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学习趣味满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兴趣是人们把握思维,探究真理的重要动机。学生们只有对语文这一学科持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愿意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语文,才能真正地掌握知识,构建起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注意丰富探究性学习过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培养起语文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策略;学习兴趣
一门学科的教学策略对学生能否掌握老师所讲授的知识起着重要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传统灌溉式的教学方法不仅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还会使学生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适得其反。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丰富探究性学习过程。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老师能促使学生在学习语文时萌发强烈的情感共鸣,增强情感体验,提升学习效果。在教授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巧妙利用多媒体技术,充分发挥出科学技术对教学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提高教学效率。除此之外,小组合作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集体学习,学生可以获得参与感并提高学习语文的自主性。利用以上这三条途径,我们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语文课堂学习趣味满屋。
一、创设教学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是在新课改背景下新兴的一种教学模式。情境创设首先需要情感教育。情感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将情感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这里所说的情感并不是指教师单向的情感,而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同学之间的双向情感。它强调课堂教学需要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进行。教师应妥善处理好教学过程中情感和认知的关系,以实现情境教学法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塑造学生的性格,促使学生成为健全的个体,构建起自己的语文素养。
初中生正处在一个思维活跃的年纪。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教师需要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比如说在讲到《岳阳楼记》这篇古诗文时,老师可以让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一段景物描写,再根据原文绘画出来。接着,教师一边为学生们朗读课文,一边让学生欣赏自己的画作。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于山水楼观中体会作者忧国忧民之心,从而提升学习兴趣,对文章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构建起语文核心素养。
二、巧妙利用多媒体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教育环境也有了新的变化,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以多媒体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具有明显的优越性。通过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与能力。
教师还可以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来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以视听结合声像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以此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初中语文课堂学习的趣味。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老师都是用粉笔在黑板上写板书来传递教学信息。而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说在讲到《故乡》这一课时,考虑到鲁迅的文章寓意很深,老师可以把需要教授的内容做成ppt,利用电子软件来讲解知识点。这样,既节约了宝贵的课上时间,又能够避免粉笔粉尘污染。将值得琢磨的词句用红色字体标注出来,把文章的伏笔铺垫用链接连接,可以帮助学生抓住学习重点,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兴趣。
三、尝试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顾名思义就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学习,在集体讨论中完成学习目标。尝试小组合作模式首先要为学生们分组。而在分组时,教师需要从多角度考虑,为学生找到彼此适合的组员。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小组合作的优势,提高学习效率。在完成小组组员的合理分配后,教师还要给学习小组分配任务,帮助学生充分發挥出小组合作带来的优势。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特在研究中发现,人在学习后就会立刻开始遗忘,并且遗忘的过程是一个并不均匀的过程。通过丰富初中语文课堂探究性学习过程,学生可以在与同学的合作中不断加深印象,对学过的内容有更深的理解,使记忆更加深刻。并且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也可以得到一些新的思路,开拓自己的视野,让思维在碰撞中擦出智慧的火花。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学习兴趣,教师还要为小组成员发布语文学习任务。在讲授古诗词时,老师可以让小组成员们一起提前预习,调查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写下这首诗时的经历等等。学生们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诗歌鉴赏,然后把讨论的成果交给老师。教师在课堂上予以点评,并带领学生们一起深入分析。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对诗歌的内涵有更好的掌握,了解到诗词的韵味所在,从而提升学习兴趣,在语文的知识海洋中自在遨游。
语文学习的兴趣不是天生的,它需要老师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来加以引导,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从而让语文课堂学习趣味满屋。只有提升自主学习兴趣,教师才能帮助学生开启思维,将其培养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京雄.情景教学的策略研究[J].教育探索.2013(02).
[2] 郭迎春.浅谈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1).
[3] 姜跃生.新课改形势下初中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新课程(上).201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48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