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新课标要求我们打破课堂上的“沉默”,让课堂充满活力。“活”是语文教学方法的精髓,是打开语文教学之门的钥匙。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理念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的导向,课堂改革的首要任务是激活语文课堂教学,展现语文课的魅力。
  关键词:语文课堂;活;教学
  语文课堂应该是多姿多彩的,富有生命力的课堂。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怎样才能让课堂充满活力呢?下面就我在平时教学中的体会谈几点个人看法。
  一、让教师在课堂中“活”起来
  学生学习需要教师组织和引导,一堂课活跃与否,教师是其中的关键。传统的课堂是“师问生答”,“师说生听”,语文课堂十分沉闷。新课程标准为教师们指点了迷津,我认为教师至少应从这四方面去努力。
  1、更新观念,激活课堂
  一位教育家说过:“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到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因此,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转变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把童趣还给学生,把自主还给学生,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变教师单一的讲解发问为师生交流互动,共同发展,这样就能使课堂真正地“活”起来,让学生的思维在宽松的精神中任意驰骋。
  2、不断学习,激活课堂
  要使教学上有特色,课堂上有生机,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是他们的榜样。为师者必须具备传道受业解惑的能力。语文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其丰富的人文性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现代社会的语文教师光有“一桶水”已远远不够,而应该是一个“自来水加工厂。”这样教师就能在课堂上纵贯古今、横贯中外、天文地理、科学技术信手拈来,语文课也必定能左右逢源、活力四溢。
  3、赏识评价,激活课堂
  赏识教育强调的是快乐地学习,主动地学习。苏霍母林斯基说过:“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他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欲望。”轻松快乐的课堂能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情绪,能激活学生的大脑细胞,从而激发起学生想表达的欲望。即使是平时比较沉默的同学,也会受到集体情绪的感染,努力去克服困难,战胜自我,会情不自禁地有了“老师,我想说的”涌动。这就需要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开放、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4、语言诱惑,激活课堂
  语言是传授知识的重要工具,是反馈信息的中间媒介,是沟通感情的桥梁。苏霍母林斯基说过:“教师语言带有审美色彩,这是一把精致的钥匙。”因此,课堂上,学生听得是否专心,取决于教师的语言是否具有诱惑力。教师的语言可能会成为诱导学生积极思考、学习的“兴奋剂”,也可能成为学生恹恹欲睡的“催眠曲”。教师的语言怎样才能成为学生的“兴奋剂”而不是“催眠曲”呢?我认为应具有以下特点:
  简洁性:语言精炼,不讲废话。
  条理性:逻辑严谨,条条是道。
  形象性:富有变化,绘声绘色。
  趣味性:生动有趣,不忘幽默。
  二、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在教师的要求下,他们总是整齐划一,步调一致。这样,课堂纪律固然好,但由此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学生的个性被埋没,灵感被压制,创造性被扼杀。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态度与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使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
  1、让学生去说
  说话是语言训练,教学中有机地进行说的训练,才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作为语文教学主阵地的课堂,要调动学生说的主动性,让学生多说多讲。如《我叫足球》这篇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以第一人称的方式介绍了足球运动的起源及发展概况。由于足球是学生喜欢的一项运动,课文内容浅显易懂。教學时,我没有对课文内容作深入的理解,而是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把自己当作一只可爱、蹦跳的足球,面向大家作自我介绍,教师适时点拨、引导、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小足球”们在介绍自己时,不但运用了书上的知识,把足球很好地向大家作介绍。通过“足球们”自我介绍,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进行了口语训练。只有在课堂上真正调动学生的内驱力,激发学生创造实践的欲望,才能使学生真正得到全面发展。
  2、让学生去观察
  观察是一种积极的智力活动,它是儿童认识客观世界,扩大知识领域,发展思维和语言的重要途径。新教材大都配有形象、生动、活泼的插图,有助于学生们观察、想象与理解课文内容,教学中除了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还应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探究,把教科书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如:在教学第一册《识字4》时,课前布置学生到野外去观察,孩子们欣喜地去野外观察,去野外寻找。观察蝴蝶,蚂蚁,蟋蟀。上课时,他们捧起教科书兴致勃勃地诵读课文。此时,文中的一个个词与观察到的事物很自然地联系起来,学生在观察、朗读的过程中加深了对事物的认识,使文字活起来。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激发,情感得到了释放。
  3、让学生去想象
  人人都有大脑,面对同一个问题,面对同样一件事情,每个人的处理方法都不会完全一样。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进步,成为知识进步的源泉。”小学生的思维是活泼的,他们富于想象。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学生的差异性、丰富的想象力,让学生想象练说。如:教学《放小鸟》一课时,教师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鸟妈妈终于和自己的孩子相见了,如果小鸟和人类一样会说话,它们会说些什么呢?生把自己想象成小鸟,有的说:“妈妈,我想死你了!”有的说:“妈妈,我被关在笼子里,难受极了,快救我出去吧!”有的说:“我的肚子好饿了,你快带我回家吧!”生把自己想象成鸟妈妈,有的说:“孩子,你不要着急!”有的说:“孩子,妈妈救你来了!”有的说:“孩子,妈妈马上带你回家给你好吃的!”孩子想得很天真,很合理。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设计这样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想象,激活学生思维,课堂上学生表达激情很高。
  4、让学生去演一演
  情境表演是儿童最受欢迎的表现形式。低年级的课文中童话很多,教师可引导学生将一些童话题材的课文进行分角色表演或改编为课本剧进行表演。这样,既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体会,又能发展语言,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如:教学《蚂蚁和蝈蝈》一课,在熟读课文掌握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分角色表演。学生们戴上头饰表演夏天蚂蚁搬粮食的情景和蝈蝈在大树下乘凉、不干活的情景,并让表演蝈蝈的同学想象当时蝈蝈取笑蚂蚁时,会怎么说?怎么做?一只“蝈蝈”说:你们真是一群大傻瓜,大热天搬粮食干什么呀!另一只“蝈蝈”说:你们太傻了,在大树下乘凉多舒服呀!还有一只“蝈蝈”说:你们这些人哪,一点儿也不会享受,背呀背,多累呀!这样,演一演,说一说,适当编排一些动作,穿插几句精彩的对话,使学生进一步感受蚂蚁的勤劳和蝈蝈的懒惰,也使课堂上形成了生生互动,相互合作的局面,让课堂真正鲜活、有趣、新颖起来。
  新课程指导我们,教育应该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学生不是配合教师上课的配角,而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兴趣、知识、经验、思维参与学习活动,并成为教学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把新课程理念带进课堂,真正实现课堂教学新突破,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充满生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2]《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645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