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工科特点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 华

  摘要: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探索与建设是学科发展、人才培养、企业效益和社会效应的动力源。针对传统的工科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不能适应和满足现今工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弊端,实施与企业相结合的新型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工科研究生创新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对当前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实践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实践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世界制造业中心向中国的转移,具有一批国际竞争能力的高层次工程人才队伍是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关键。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渠道,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适应现今工业经济发展要求的研究生人才队伍是当前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目标。我国研究生教育正处于改革与创新的关键时期,如何培养出现代工业建设所需要的高层次技能研发型人才,已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尤其是工科研究生教育培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工科研究生的教育特点及培养现状
  
  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从事科研、教学、管理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在对工科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求研究生要具有较为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精深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具有创新思维和较强的科学与技术实验能力、工程和实践能力及较强的动手能力,这就对工科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一直是按照培养研究型高级精英人才的模式进行人才培养,但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市场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价值取向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传统的研究生培养制度和培养模式已经完全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工科研究生的就业方向已由以往的充实高校、科研机构为主逐步转向充实生产企业为主。加之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研究生不断扩招所带来的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导致在对工科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出现师资不足、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最终导致培养的工科研究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尤其是针对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刻不容缓。基于这一改革趋势,结合工科的学科特点,工科研究生的培养要切实突出实践性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从而提高工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理论依据
  
  通过对工科特点和现阶段市场对人才需要的分析,要调整工科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以企业的技术进步为导向,将培养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工科研究生培养的核心,努力培养我国现代企业所需要的高层次技能研发型人才。在进一步阐述与企业相结合的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之前,有必要对其理论依据进行分析。
  1.个人角度
  人是实践和认识的主体,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以人为本的思想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认为,个人发展的程度与个人的素质紧密相连,同时它又离不开社会的发展。个人能力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都与人的个性发展分不开。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与企业相结合的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要注重工科研究生个人的个性发展、实践能力、知识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并重,把工科研究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工科研究生的社会适应性、独立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等个性品质。
  2.社会角度
  当今工业经济时代需要具有高层次技能研发型人才,与企业相结合的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就是培养工科研究生将自我掌握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能力,使其能够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此外,作为当今工业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培养出来的工科研究生,与企业相结合的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工科研究生更早地融入社会之中,掌握更多的社会信息,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和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
  
  三、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
  
  要切实有效地转变传统的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依靠高校的自身力量往往难以实现。在高校自身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引入第三方的优势资源,可以弥补高校教育经费短缺、实验设备不足等缺陷。同时,高校可以利用自身的科研优势来加强第三方的科研攻关水平,从而达到“双赢”。为此,在对工科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将在生产实践、资金、管理方面具有优势的企业纳入工科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中来,利用企业产品技术创新面向市场第一线的优势,为工科研究生提供必要的实践机会。
  1.建立校企合作的工科研究生实践创新教育基地
  新时期现代工业建设所需要的高层次技能研发型人才应具备的个人能力,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实验操作和验证能力,而是能够推动科研社会化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对工科研究生的培养上更应凸显出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与企业合作,建立校企合作的工科研究生实践创新教育基地,是推进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措施。
  2.“两段式”培养计划的制订
  根据工科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在确保基础理论学习的前提下,将工科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分为课程学习和实践创新教育基地研究两个阶段,研究生的培养方向按企业生产需要设置,课程学习在学校进行,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在实践创新教育基地进行。
  3.以企业科研攻关项目为导向的课程教育
  研究生的课程设置要具有超前性、创新性和开放性,并在此基础上突出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在与企业相结合的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将研究生的专业课程按企业实际科研课题需要进行设置,把课程的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使研究生更好地融入企业的科研需要中,缩短进入实际研究的磨合时间。此外,在研究生的论文课题选择上,要把先进性与应用性结合起来,课题尽量来源于企业和社会,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四、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效果
  
  中原工学院经过近年的实践,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效果已经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成为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摇篮
  工科研究生实践创新教育基地建成以来,在基地研究的学生的研究课题都是来自企业实际需要的省、市级科研攻关课题,在校企“双导师”的指导下,通过理论分析、实验研究、新产品开发等一系列研究过程的锻炼,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
  2.成为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的研发基地
  针对企业发展面临的重大和关键性技术问题,通过校企联合攻关和研究生实践创新教育基地研究两种模式,多次联合申报国家级、省(部)级、市级科研项目,并多次荣获国家发明专利和其他创新奖励。企业利用研究生实践创新教育基地这一平台,联合高校优秀的人才资源,提高企业科技攻关的能力,使研究生实践创新教育基地成为提升企业研发能力和产品技术水平的源动力。
  3.成为高校加强学科建设的有力杠杆
  工科研究生实践创新教育基地的建成对高校学科队伍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起到了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利用这一平台,高校将企业中有丰富科研实践经验的高层次科技人员选拔到自身的学科队伍中来。同时,工科研究生实践创新教育基地所设立的人才培养项目和科研项目来源于企业生产实际,这就为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这种与企业相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不仅能够促进企业技术进步,而且能够充实高校学科队伍、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
  4.成为探索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试验田”
  工科研究生实践创新教育基地是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试验田”。在充分利用现有创新教育基地模式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探索新形势下符合工科研究生特点的教育规律,不断更新观念,创新发展思路,努力探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相适应的研究生教育运行机制,尝试构建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的质量保障体系,为推动研究生教育改革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温静.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2).
  [2]刘娟.国外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主要模式及策略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9,(28).
  [3]吴小芬.创建产学研基地,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
  责编:路 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165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