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语文课堂散发浓浓的语文味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把语文还给语文”,这是著名语文教育家顾黄初教授讲过的一句话,这是对课堂教学层面语文脱离本位现象的忧虑及拷问,提醒我们应回归语文的本真,创设种种教学佳境,用“语文”的方式教出浓浓的语文味儿来,给学生一个丰富的语文课堂。
  一、创设一个情感的课堂
  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就能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教学中,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等,以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在教学《草原英雄小姐妹》这篇课文时,编了舞蹈,放着音乐,让学生跟我一起一边做动作,一边读课文。学生们个个兴趣盎然,有的跑到我的跟前和我一起说,一起背,有的手舞足蹈,开心极了。当你看见学生们学得快乐极了,玩得开心极了,你会幸福无比,感到教学的真正乐趣其实就在这里。“激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同时,教学活动中,还应注重“溶情”,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二、创设一个阅读与交流的课堂
  在阅读课上,教师的第一要务便是引领学生走进课文,与课文、作者交流对话,从而理解课文的内蕴,进而学会阅读。这一环节的设计,从学生对课文的初步感悟出发,精心设计“对话”的切入点。通过引领学生亲历课文,多角度、多层次地“读”和“听”,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真正对话。每次的“读”和“听”以及“课文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都伴随着解读课文的有价值的思考和交流。有把握整体的“思”,有感知细节、发现细节的“思”等,让学生用自己的感受、想象、视觉去感受词语的色彩、气息,触摸文字背后的情感,聆听来自老师的、同学之间的不同的真挚见解和来自词句深处的声音。只有闪烁着思考光泽的“读”和“听”及相互交流,才能够引领学生真正走进课文,去感悟语言,培养语感,领悟情意,发展思维,才是有效的、厚实的语文阅读教学。
  三、创设一个开放的课堂
  教学中,让学生去充分“展示自己”。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在教学《乌鸦喝水》时,学生接触到了两组形近字:“鸟”和“乌”、“喝”和“渴”。这是教学的难点,要让学生们自己思考,得出这样的答案:对于“乌”的理解:“乌”表示黑色;“乌”比“鸟”少一点,是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了。对于“喝、渴”的区别,学生这样说:“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须把嘴张大(形象说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为口渴了特别想喝水,而想喝水并不一定要张大嘴巴,所以是三点水旁。此外,搜集课外阅读材料,将《安徒生童话》、《唐诗三百首》、《格林童话》等书籍推荐给他们阅读,使其领悟书中的精妙所在。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学生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教师让学生通过“说”和“读”把感情表达出来,课堂在这样激烈的情感碰撞中才能渐入高潮。同时,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学生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学生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学习。“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实验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大街上、电视上、超市里……到处都成了学生识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四、创设一个感悟的课堂
  教学中,我们要逐渐培养学生把作者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把作者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鸟的天堂》描写的是“南国风光”,如何让学生去体验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情感呢?通过图片、录像资料展示美丽的大榕树,而后引导学生把自己美丽的家乡介绍给大家。学生们充满着自豪感,饱含着对家乡无比的热爱之情赞美着……这样,学生们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也将自己深深地感动。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作者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
  总之,作为一线教师,面对层出不穷的先进教育理念,既要从实际出发点,尊重教学规律,更新教学方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的学习方式,又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地搞好小学语文教学。我们只有本着继承与发展相统一的原则,严格遵循教学规律,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这样才能创设教学佳境,丰富语文课堂,让语文课堂散发出浓浓的语文味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02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