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柯韩生

  在我们的教学中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教师在课堂上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娓娓动听地讲解,讲完之后就让学生翻开课本做练习,之后,总结、布置课后作业,数学课本被教师遗忘了,被学生遗忘了,被课堂遗忘了,课本沦落为了习题集,成了课堂学习的附庸品。教师对课本的关注度的降低,减少了学生与数学教材接触的机会,一项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76%的学生做数学题时不是先仔细阅读题目条件,而是先看题目结果求什么:有85%的学生一见应用题就心烦,因为对题目给出的众多条件难以辨清关系。相当部分学生面对文字题、应用题时就“傻眼”了,难以应对。例如当学生直接计算两个数字的积或者商时,他们可以准确无误地完成:然而,把这两个数字放在文字题中时,他们就不知道是应该求积还是求商,这说明现在的学生数学阅读能力较差,而且未来科学越来越数学化,社会越来越数学化,将来要想读懂“自然界这本用数学语言写成的伟大的书”,没有良好的数学阅读能力是不行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阅读能力是我们数学教师一项艰巨的任务。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无穷”。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符合“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这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和新课改的环境下,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想使数学素质教育目标落到实处,使学生最终能独立自主地学习,就必须重视数学阅读,下面谈谈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一、激发数学阅读兴趣
  
  数学阅读并不是一种娱乐性的阅读,要让学生保持长久的数学阅读兴趣,就必须要让学生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并从中得到好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重视了阅读理念的渗透。当学生因审题不仔细而出现错误,遇到新术语而束手无策,对应用题产生惧怕心理的时候,我们帮助学生分析上述现象都是阅读能力欠缺而导致的,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开展好数学阅读。这样,学生从心理上真正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从而生发出一种阅读的欲望。在此基础上,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怎样进行阅读,才能让学生意识到阅读的好处。
  让学生意识到阅读的好处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有没有阅读兴趣,阅读的效果很不一样,带着一定的问题去读,可以使学生从机械阅读向意义阅读转化。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以教材为载体,以语言训练为主要内容,激发阅读兴趣。在学生阅读之前,教师适当地创设一些难度适当的问题情境,可以诱发和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创设问题情境时,问题要精辟而具体,要有针对性,新而有趣,要有适当难度,富有启发性。我们可以通过呈现与学生原有知识相矛盾的现象,设置悬念:或提供几个相互矛盾的方案、解答,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二、培养数学阅读习惯
  
  自觉阅读,是主体从无意投入逐渐变为有意投入的过程,它能激发起学生对信息获得与理解的心态,它能跃动起深层次的理性思维。从心理学角度看,即使非自觉的随意阅读,也常常能通过这种自觉的心理趋势,使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从而使阅读过程从兴趣到乐趣,再升华为志趣,实现理解力的飞跃。对小学生来说,培养自觉阅读习惯应从课前预习习惯和课后复习习惯的培养入手。
  1 课前预习习惯
  课前预习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恰当的课前预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独立获取新知的能力,学生带着预习中不懂的问题听课,也必定会增强听课的效果。课前预习离不开阅读,为提高预习阅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师要明确预习的范围和要求。如有必要,还要设计相应的与旧知联系的带有悬念性的问题或与新知相关的有趣练习题,促使学生主动预习。新授前,还应检查预习的情况。
  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中的”一个数除以小数”时,我们可提出如下预习要求:认真阅读教材上的内容,初步弄清一个数除以小数是怎样计算的?同时提出思考题:①除数、被除数怎样变化时,商不变?②怎样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③如果被除数的小数位数比除数少,怎么办?上课时,围绕上述问题展开讨论,彼此交换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教师只要稍加点拨,学生便能完全理解预习的内容,而且积极主动,兴趣盎然。
  2 课后复习习惯
  课后复习也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及时的课后复习,不仅能巩固新知、强化记忆,促进知识的系统化,而且能帮助学生对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的反思,客观地自我归因,提高学习的质量。
  正确的课后复习方法,应该是回忆、解题与阅读思考的有机结合。那种只解题、不读书的课后复习对正确学习方法、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是极其有害的。因此我们教师要明确提出课后复习的阅读要求,并给予必要的方法指导,使学生在复习阅读后有强烈的收获体验。如在学习完某个知识后,我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课下按照以下方法进行复习。你学会了什么知识?运用了什么学习方法?掌握新知识的关键是什么?难点在哪里?新旧知识有何联系?还有哪些疑问?等等。
  
  三、数学课外读物的阅读
  
  由于受班级环境、时间、程度等因素制约,课堂内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因此要在课外进行阅读延伸。可以准备些有趣的、有一定难度的阅读资料供学生使用,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尽所需,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我所带的班常年订阅《小学生数学报》以及一些杂志等,使学生通过阅读关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捕捉身边的数学信息,体会数学的价值,了解数学研究的动态。
  课外阅读要提倡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活动,在研究中逐步学会思考,学会创新。拓展学生的视野,把思考延伸到课外。根据学生实际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提供一些课外习题,进一步拓展这些学生的视野,通过阅读这类书籍以及课外习题提高数学阅读能力,从课内迁移到课外,提高数学解题能力。对于学有困难的学生,可采用个别辅导的形式,进一步阅读理解课本,进一步理解掌握基础知识,巩固一些基本解题方法。
  总之,数学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应当是一种意识,一种旨在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自学能力和习惯的意识,而不是一种形式,它应当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数学阅读既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与深度,增加学习兴趣,又可以使学生在陌生领域施展才华,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社会、人生、世界,使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地发挥。重视数学阅读,培养阅读能力,还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全面的发展,以真正达到“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教育目标。
  
  (责任编辑:陈志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5624.htm