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工作的体会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教育改革对班主任工作的要求说到底,就是师生关系的解放。面对复杂的教育对象,班主任在辛勤努力之后总觉得照着葫芦画的“瓢不太像”,尤为隐忧于心的是学生在管理中离心离德的逆反情绪和活动中无动于衷的消极行为。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班主任要把握这一关系,摈除严格、规范、简单的传统管理方式,从人性的角度去了解学生,从人格的角度去了解学生,贴紧学生的自然心态开展工作。
一、班级管理要紧贴学生蒙昧状态的心里欲念
应该说,教育改革理论的导向已使我们班主任清楚地意识到了尊重学生人格的重要,并已在班级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里倾注对学生的爱心,可是学生就是感受不到人格平等的欢悦。面对学生离心离德的逆反情绪,似乎只能“归来倚杖自叹息”了。其实,应该叹息的是我们班主任在工作中对“师生人格平等”的理解偏差。有位学者指出,我们只把师生之间的平等理解为相同社会生活标准下的相等待遇,本身就隐含着不平等。因为用社会化、理想化的法律道德规范去衡量未成年学生的行为结果,是不公正的。这样的理解所涉及的。实际上是我们在班务工作中应该怎样正确地、合情合理地看待学生行为内因的问题。
1 学生的反常表现是纯粹的心理欲望所致。应该宽容地视为正常。天真烂漫的初中生,活跃而纯真的情感思维和心理欲望像山涧溪水,流淌自然,常会不知顾忌地表现出来。这些表现常常有悖于社会化、标准化的法纪道德规章,我们视为异端还是视为正常,宽容还是惩罚,是师生人格是否平等的最真实的体现。比如初中生的早恋现象,过去被班主任视为洪水猛兽,有早恋现象的学生亦被视为道德败坏,对他们的处罚更是毫不留情,学生人格所受的侵害是难以想象的。我曾读过一位因早恋而被处分的女生的日记:“我错了,但实在受不了。妈妈为我气得病了一场,我对不起妈妈。同学和老师的眼光像针一样刺得我抬不起头。我该怎么活啊……”字里行间回荡着受伤的呻吟。这正是我们班主任没有公平对待学生人格的结果。初中生萌发的恋情,绝非心机不纯的行为,而是一种纯真的、精神的、人格的向往,当然客观上也是盲目、无知、浅薄的。值得注意的是,当其表现出早恋之时心理上会有一种如履薄冰的羞怯,感情和人格的承受力极其脆弱,我们只应宽容地用“润物无声”的方式去处理。
2 学生的违纪行为是无知的做人信念使然,应该平和地加以疏导。法律和道德的规范给社会中的人规定了“想做什么”和“可以做什么”之间的严格界限,但这种界限在未成年的学生心目中尚比较模糊,因此便闹出了许多班级事故:打架、吸烟、酗酒、帮派团伙,等等。面对这样的情况。班主任似乎找不到心平气和的理由,一般都是“严”字当头,各种可用的甚至不可用的处罚措施,像灭火器一样对准学生劈头盖脸地喷了下去,哪里有火喷向哪里,其表面作用却也迅速有效,可师生之间的离心离德也多由此而生。
所以,细心地了解学生的“人的世界”,剔除传统教育的劣根性是教育本身的需要。对学生的违纪行为,我们班主任要平和地、科学地加以顺导。一方面对症下药: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接受管理教育的过程中感受到爱的温暖。
二、班主任的工作语言
班主任的语言水平是关系其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一个班主任的人格魅力之所在。事实证明,平乏、生硬、单调。尤其是讽刺、挖苦的语言是班主任语言的大忌;新颖、鲜活、精深、宽容、幽默的语言是班主任工作语言的高标。
1 让学生觉得好听。班主任的工作语言水平能够反映教师本人的学识水平和思想水平,是班主任教师个人修养的综合表现。我在表扬某个曾经成绩较差的同学取得进步时,不是简单地说他进步了,考了多少分,而是用诗一般的语言赞美她,如;“你的进步,让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不,是我们班希望的曙光,仅有曙光是不够的,看吧,不久的将来会变成一轮红日喷薄而出!”如此,让学生觉得班主任的话好听,从而潜移默化地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2 让学生想听。学生在班主任面前会产生一种距离感和压迫感,在进行交流、沟通时惴惴不安。学生对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非常敏感。因此,班主任的语言必须散发出亲切、友善、尊重、信任、宽容的气息。宜语言有情,忌冷若冰霜,让学生觉得班主任不仅可敬,而且可亲,从而“亲其师,信其道”。
总之,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一个“爱”字,班主任的爱是没有界限、没有等级的,对不同的学生,尤其是缺点多、不讨人喜欢的“丑小鸭”,班主任更要真心实意地去爱他们。去帮助他们,努力去“解放蕴藏在他们身上的天赋与才能”,让学生个个体验成功。殊不知,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班主任的关心和爱护。只要我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关心这些孩子的心理需求。有耐心、信心、恒心,就一定会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从而真正实现“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之教育目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119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