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梁雪艳

  摘 要:和谐师生关系,不仅是推进素质教育和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学校的具体体现和要求。教师应该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并且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及合理运用和自我的不断完善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教育效果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和谐;尊重;关爱;完善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07)06-0013-02
  
  建设现代学校文化,营造和谐师生关系是推进素质教育和构建和谐校园的主要内容。那么,如何很好地沟通师生情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一、尊重学生
  
  一位教育家在论述教育的功能时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在现代学校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更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必须走出“师道尊严”,与学生平等交流、和谐相处。
  1.平等对待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是尊重学生人格的最低标准。这里应包括两层含义,首先是指师生人格平等。教师要把每一位学生都当作有思维、有理性、有独立人格、有无限潜能,并与教师自己有着平等人格的人来对待。尊重他们的意愿,尊重他们的情感,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尊重他们的建议选择,尊重他们的合理要求等等,使学生觉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是班级和学校的主人,自己和老师一样受尊重。其次是指教师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要给每位学生平等的教育机会,理解、关心、扶持、帮助和信任每一位学生,无论是表现好的或表现差的,反应快的或反应慢的,学习上有困难或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教师都应一视同仁,不偏不倚,永不能放弃。只有这样,才能使师生关系的和谐变得实实在在、真实有效。
  2.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不可能不犯错误,更何况是未成年的学生,教师要学会做学生的朋友,以一颗宽容的心去理解、体谅学生。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决不能生硬的批评,更不能用尖刻的语言进行讽刺挖苦,而应引导学生自我反省,自我检查。教师的宽容远胜过指责和批评,教师的宽容能使学生心悦诚服地“亲其师、信其道”,改正错误,加深对教师的信任和师生感情。
  
  二、关爱学生
  
  “爱是一门艺术”,特别是“师之爱”,既要宽广博大,又要细致入微。常言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水平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要以理解和爱为基础,因材施教,因人施爱。教师理智的、健康的、真诚的爱会像甘美的泉水滋润学生渴望爱的心田。
  1.爱的真情流露。“师爱”主要表现为对学生的重视与欣赏,学生对此十分敏感。所以,教师要以各种方式向学生传递爱的信息,一个关注的目光,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简单的问候,一段真诚的对话都可以使学生感悟到老师的爱。而这种感受能有效消除紧张心理,拉近心理距离。尤其对于那些学习、生活困难生,要尽力支持和帮助。苏霍姆林斯基说:“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只有了解每位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家庭背景、内心世界,我们才有与学生和谐相处的基础。另外,巧妙地运用体态语言,能有效地向学生传递情感。例如,对低龄或刚一入学的学生,在恰当的时候拍拍他的肩,帮他拽拽衣襟,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实则深蕴人情味,于无声处传递了教师的情感和温暖,对和谐师生关系的培养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2.多鼓励学生。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教其十过,不如奖其一个。”现在的学生盲目的自主意识和脆弱的自尊心,他们更需要激励教育。我曾经教过一个学生,入学后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好的学习习惯,不能适应学校生活,上课不仅自己不认真听讲而且还影响其他学生,对老师、同学都怀有敌意和戒备。课下我找他谈话他却告诉我说:“老师别管我了。”而我却没有放弃他,每次上课我都关注他,重点、难点的地方多提问他,有困难时多鼓励他。常用“不错,你听得很认真,你的回答很有见解……”, “听得懂吗?哪些地方听得不明白要及时地问……”启发他,课后作业每次都给他面批,告诉他注意总结、认真听讲等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半个学期下来,这位学生的成绩不但有了明显提高,而且还和我成为了朋友。实践证明:教师对学生的欣赏、赞美有着奇迹般的作用,可以驱散学生心头的阴影,点燃学生即将泯灭的希望之光,铸就学生不屈不挠的性格,帮助学生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和挫折,让他们备感受到信任、重视与欣赏的欣慰,尽情享受成功的喜悦。学会快乐、努力地去做好每一件事,教师因学生的上进而感到宽慰。和谐的关系在师生的一举手一投足之间得到了尽情的展现。
  
  三、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和学的方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正确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学记》中就指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阐明了在于引导、激励、启发等教师的主导作用,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等教学准则。如果需要学生尽快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宜采用以教师为主导的讲授法;比较灵活开放的知识,需要学生参与和实践;为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宜采用开放的发现教学和探究教学;如果是为了增进学生的学习态度、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宜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此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先前经验为鉴进行个别化教学。教师要走下讲台,走近学生,深入学生的学习,与学生共同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推理和交流,学生最终要靠自己去掌握知识,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才。这样就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展示。也就构建了一个师生平等、自由的“教”“学”平台,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课堂上应多些微笑,多说鼓励的话语,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这可以促进学生积极发言,抢着回答,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就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教学场面。从而拉近师生的距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之中获得知识,接受知识,也使师生情感在自觉或不自觉中得以沟通,进一步促进了师生关系和谐的发展,最终达到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目的。
  
  四、不断自我完善,提高自身素质
  
  1.完善学科专业素养。在当代这样一个发展极为迅速的社会,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成为一条常流常新的小溪,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外,还要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包括学科间的相关点,相关性质,逻辑关系等,这不但丰富教师所教学科的教学工作,而且使教师有可能与相关学科的教师之间取得协调,在组织学生开展综合性活动中相互配合。要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领悟独特的认识世界的视角、层次及思维的工具和方法,熟悉学科内科学家创造发明的过程及成功的原因,学习科学家身上展现出来的科学精神和人格力量。这样就能够把所教内容放在更为深广的学术背景和社会背景上考虑,全面理解所教内容的价值和意义,才能够取其左右而逢其源。
  2.完善教育专业素养。教师职业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还要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专业素养。要求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热爱学生,愿意终生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信念。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和一定的研究能力,教师通过教育研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的更大发展。教师的教育研究应本着改善实践的宗旨,着重于对自己实践行为的研究,即为行动而研究,在行动中研究。
  3.完善人格特征。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据调查,我国学生喜欢的教师前五种品质是:热爱、同情、尊重学生;知识广博、肯教人;耐心温和、容易接近;对学生实事求是、严格要求;教学方法好。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人师表是师爱的重要体现,一位高素质的教师,必然是一个具有渊博知识和良好修养的人。教师树立自身美好形象非常重要,用美的形象、美的人格、美的知识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这是创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一个重要条件。
  总之,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它渗透在课内、课外,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我们应该不断探索和研究其最佳方法,建立最完美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更有效地启迪学生智慧,激励学生创造,使师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完成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146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