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歌唱教学中由“唱完”转为“唱好”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章 敏

   [摘要] 唱歌课是音乐学习的重要内容,是音乐文化的基础课。现下,音乐课中的歌唱教学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一首歌曲只求唱完却没有仔细琢磨怎么去教好、唱好。因此,教师应重视唱歌课的教学,注重常规教学要求,将“唱完”转化为“唱好”。
  [关键词] 歌唱教学 唱完 唱好 思考
  
  一、反复朗读歌词,体味歌曲意境
  借助歌词,体味歌曲意境。语言是歌唱的基础与核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歌词也一样,让学生细细揣摩,体会歌词的内在韵律、深刻内涵以及所蕴涵的情感。再配上歌曲旋律,让优美的曲调与诗般的语言完美地结合起来,让他们陶醉其中,兴趣便油然而生。如每册书本第一首歌曲《歌唱祖国》的教唱中,在开始部分,我伴随着自制课件中的“爱国主题”声像,声情并茂地朗诵《歌唱祖国》的歌词,之后让学生也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揣摩、体会歌词的内在韵律、深刻内涵以及所蕴涵的情感;然后在歌曲处理部分教学时,让学生根据刚才在熟悉和认识歌词的基础上,用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描绘音乐。在这种全然进入角色的情况下再让学生进行歌曲的学唱,情绪与歌曲意境自然交融,喷发而出。
  二、“到”生活中去,体验歌曲意境
  如果说情感是音乐学习的纽带,那么体验便是音乐学习的核心。教师在课前通过多种形式与途径整体把握歌曲,感受与体验歌曲,对歌曲的艺术形象进行准确定位,再精心设计让学生如何整体感受与体验歌曲情绪、情感的丰富多彩的方法与途径。
  如,在演教唱歌曲《让世界充满爱》时,我对这首歌曲的背景给同学们做了简单的介绍,歌中描写的情感是人类最普遍最热烈最真挚的情感。这部作品的音乐洋溢着时代的朝气,倾诉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和憧憬。接着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歌词的阅读和理解,感悟歌词的含义与初步分析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感受歌曲不同节奏的表现。
  三、教师范唱以情传情,体会歌曲意境
  对于学生来讲,他们的认知水平有限,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歌唱教学中教师有感情地范唱,能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听觉体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也是使学生走进音乐、享受音乐的前提。
  例如,在教授音乐教材第十八册第五单元中的歌曲《友谊地久天长》时,我介绍了歌曲的背景,激发学生的情感,接着请学生把歌词给大家有感情的读一读,通过歌词的朗读,使学生理解歌词的含义,了解歌曲蕴含的情绪。
  在第一次教授这首歌曲时,我忽略了教师的范唱,3拍子歌曲流畅的旋律在孩子们唱来毫无美感。此后,凡是新授歌曲,特别是学唱歌谱的环节,我的范唱丝毫不敢懈怠。“听赏领先”成为我歌唱教学的重要原则。我力求在歌唱教学的全过程,通过我的范唱,让学生时时刻刻体验音乐作品中的美与情感,通过细致入微的情感陶冶,帮助学生提高审美体验。
  除此以外,还可以用对比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完成对歌曲了解,通过音色的明暗、音质的虚实(真假声)、音量的大小、速度的快慢、音调的高低等的听觉反差来体现思绪的远近、时空的变幻、情绪交替等复杂的变化过程。这是歌唱中最常采用的一种手法。
  四、从“咬字”“吐字”入手,完成“完”到“好”的升华
  歌唱艺术是“用人声唱出的带有语言的音乐”,是语言化的音乐艺术,因此它是音乐与语言有机结合、完美统一来传达情意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字音不正则字义不清,唱起来使人不知所云,欣赏者难以受到曲情的感染,更难与演唱者进行交流,致使他们不为声乐所动也就理所当然了。因而在歌唱中要做到咬字吐字清晰准确、字正腔圆、字清意明,这样才能引起欣赏者的共鸣。
  歌曲与乐曲不同,歌词在歌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果歌唱时吐字含糊不清,或丢字错字,则不能正确表达歌曲内容,自然也就不能使歌声具有艺术感染力。歌唱语言是艺术语言,要求咬字发音正确,并能根据歌曲的词意、旋律结构以及风格的需要,进行艺术处理,做到“字里传情”。
  如,教唱歌曲《念故乡》。教师先请班上一位校广播站的学生为大家深情朗诵了一遍《念故乡》的歌词,然后请离家乡较远,离爸爸妈妈较远的同学介绍自己离开故乡的心情,再请全班同学回忆小时候跟爸爸妈妈度过的最难忘的时光和事例。学生们的情绪调动了起来,他们发音准确、饱含深情地朗读起《念故乡》诗词,教师抓住这一良好契机进入了常规的歌曲教唱。
  现在学生唱惯了周杰伦类的歌曲,唱教科书上的歌曲时往往会出现歌词含糊不清的情况,通常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咬字,我会采用la le li lo lu或 ma me mi mo mu作为练习。经过长期磨合后,学生能很好地在练声曲中把声音融合。
  歌唱中的语言发音必须随着感情的变化而随时变幻腔调、情调,才能揭示出声乐作品的深刻意境,必须借助于歌唱者的口气语调予以再创作,才能富有形象而生动感人。语调的感情变化也是很复杂的。当情绪兴奋激昂时和情绪低沉时,以及情绪平稳时的感情语调各有不同,归纳起来即有抑、扬、顿、挫等语调表现手法。掌握了抑、扬、顿、挫等手法,在歌唱感情的传达上将会更加感人。这时学生们就会觉得很感兴趣,也就学得很认真,唱得自然更好,大家都说这首歌的旋律好听,唱着他们所理解和处理的歌词,学生们的歌声能不“传情”吗?他们还能是只停留在“唱完”而没到达“唱好”的阶段吗?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字典.成都天地出版社,1999.781.
  [2]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张万林.中学音乐教学.人民音乐出版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035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