,演唱时应过多的运用胸腔和咽腔共鸣,该段最出彩的是装饰音和跳音符号的运用。咽腔的充分调动,可是为人物无奈之情的表达增添了色彩。这段演唱只需保持共鸣腔的完全松开,在此基础上充分调动鼻咽腔,而并不需要很强的声音,要适当的收着唱。
  第二部分则是慈父阿芒担心儿子误入迷途,勸说儿子的段落。该段落的主人公情绪较为激动,为此针对于男中音来说,整段得旋律声区偏高一些。要求歌唱者在喉、咽部肌肉保持松弛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后咽壁的力量给声音找到支点,使声音顺利通过口咽腔到达头腔,从而得到高位置的头腔共鸣。不过,仅仅靠花哨的头腔共鸣是远远不够的,所谓歌唱是整体的运动,是各个腔体协调统一的过程.为了体现男性的稳重感,还要在持续的高音区保持胸腔共鸣的带入,让胸腔、口咽腔、头腔这三大共鸣腔体统一结合来体现强烈的戏剧性。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展示这一“威尔第式男中音”的艺术魅力。
  (二)戏剧男中音代表作《让大家痛饮,让大家狂欢》
  该段为三部结构中的首部,旋律一开始就围绕主题进行展开,乐句欢快热烈,音域不高,是男中音最能展现其音色魅力的区域。歌唱者一定要保持平静放松的状态,让气息很顺畅的流动起来。在共鸣腔体方面,充分地调动起胸腔和咽腔的积极性,建立起相互合作的、统一的共鸣腔体。每个词的根都坐落在胸腔,在共鸣腔体里,积极地把每个词都清清楚楚地说出来。在流畅气息的带动下,把男中音独有的优美的胸声完美的展现出来,清晰地表达出唐·璜对仆人的嘱咐意图。   从整首曲子分析来看,在表现唐·璜的叛逆、自信、傲慢与放荡的个性上,声音力度的运用整体应该是强的。这里就要求歌唱者要有一个很好的气息控制力。同样的状态,要达到相对弱的处理,需要在胸腔和咽腔的共同振动下,使声音在胸腔的基础上,顺着共鸣腔管到达咽腔并且通过口腔、鼻腔使声音传出体外。在此同时灵活地运用气息,使气息就像一个装了水的气球一点一点的往外放,这样声音就会如柔和的流水一般,既有弹性又有韧性,很好的达到同样状态下强、弱的对比。
  再现部作为首部的再现,采用了变化综合的再现手法,使得具体结构规模相比稍大于首部,并且在乐段组织上,运用了循环交替进行的手法。令人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歌词是重复首部的歌词,但却采用了新的乐思,使得唐·璜的那种激动、兴奋的情绪加以强调。旋律进行起伏较大,而且伴奏f、p对比强烈,在演唱该段时,应注重气息的流动性,使声音在气息的带动下流动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f和p之间的强烈对比,这就要求歌唱者对气息要有一个很好地控制力。在共鸣腔体方面,充分地调动起胸腔和咽腔的积极性,建立起相互合作的、统一的共鸣腔体。歌词不断重复出现“必须请到、一个都不能缺”,充分体现了他的盛气凌人、颐指气使。想要把他的这种激动、傲慢的情绪充分地体现出来,要求演唱者把每个词的根都坐落在胸腔,在调动咽腔整个腔体的积极性的基础上,把每个词都清清楚楚地“说”出来。最后伴随着主音上的结束,更加清晰地表达出唐·璜对仆人的嘱咐意图。
  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这样,才能知道怎么样是对,哪里还有不足,使自己能够得以提升。另外,我们在区分声部的时候不是以具体的某个高音为依据的,而是以个人最辉煌声区的音色为准的,所以不是说戏剧男中音就一定唱不了抒情男中音的作品。只要我们根据自身的先天条件,在练习时找到适合自己声区的歌曲,很好地使各个共鸣腔体都协调统一起来,通过不断的思考和刻苦地练习,最终,都会有所收获的。
  [参考文献]
  [1] [美]杰羅姆·汉涅斯 著,黄伯春 译.大歌唱家谈精湛的歌唱技巧[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
  [2] 刘冠宏.对男中音关闭唱法的研究与应用[D].吉林艺术学院硕士论文,2010.
  [3] 张婉.优美的歌声来自对声音共鸣的感觉[J].中国音乐,2004,03.
  [4] 郎毓秀.卡鲁索的发声方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20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