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井》说课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种 敏
一、教材分析
《古井》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要初步培养学生“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能力。课文细致地描写了“我”老家的一口古老的水井,饮水思源,赞美了古井给人们带来欢乐,陶冶了人们的情操。作者运用精炼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故乡的一口古井以及有关的故事。全文共有6个自然段,分别讲了古井的位置和作用;讲了人们到古井挑水时的热闹场面;讲到村里的人常年帮一对老人挑水,却从来不要报酬。字里行间,影响着乡亲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在叙事中,作者不仅说明古井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还自然地把古井和人们的品格联系起来。文字里透着对家乡的无限眷恋之情,赞扬了家乡人们的淳厚纯朴的民风。
针对以上要求,我认为教材的重点是二、三自然段,这两个自然段分别是写乡亲们到古井边挑水的情景,和乡亲们帮助村里一对挑不动水的老人挑水,却不要报酬。这些内容突出了古井在乡亲们生活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及乡亲们帮一对老人挑水而不计报酬的品质,是理解课文的关键,也是教学的重点,课文对乡亲们是怎样帮助村里的一对老人挑水有比较概括的说明,具体内容需要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想象力,突出训练重点,“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她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等有关句子是理解课文的难点。
二、教法、学法剖析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本班学生的特点,我采用了创设情境法,以读带讲法,品读感悟法,自读自悟法。体验文章的文字的魅力所在,这篇课文的难点就是把古井的品格和人们的品格联系起来。首先抓住“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她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比较、理解,归纳出“母亲”与“古井”的相同特点――无私奉献。再找到赞扬古井的无私奉献精神的句子,引导学生理解感悟重点内容。
三、教学程序
遵循认识事物和学习语文的规律,这篇课文教学应安排两个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学字词、找出难理解的词语。第二课时,理解课文,品读全文,感悟古井的品格,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其中第二课时是突破重难点的关键课时,这里着重谈谈这一课时的教学设想。
(一)师采用了创设情境:老师动情的给同学们讲述一个体现无私母爱的故事,给孩子带入一种精神享受之中。
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抓住关键句讨论理解。
(1)关键句:“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她的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
(2)理解这个句子:①“甜美的乳汁”指什么?②“哺育”是什么意思?③为什么说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 (3)讨论后回答。
(二)师采用了品读感悟:抓住文章的情感主线,把能体现文章情感的句子进行反复品读,达到感情升华。
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这样的古井,课文是怎样赞扬它的?
(1)抓中心句:多好的古井啊,它不仅为乡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还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
(2)理解这个句子:①这个句子分哪几个意思?你是怎么看出来的②“陶冶”在句子中你是怎么理解的?用“陶冶”说一句话。
(3)讨论后回答。
(4)指导朗读
(三)师采用了以读带讲:引导学生边读边体会,利用多种形式的读,在读中思考,在读中体会,能自己理解的老师不作任何讲解,讲在学生理解不透之处。
自由读2―5自然段,思考:古井是怎样为乡亲们提供生命的泉水?是怎样陶冶乡亲们的品格?
(1)画出乡亲们是怎样到古井取水的情景,与同桌说一说古井对乡亲们的作用。
(2)乡亲们是怎样帮一对老人挑水而不计报酬的?
(3)从乡亲们的话体现了什么民风,谈谈你的认识?
(4)古井教育我们如何做人?
(5)指导朗读,重点放在对话上。
(四)生自读自悟:通过学生自己的读,自己感悟文章的内涵所在,从而达到学以致用。
本课结尾一段话,是由前面各段记叙的内容自然概括出来的。前面主要讲人们常年从古井里挑水,说明古井源源不断地为人们作贡献;讲乡亲们帮助一对老人挑水都不要报酬,说明古井陶冶了人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做一个不计报酬、无私奉献的人。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联系前面的具体内容,体会以她博大的胸怀,默默奉献的精神影响着人们,使^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
板书:
5.
古井
无私奉献――启迪
提供生命泉水――陶冶品格
(做一个不计报酬、无私奉献的人)
(责任编辑:梁 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35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