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语文新课标审美新理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非常重视高中语文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它明确指出:高中语文必须承担起相应的审美教育责任。作为一名教师,怎样树立语文审美教育新理念,如何利用恰当的教育教学方法,充分发挥高中语文课程的审美教育功能,从而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呢?下面从两个方面谈谈本人的实践和体会。
  
  一、语文新课标,教材新编排
  
  新课标在“课程基本理念”中强调:“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在“课程目标”中,提出“感受鉴赏”,要求引导学生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他们的想像力和审美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体味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他们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
  与此相对应,高中语文新教材也进行了一系列修改。翻开新教材,我们可以看到,古今诗歌、中外现当代哲理散文的数量明显增多,在安排顺序上也有了较大的变动。它们从内容角度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表现作者的生命意识,从而引导学生对生命、对人生、对生活进行深入思索。生命之泉汩汩喷涌,引导学生畅游于生命之河,与生生不息的灵魂展开心灵的交流,碰撞出绚丽的火花。如《沁园春・长沙》(毛泽东)、《赞美》(穆旦)、《我与地坛》(史铁生)、《我的呼吁》(阿尔贝特・史怀哲)等。
  
  (二)表现特定时期的社会风尚,从而展示社会美、人格美、人性美。引导学生阅尽世间的阴晴圆缺。感受芸芸众生的悲欢离合,或者欢欣幸福家庭的天伦之乐,或者悲痛于生命的杳然逝去。如《我有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宽容(序言)》(房龙)、《名人传(序)》(罗曼・罗兰)、《错误》(郑愁予)、《边城》(沈从文)等。
  
  (三)表现巧夺天工的自然美,从而引导学生远离都市的喧嚣,徜徉、沉浸于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中,尽情感受自然万物生生不息的脉动,体味心灵的淡泊宁静。如《我的空中楼阁》(李乐薇)、《花未眠》(川端康成)、《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等。
  以上所列举的新一轮教材中的课文,充分能够体现出新课标的指导思想。它们或者在安排顺序上大跨度变动,或者之前从未出现在教材中。如此大幅度的调整意在帮助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更加得心应手地运用教材,更容易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加强审美教育,帮助他们携同朝气蓬勃的莘莘学子聆听智慧心语,感受生命力量之伟大,欣赏自然瑰丽,体验自然万物之浩荡,领略人生之真谛,见证人生道路之沧桑。
  面对这样一套新教材,面对这样的语文审美教育新理念,作为教育教学过程的先行者、组织者、引导者的教师应怎样把握呢?新课标指出,阅读是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一种审美创造、审美活动;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因此,教师要尽量渗透蕴藏在教材文本中的美育思路,充分利用阅读教学的优势引导学生进行“美”的阅读,并在此基础上,与他们展开交流,最终帮助他们认识美,理解美。
  
  二、审美新理念,教学新策略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审美理念、审美规律,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在阅读教学中,审美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他们自身的思想状况对其审美活动的影响很大。高中学生大多思想还未定型,一般没有自觉的审美意识和成熟的审美情趣,对于美的认识、判断往往片面依靠感性形象,停留在表面的、肤浅的层面上,加之缺乏必要的美学理论知识,他们难以准确理解美的本质,进而辨别真正的美丑。
  此外,由于学生个人的生活经验、思想感情的不同,特定心境、注意等心理因素的差异,以及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等多方面的影响,造成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各不相同,使得他们的美感表现出很强的个人差异性和不稳定性。
  他们处在向成年人过渡的阶段,具有非常强烈的自主意识,喜欢用自己的眼睛去审视,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选择,对于外界强加的东西非常反感,有时甚至会不假思索地加以否定、拒绝,这就意味着作为教育者和引导者,教师不应该、也不可能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强制学生接受某种审美理念。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和新课标、新教材的变化,依据审美规律开展阅读教学,要注意尊重、保护学生审美阅读的主体性,激发他们的审美兴趣、审美意识,尊重他们结果的多元性。
  
  (一)充分利用高中语文教材的新变化,辅之以读本、选修课,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尽可能地为他们营造一个美的心理氛围,给他们足够多的机会去接触美,给他们足够长的时间去感受美,给他们足够大的空间去放飞自己联想和想像的翅膀,构建自己心目中美的形象;并利用恰当的时机加以点拨、指导,帮助他们树立起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感悟美、体验美、理解美,进而学会有意识地创造美。
  例如,新的高一语文文本在每个单元之后新增了“研究性学习”这一板块,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的这种新变化开展审美教育。以第一册第四单元为例,本单元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是“当地民风民俗的调查报告”,这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引导学生感受、体验社会美、风俗美、人文美。针对这一课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实地考察当地的民居、民宅,亲自体验身处其中的感受,品味其中蕴涵的文化氛围,并结合自己的考察结果、生活经历进行课堂发言,然后再学习本单元的课文。如《胡同文化》 (汪曾祺),可引导学生将北京的胡同与当地民居建筑相比较,将胡同文化与自己考察感受过的当地民居文化相比较,在比较中感受不同的社会美、风俗美,体验不同的人文美、建筑美。与以前干巴巴地单独讲解课文相比,这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更容易使学生获得对人文美的感性认识,为他们审美素养的提高奠定基础。
  
  (二)新课标强调增强课程的选择性,要求设置选修课,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开设阅读选修课,为他们提供更多自主阅读的机会,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提升他们的审美境界。
  比如,教师可以适量增加古诗选读,充分利用诗歌的审美价值,灵活运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鉴赏兴趣,引导他们展开充分的联想和想像,对作品进行多元的开放性的解读。在鉴赏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鼓励他们就思想内容或艺术特色的某一方面作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评述,表达各自不同的审美趣味。
  1 教师可以列举几种古诗中经常出现的审美意象,如登高怀远、折柳送别、望月思乡等人文美意象,青山、碧水、明月等自然美意象,鼓励学生自主寻找有关诗歌并进行自主解读,归纳发现其特点、规律所在,教师可以从中观察学生的审美倾向并进行相应指导。
  2 加强某些有特色的优秀诗作的学习,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享受。在指导中,教师要尽量摈弃应试教育下枯燥、抽象的讲解,避免将“美”概念化、教条化。在解读古诗时可以借鉴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所用的方法,即以意象解意象,以情感解情感,甚至以诗解诗,让学生用感性去接触美,培养起对美的事物的感情,为最终领悟美、理解美奠定感性基础。
  3 加强对诗歌的吟诵诵读。诗歌是音形意之灵魂的精华组合,音韵在其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分量。若要真正懂得一篇诗歌的精义,必须反复诵读,在吟诵诵读中重温作品意象,进入意境,亲身体验情感历程,才能与作者产生心灵共鸣,从而获得精神的陶冶与升华。教师必须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乐读书,读书乐”的诵读氛围和环境,如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举行诗歌朗读比赛,并邀请有经验的语文老师担任评委,对选手的表现以及对诗歌的诠释作出当场点评,这样就使比赛的意义不仅仅停留在排列名次的层次上,同学们通过参加、观摩比赛,将对文学作品的把握更深入一层。
  总之,高中语文新课标、新教材为语文审美教育指出了新的目标和方向,同时也为语文教师提供了更便利、更开阔的审美教育空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135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