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警惕课堂教学中的“伪民主”现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些新理念的实质是就是课堂教学的民主。
  “民主”这一理念在文本表述中,是一种理论阐述;在课堂教学中,则表现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高度关注。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高度关注则通过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活跃的学习气氛和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等具体形式表现出来。不过,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课堂尽管学生高度关注学习内容,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气氛活跃,学生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但是,这种热闹现象所反映出来的,却是一种地地道道的“伪民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这种“伪民主”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六种情况。
  
  一、课前“导演”教学环节,营造民主假象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踊跃参与教学活动直接表现为回答问题的争先恐后。这种争先恐后也是评价学生学习兴趣是否浓厚的标志之一。在上课过程中,尤其是公开课上,一些老师为了追求这种效果,课前特别叮嘱学生:上课提问时,能答上来的学生举右手,答不上来的举左手。于是,上课时老师提问的话音刚落,学生就齐刷刷地举起了手,场面甚是壮观、感人。接下来,学生回答问题也是对答如流。外人看起来,学习气氛也是甚为融洽。更有老师为了突出教学的层次性,在举左手的里面安插上一两个假装答不上来的学生。这样,提问到这些“答不上来的同学”时,师生一番问答、释疑,问题当堂“迎刃而解”。
  
  二、设计没有难度的提问,营造民主假象
  
  在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有一种“从易”心理。这种“从易”心理表现在提问中,就是一部分学生愿意回答老师提出的好回答的问题。原因是这些问题能答上来,也容易受到老师的表扬,自己也感到脸上有光。其实呢,学生的这种拈轻怕重也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折射,就像我们走路愿意走近路一样。有的老师在授课中,恰恰利用部分学生的这种不成熟的心理来设置一些简单的、没有任何难度的问题。在学习《孔乙己》时,有的老师就设计了以下六个问题进行课堂提问:
  师:今天我们学习第五课。第五课要学习哪一篇课文?
  生:《孔乙己》。
  师:《孔乙己》的作者是谁?
  生:鲁迅。
  师:这篇课文选自鲁迅的哪部短篇小说集?
  生:《呐喊》。
  师: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
  生:鲁镇。
  师:孔乙己喝酒时是站着还是坐着?
  生:站着。
  师:他喝酒时是穿长衫还是短衫?
  生:长衫。
  如此反复,学生既能轻而易举地回答问题,同时学生还举手如林,甚为“民主”,也很是热闹。
  
  三、利用“唱和”式语言,营造民主假象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应答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标志之一,也是师生学习关系融洽的表现,更是课堂气氛民主、活跃的重要体现。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有的老师却把教学过程中的这种师生互动演变为师生的一唱一和,造成课堂学习气氛的假活跃。这种“一唱一和”,就是利用“唱和”式的语言来组织教学活动。这里所说的“唱和”式语言,就是老师把一句话的最后一个字的前一个字的声音拉长,然后,学生接上最后一个字。以下就是某位物理老师的《电压》教学片段:
  师:这一节课,我们学习电――?
  生:压。
  师:电压的单位是伏――?
  生:特。
  这就是用“唱和”式语言组织的课堂教学。这样的一问一答,表面看起来,非常热闹,也很“民主”,细心人仔细一听,哑然失笑。
  
  四、使用“廉价”激励手段,营造民主假象
  
  学生学习的动力来自于学习过程中不断取得的成功。这种成功,来自于学生学习中所得到的持续不断的激励,尤其是同伴的激励。但是,学生在自我评价中的这种激励必须有教师的正确引导,必须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进行,决不能搞“廉价”激励。下面是一位小学老师的教学片段:
  师(笑容可掬地):小朋友,他回答得怎么样?
  生:棒!棒!棒!你真棒!
  如此反复,每次“棒棒棒”不少于三次。
  一般说来,一节课至少要提问七八名学生。每提问一个学生,学生就“棒棒棒”一个回合。一节课下来,学生就至少“棒棒棒”七八个回合以上。从教学内容和问题的难度来看,学生的回答根本不值得“棒棒棒”。看到老师笑容可掬地站在一旁,看到天真的孩子向前伸直的胳膊、竖起的大拇指、充满稚声的高声齐答,我们不禁要问:这是教学中的民主还是假民主之名在误人子弟?
  
  五、组织小组假合作,营造民主假象
  
  小组学习是合作学习的重要标志。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的组成应该是异质同构。所谓异质同构,就是各小组的成员人数一致,小组中水平各异的成员的数量一致。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看到在教学内容进行到某个环节时,老师说分组讨论。学生便立刻转过身,四个一组或六个一组地激烈地辩论起来,场面甚是激烈。很快,讨论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结束,而且小组各成员还达成了共识。如果是外行,这种情况还真能蒙一气。但是仔细一想,这种小组是不是合作学习所要求的异质同构的小组?这是不是以平等、合作、民主为基础的合作学习?
  
  六、不能有效地调控课堂,形成民主假象
  
  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促进人的发展。在学校里,就是通过具体的教育活动来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地、有个性地发展。学生全面地、有个性地发展,来自于学习过程中靠点点滴滴的成功所形成的自信。学生上课时的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就是学生自信心的体现。不过,在课堂教学中,总是有这样的情况,就是每次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总是那么有数的那么几个同学。在这为数不多的学生里面,有的还非常踊跃。老师的话音未落,这样的同学就站起来发言。对于这种情况,很多老师是无可奈何。如果从上课的活跃情况来看,此起彼伏的场面也挺感人,师生之间的关系也非常融洽、民主。不过,实际情况是,这少数学生基本上是优秀生。可以说,发展也只是这少数优秀生的发展。因此,这种“民主”也是少数优秀生所能感受到的“民主”。一言一蔽之,还是不民主。
  上面所谈的“伪民主”的六种情况,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有的老师为了让自己的课堂教学体现新课改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自己的课堂开放而有活力,便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刻意营造一种表面热闹的假象,以便让自己的教学更“新课改”一些。这种民主是一种货真价实的“伪民主”。
  二是一些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缺乏有效地课堂教学调控,由此造成了教学秩序的失控。这种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也就是不民主。
  在实际教学中,要杜绝这种“伪民主”的现象,首先,要准确理解新课程的自由、平等、合作的教学理念,建立真正的平等、民主的关系;其次,作为老师,应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提高个人的专业素质。只有这样,“伪民主”才能在我们的课堂上消失。
  
  (高振忠:山东省德州市幼儿师范学校,2535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1472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