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议高职院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实施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蒋 平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繁荣,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也在发生变化,众多高校在培养学生的目标上,是本着适应社会发展的培养模式,将学生培养成能快速适合经济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但是,在这一培养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过于重视知识理论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使之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学生思想道德的盲区,本文将从这一现状入手,来探析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找到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 思想道德 情感融入
  
  高职教育是指“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面向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教育”。因此,可以得出,我们在高职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教学中,应该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殊性。
  一、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1.道德教育是衡量学校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
  学校教育的成功与否,是由其所教育的主体即学生素质所决定的,思想道德修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育人,因此,在这个教育的环境中,思想道德的教育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衡量一个学校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
  在当下高职院校中,有些学校过于重视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众多的课程都是被专业课所覆盖,道德教育课则显得尤其之少,这在一定的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在专业技能水平上能够胜任一定岗位的要求,而在处理很多现实问题上,素质与承受力却相对欠缺,于此,就需要道德教育进行心理知识的辅助。笔者认为,要将一门专业课上得使学生记忆深刻,需要融入一定的情感诉求,在一堂专业技术课中施以一定的思想道德教育,在技能培训中加以一定的感性教育,这样不仅便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也在潜意识里培养学生一种积极健康的道德情操。
  德与才是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体现的两个方面,只有德才兼备的学生才能在应对社会实际需要中独当一面。现代高职院校的主要培养目标就是将学生培养成完全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而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也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循环地不断完善。例如,在改革开放初始,众多企业需要的人才是在企业或者车间中,能够高效率工作的技能型人才,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精神文化的不断提高,现代企业中,需要的是更多的智慧型人才、管理型人才,这些人才的培养,在一定的程度上依赖于思想道德教育,它是现代高职院校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
  2.道德教育影响学生的未来走向
  在我国的未成年教育中,道德教育是摆在极为重要的位置的。“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而在现在的高职院校中,大部分学生是处在成年与未成年的重要的交接时段,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国家的前途和民族命运,我们党一贯重视学校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实现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家庭幸福的迫切需要,也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笔者曾参加过一次职教老师交流会,在这个交流会中有人提出,现代职高院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才能合乎社会的需求?换言之为,在现代的众多企业中,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此目的在于通过交流能促进职高老师在平时的教育中能够按其所需。而在此问题调查中,最多的回答是学生应该具备最基本的道德素质,专业技能固然重要,但是比专业技能更为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内在素质。专业技能即使在校园里没有学的特别好,但是在社会的实践中,能够很快地学会适应,而一个人的道德素质却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在短时间内很难得到重大的改变。例如,一个学生不懂得机床的具体操作,但是只要其认真,勤奋踏实,在进入车间的不长时间里,定能学会。认真、勤奋踏实属于思想道德教育的范畴,如果一个学生不具备这些最基本的思想道德素质,那么即使掌握了很好的专业技能,在日后的工作上也很难有进展,因为他不知道进取、完善。因此,大学期间的道德教育的是否到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未来走向。
  3.道德教育指引着未来教学模式
  在之前的大学教育中,知识能力教育是最重要的,但是随着在高校里各种问题的出现,如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和不良思想的影响,一部分大学生知行背离,在思考人生价值时产生了不少困惑,个别学生甚至出现了错误的人生观。如受到享乐主义、金钱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影响,这引起了人们对我国高校教育的思索。故大学生心理问题被提上了日程。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道德学习和道德建设的重要时期,是养成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关键时期,此时的道德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将会影响整个教育模式的走向。我国高职院校从一味地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圈子里走了出来,开始面向全方位的素质培养、心理教育等。
  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先后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意见》两个重要文件,从文件的颁发可知我国教育模式在不断完善,教学关注的焦点在“以人为本”的思想下走得更加和谐。故此,在道德教育不断完善之下,未来的教学模式也将在探索中不断地走向新的需要。
  二、大学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
  在我国,自小学到大学,都开设了一定的思想道德教育课程,但是由于各个阶段不同的教育模式,以及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之下,思想道德教育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从而,也导致了一些问题的产生。
  1.网络中,大学生道德的缺失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我们的思想道德观念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如在调查中显示,网络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表现在:它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时空上无限制,道德上无约束的环境。
  同时,又由于大学生正处于自我道德判断力的养成的重要阶段,而网络信息良莠并存,多元的信息对免疫力不强的大学生极易产生冲击,让其在网络提供的虚拟世界中陷入非理性的状态,造成他们责任观念淡漠、判断力缺乏。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容易消解大学生对现实社会的道德责任感,很多学生长期沉迷于网络,失去了外在舆论和传统习惯的制约,大学生的道德自我评价能力可能迟钝,造成他们在现实社会中道德取向的迷失。
  2.思想道德修养行为的缺乏
  思想道德教育,从课程设置的角度上来讲,属于一门纯理论性课程,它是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理论支持,但是由于众多教师在授课中对该门课程的不够重视,往往造成了照本宣科的现象,认为只要教完一门课程,考试顺利通过也就完成了任务。殊不知,思想道德修养的教育也需要实践行为的验证。
  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能够明白到这一理论在现实中我们该如何去实现,把自己培养成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例如,在讲授“尊老爱幼”的知识点时,众多的学生知道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在公交车上或者其他的场合,真遇到这类情况的时候,又不知道如何去实现这一理论。
  三、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
  在现在的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中,尤其是对其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应采取积极合理的方式,纠正很多学生存在的问题。
  1.以制度管理人
  制度最一般的含义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而在许多情况下,制度也是某一领域的制度体系。它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用于标准化管理,约束人们的不合理行为。同样,在学校的管理中,首先应该运用的就是以制度管理人。
  学生群体是一个人口较多的部分,在这个大的环境之下,如果没有一套合理的管理措施方案,很难在统一的管理中取得平衡。学校采用企业式的管理模式,是市场经济体制之下,我国教育行业的转型走向,因此是符合时代的要求的。以制度管理人是学校教育管理的第一招,也是根本,只有在制度的管理之下,各个环节才能有条有理地进行。

  2.以情感打动人
  人类最完美的表征就是人类情感。在我国教育环境中,情感教育是永恒的话题。如今,面对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学生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时代已赋予了情感教育新的内涵。
  作为教师,应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以德化人”,“以才服人”固然重要,但如果离开了“以情感人”,教育是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因为教育是充满感情、充满爱的事业,没有感情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单纯的知识传授,不可能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健全的国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和谐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情感教育得以实现的因素。“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是中国自古传诵至今的俗语。它说得好,点明了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更说明了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因此,在教育中,应该以情感打动人,例如,笔者在教学的经验中,曾遇到过的种种情况表明,情感教育的方式要远比批评、绝对制度和理性的教育方式更能使学生尽快地接受、吸收、运用。
  3.尊重学生人格
  大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独立人格形成的时期,在这个时期,老师的引导作用非常重要。建立在引导之上的应该是尊重,没有被尊重的人格很难形成一个健康积极的心态。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给学生发言的权利,让他们学会形成自己的判断,发表自己的意见,只有这样,才能在走入社会之后,永远是能够发言的人。
  在平时的教育中,老师应该及时地观察到学生的优点,进行表扬。当然,在批评的时候,也应该采取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之下的批评方式,使之能欣然接受并加以改正。
  四、结论
  综上可知,在我国高职院校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方式改革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形成一个独立且不断更新的道德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朱克京,吴汉荣.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社会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1):796-798.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3]徐文蓓.构建多维度大学生品德评价体系的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2008,(3).
  [4]教育学文集――教育与人的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5]吴芳.高职德育难点分析[C].江苏省首届高校辅导员论坛论文集,2006.
  [6]李永康.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高职高专院校品牌建设[J].云南高教论坛,2005,(3):195-201.
  [7]李世闻.关注与创新: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的关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3):83-85.
  [8]李祖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6,(4):53-5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102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