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物理探究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猜想与假设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仲信美
摘要:新课改重视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力开展探究学习活动,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在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时,首先要引导学生对物理问题进行猜测或假设,假如学生没有一定的猜测与假设的能力,就会影响到探究活动的正常进行。由于初中学生的基础知识以及生活经验有限,很多学生在进行猜测的时候,信口开河,猜不到点上。本文就如何在初中物理新课程探究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猜测与假设的能力进行阐述。
关键词:物理 猜测 假设
猜测与假设不是我们凭空想象的,而应该建立在一定的观察基础或生活经验上,再通过人的思维加工,得出正确推理。可见,猜测与假设是很强的思维活动,要充分利用各种思维方式才能作出合理、正确的猜测与假设。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在此例谈对学生猜测与假设力的培养。
一、利用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猜测与假设能力
学生在猜测与假设的时候,思维最活跃,要使学生能正确的进行猜测,首要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比如,探究“金属导体的电阻大小的决定因素”学生提出了如下猜测:
1.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形状有关。
2.导体的电阻可能与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有关。
3.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大小有关。
4.导体的电阻可能与温度高低有关。
5.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横截面积
6.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长度有关。
7.导线是铜做的,而灯丝是钨做的,它们的电阻应该不同的
针对7的猜测,老师可以作进一步的引导:铜与钨的电阻不同,应该属于什么因素呢?有学生说,属于构成导体的物质,有的学生说,属于材料不同。这样,把学生7的猜测,表述为:导体的电阻可能与材料有关。对于学生1的猜测,老师稍加引导就可以排除:我们日常中的导体都是常常的圆柱形,如果说外形上有什么不同,主要看长度与横截面积了。
可见,在进行具体的教学中,老师的作用是引导,是导演,决不能包办,要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活动,一定要注意教学策略:贵在启发。
二、利用学生生活经验培养学生的猜测与假设能力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进行正确猜想与假设的基础,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正确的运用它。比如,猜测一下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有的学生说,串联电路只有一条路,因此,每处的电流都相等;有的学生说,电流流过一个灯泡就要消耗些,流过第二个灯泡会比第一个灯泡的电流要小,因此,电流会越来越小。那么,如何打消某些学生认为电流越来越小的过滤呢?常用的方式就是做实验,让学生在实验面前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但,这不是最好的,只能说是最省时间的教学方式。我们老师应该抓住这样的机会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具体可以这样进行引导:电流象水流,电流在导体中流过,就象水从水管中流过一样。假如水从水管中流过,水流会越来越小吗?有些学生说,如果中途没有消耗,水流的大小是不变的;假如中途有消耗,水流会变小,原因是水压越来越小了。此时,很多学生想到:电流流过串联电路后,灯泡要消耗电,所有电流越来越小!老师进一步引导:假如在水管两边加上水泵,保存水管中的水压不变,那么水管中的水流还会因为某处消耗了水而变小吗?学生自然会思考出来:不会变小了。那么,在串联电路里,有没有保持电压不变的装置呢?学生说:有,是电池。在这样的引导下,那些认为串联电流中,电流会越来越小的学生都恍然大悟了。
可见,学生虽然进行了积极的思考,但他们的猜测与假设,也是经常不正确的,作为老师应该给予引导,要把对学生的猜测与假设引导,作为思维培养的最好契机。决不能看到学生的错误,随便的批评他们,更不能态度恶劣的说:你是怎么思考的!你做实验看看对不对?!
利用日常生活经验进行猜测与假设,是初中学生开展探究实验活动的常用思路,初中学生的物理基础毕竟是很有限的,但他们的生活经验相对要丰富些。因此,在初中物理探究教学中,进行要用学生的生活知识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猜想与假设。比如,探究物体的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有的学生说,与速度有关,因为速度大的汽车,撞击力大;有的学生说,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因为质量大的车子撞击力也大。同样,在探究物理重力势能大小因素的时候,学生也是利用生活经验进行猜测的。有的学生说,重力势能与质量有关,有的学生说与它的高度有关。学生之所以这样猜测,缘由于生活经验,都知道从高处落下的重物对人有很大的危险。
引导学生进行猜想时,联系学生的生活,也说明了物理与生活有着很密切的联系,学习物理离不开生活,让学生联系生活进行物理学习能提高学生分析实际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习效率的高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有兴趣学物理,他们就有坚强的意志去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反之,他们情绪低落,就算表面上学物理,事实上也是心不在焉,根本没有学习效果。教学证明,凡是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识,是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因此,联系学生的生活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中的猜想与假设,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三、利用直觉思维的方式培养学生猜测与假设能力
初中学生年龄还小,他们的思维以直觉思维为主。因此,在引导学生进行猜测与假设的时候,要利用好学生的直接思维。比如,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可以直接由老师先演示光的反射实验,然后请学生猜测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学生通过观察,有的说是一样大;有的说反射角小些;也有的说,反射角要比入射角大些。学生是凭肉眼的直觉猜测的,常常有错觉,不要批评学生,而应该鼓励学生大胆的猜想。然后再通过实验、测量来确定猜测的是否正确,这样能调动学生亲自动手探索物理原理的积极性,也能使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原则。
四、运用逆向思维来培养学生的猜测与假设能力
利用逆向的思维对物理问题进行猜测就是从问题的相反方向进行思考。这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极大的作用。比如,在学习液体蒸发快慢知识后,向学生提出:如何让液体的蒸发速度减慢呢?学生就要从物理知识、原理出发,然后思考加快液体蒸发的相反因素,从而提出猜想。有的学生说,降低液体的温度;有的说,减少液体的表面积;有的学生说,减少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经常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训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对物理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的能力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它是我们开展探究学习活动的基础。而引导学生对物理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的方法是多样的,比如,还可以用类比的方法进行引导,等等,只有我们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引导,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一定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080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